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守不住徐州,不怪袁術呂布,一隱患兩年未消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臨終之際留下非劉備不能安徐州之語。

於是,徐州士族及地方豪強人士陳登、糜竺等人找到時任豫州刺史的劉備進行遊說。

而劉備的反應很奇怪,他建議陳登等人推舉袁術入駐徐州。

劉備為何會推薦袁術?因為陶謙在世時,與袁術屬於一個陣營,而袁術恰恰又是這個陣營的領袖人物,由袁術要接手,更加名正言順。

不過,陳登的回答直截了當,他認為袁術的實力大不如前。

他的方案是選擇新的戰略夥伴——袁紹集團。

後來陳登還親自去了冀州遊說袁紹。

在得到了袁紹的首肯後,劉備終於成了徐州的最高軍政長官。

不過,好景不長。

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術率部進攻徐州,劉備親率關羽在盱眙、淮陰一帶迎戰,徐州留下張飛鎮守。

沒過多久,袁術暗中拉攏呂布,希望與呂布一起瓜分徐州。

隨後呂布便與下邳相曹豹一起夜襲張飛,不僅占領劉備的大本營下邳,還將劉備等留在下邳的家小、親屬悉數俘虜。

從此,徐州易主。

劉備為什麼守不住徐州?看似責任出自袁術、呂布,但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

徐州內部的政治勢力大致分為兩大派系。

一是以陳登、陳登為首的本土派。

二是是陶謙為首的丹陽派。

陶謙原為揚州丹陽郡人,後於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後被任命為徐州牧。

在陶謙手下文武中,除了陳登等徐州本土派之外,更加仰仗的則是自己的心腹許耽、曹豹、章逛這三人。

本土派對於徐州的未來是什麼態度,這從陳登與劉備的對話中即可看出,他們是希望改變之前的立場,與袁紹合作。

丹陽派又是什麼態度呢?下邳兵變足以證明。

當呂布同意與袁術聯合併向下邳進軍時,丹陽派的關鍵人物許耽連夜派遣司馬章前來報信,說是曹豹與張飛發生爭執,張飛將曹豹殺死,下邳城中一片大亂,鎮守下邳城西的數千丹陽兵聽說呂布要來,歡欣鼓舞。

等到呂布加快行軍速度趕至城西時,丹陽兵果然打開城門放進呂布,張飛措手不及,下邳易主。

直接聽命於陶謙的丹陽兵為何會背叛劉備?這足以說明在徐州立場的問題上,丹陽派與本土派的分歧巨大。

袁術在兗州被曹操打敗,花了數年時間休養生息,徐州兩派的分歧暫時得到緩解。

而當陶謙一死,袁術力量恢復並向徐州進攻時隨即爆發。

陶謙遺命讓劉備繼任,看中的是劉備的立場。

劉備與公孫瓚是同窗,且與袁紹、曹操有過數年交手。

劉備當初在陳登等人面前提出袁術,考慮的也是持續陶謙的立場。

不過,陳登的言語和行為最終打動了劉備。

劉備改弦更張,背棄了陶謙的立場轉投袁紹。

陶謙舊部心懷不滿,伺機報復,這才釀成了下邳兵變、徐州易主的局面。

可憐劉備在登上徐州牧之位時對此沒有充分認識,丹陽派的核心成員曹豹、許耽、章誑分別被任命為下邳相、中郎將、軍司馬的要職。

本土派糜竺、陳登等人也被委以重任。

看似井井有條,實則危機四伏,最終丟了徐州,怪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所犯下的這個巨大失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學的魅力——三國演義與三國志

 關於七實三虛   看過《三國演義》的各位看官您可能都聽說過這句話,說《三國演義》的敘事是七分實,三分虛,虛就是指虛構。在接觸《三國志》之前,我看完《三國演義》,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虛構的...

我的奮鬥之三讓徐州

從184年到194年這10年間我一直在科級與處級幹部之間混,最後用10年時間混成一個小縣令。作為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我當然不滿足於一個小縣令。但是對一個出身貧寒的人又能怎樣呢? 但是機會永遠是留給...

呂布背後捅曹操劉備刀子,皆因此二人的背叛

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歷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划過,並沒有最...

他寄人籬下十幾年,最後終於一飛沖天

如果要各用一個詞來說曹操、劉備、孫權,曹操當用「進取」,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他一直在開拓進取,南征北戰,終於打下了一個廣袤的天地。孫權可以用「守成」來說,他繼承父兄基業,一直兢兢業業,守著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