歷史揭秘:智囊諸葛亮如何玩火自焚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玩火自焚。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生計策除了火還是火,從初出茅廬的火燒博望坡,到赤壁之戰,到火燒藤甲兵,到火燒葫蘆谷。

諸葛亮無時無刻不在闡釋著與火的不解之緣。

諸葛亮為何如此鍾愛火攻呢?是迫不得已嗎?

網絡配圖

火,是上蒼的恩賜,也是神靈的象徵,只可供奉,不可褻瀆。

如果用得恰當,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則是野蠻的破壞。

若是用於戰場殺伐,成為逞強鬥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類的災難了。

從來天命不可違,古人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孫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將「火攻篇」放到靠後甚至再靠後的位置。

無非就是告訴為將者,從來水火無情,不到萬不得已,輕易不要用這種慘絕人寰的計策。

但在《三國演義》中,很多人卻與「火」結下了不解之緣。

尤其是名將,大多是玩火的高手。

縱觀三國大小戰役無數,「火攻」總是不離左右,即便是最著名的「三大戰略決戰」,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之處,同樣沒有離得開一個「火」字。

從臥龍被張飛的一把火燒醒開始,諸葛亮也就和火結下了緣。

第一次施計火燒博望坡,第二次火燒新野,諸葛亮的成名戰火燒赤壁,到蜀國開始衰微的轉折戰火燒連營七百里,這場戰役雖然和諸葛亮沒有主要的關係,但是諸葛亮在蜀國角色轉換的一個導火索。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全書開始暗示諸葛亮生不久矣的戰役,火燒孟獲,諸葛亮身體明顯衰弱的戰役,火熄上方谷。

甚至連諸葛亮臨死的標誌也暗寄在火上,一盞油燈。

從大火到一盞微暗的油燈,諸葛亮的一生和火聯繫在一起,火也成了諸葛亮人生每個轉折的象徵和暗喻。

初出茅廬,面對曹操大軍的到來,先燒博望,再燒新野,以一片殘垣斷壁和無數曹軍性命換來了最終的勝利,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但勝則勝矣,卻是不武,也非上上之策。

但諸葛亮的兩把火,不僅開創了實施火攻的先河,也為後來蜀國走向衰落埋下了深深地伏筆。

要說諸葛亮最初的這把火,也還是爐灶里的「微火」,只在爐中燒,範圍不大,危害也小。

赤壁之戰就不一樣了,那是一場大火。

這場大火,也是曹操惹火上身,被人牽了牛鼻子。

本來好好的,偏要聽從外人的建議。

納連環計,受詐降書,讓八十萬大軍葬身火海,一去不歸。

而其始作俑者周瑜,雖因此戰成就了千古英名,卻終究是不得善終,英年早逝,讓人嗟嘆。

當然,這場大火也並非毫無益處。

至少,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英明領導最好騙。

儘管如此,曹操還是沒有醒悟。

或許是曹操不諳此道,從來不知道火攻可抵百萬兵的道理。

與袁紹大軍對峙官渡,什麼辦法都用了,就是不能動得袁紹分毫。

直到許攸進入曹營,曹操才如夢方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曹操終於把燒向自己的那把大火引向了袁紹的軍營。

烏巢燒糧,釜底抽薪。

從此,強大的袁紹集團一蹶不振,並快速走向滅亡。

要說燒的最厲害的那把火,無疑還是來自江東的陸遜。

可能是劉備從沒嘗過被人燒的滋味,為給關羽報仇,傾全國之力,大軍突進,連營百里。

他不明白,大火是不長眼睛的,可以燒曹軍,可以燒袁紹,同樣也可以燒他劉備。

這場大火,不僅燒掉了劉備的自尊,也燒掉了蜀漢的半壁江山。

羞愧難當之餘,只能在白帝城託付後事。

這場戰役,西蜀慘敗,東吳全勝。

而實施這一計策的東吳名將陸遜同樣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

後來,因為參與太子之爭得罪孫權,從此再也沒有得到重用。

這還不算,孫權隔三差五就要派人前去大罵陸遜。

最終,陸遜憂傷過度,含恨而亡。

夷陵之戰,主公被人燒死了,諸葛亮也不想再用火攻了,可能也是覺得太殘忍,恐折陽壽。

但諸葛亮後來才意識到,身處那個位置,有時也會身不由己。

不久,南王孟獲造反,諸葛亮意欲歸附其心。

但孟獲是個野蠻人,不通事理。

諸葛亮連勝幾陣之後,卻遭遇孟獲的殺手鐧武器藤甲軍。

這些刀槍不入的玩意,沒有別的辦法,唯獨對火很在意。

猶豫再三,諸葛亮還是不太情願地採取了火攻。

最後,藤甲軍是破了,卻也是生靈塗炭,死者眾多,極盡慘狀。

火都玩到這種程度,也讓諸葛亮隱隱約約感到了前所未有過的恐懼和無奈。

但戰場殘酷,總是難以把握,後來的上方谷一戰,又讓魏軍死傷無數,司馬懿父子也差點送了性命。

好在蒼天有眼,就在大火洶湧之時,卻突降大雨,將火澆滅,魏軍死裡逃生。

面對從天而降的大雨,諸葛亮喟然長嘆,天意如此,真的是不能再玩火了。

玩火者必自焚,諸葛亮一生謀於火攻最終也落得個因火而亡的結局,可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