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託孤大臣為何沒有反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有很多人,在權力與勢力的誘惑之下,會走上一條可能自己從前非常不屑的道路,變成一個自己曾經很厭惡的人。
三國時期,劉備在建立蜀國之後沒多久就死了,臨死前將諸葛亮任命為託孤大臣,甚至說出,如果劉禪做得不夠,諸葛亮就可以取而代之這樣的話。
這話也許帶有試探的意味,也許是真心,然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不是會存有野心呢?畢竟大權在握,他有沒有想過真的取而代之呢?
當年劉備寄居在荊州劉表帳下,得徐庶與水鏡先生推薦,在隆中求得了曠世奇才諸葛亮,在諸葛亮正確的規劃與輔佐下,劉備東和孫吳,北抗曹操,赤壁一戰後贏得了屬於自己的荊州南部四郡。
隨後,劉備取得益州,又在與曹操的對峙中獲勝,拿下蜀地咽喉漢中,最終登基稱帝。
只可惜樊城之戰與夷陵之戰的戰敗讓蜀漢元氣大傷,劉備在兵敗之後逃回成都,對諸葛亮進行託孤,他稱若諸葛亮認為劉禪不堪大用,可廢除劉禪,找尋其他人繼位。
只不過諸葛亮這一生之中都盡心輔佐劉禪,直到自己身死。
那諸葛亮在劉備託孤之後,手中握著蜀漢大權,此時的他到底有沒有野心呢?
其實諸葛亮還是有野心的。
要知道當年劉備在託孤之際,為了能夠制衡住自己死後可隻手遮天的諸葛亮,劉備安排了李嚴和諸葛亮兩人作為劉禪的輔政大臣,更是命忠心耿耿的趙雲守護在劉禪身邊。
可以說,此時的劉備是看出了諸葛亮的野心的。
畢竟劉備看人歷來很準。
而劉備讓李嚴與諸葛亮一同輔佐劉禪,主要還是為了兩人之間相互制衡,以防止其中一人一家獨大,最終讓劉禪失去了應有的權利。
在劉備的安排中,李嚴是劉備制定的帶兵統帥。
之所以劉備沒有選擇諸葛亮帶兵,是因為相對於帶兵征戰而言,諸葛亮更擅長外交與內政,將內政交由諸葛亮負責,外務交給李嚴負責,並沒有什麼問題。
只可惜諸葛亮並沒有按劉備的意思來。
他在劉備死後,直接控制了蜀漢全部的兵權,並在數年之後直接出兵北伐。
第一次北伐時,趙雲因馬謖失街亭,北伐失利受到牽連,導致其連降數級,成為鎮軍將軍,權勢大不如前。
第二次北伐時,李嚴在後方掌管糧草輜重,因督糧不利,前線缺糧被諸葛亮彈劾,最終貶為庶人,就此,諸葛亮一人獨攬蜀漢軍政大權。
由於常年征戰,蜀中民眾多有抱怨,因此劉禪曾對諸葛亮委婉的提及北伐之事可以緩一緩。
只不過對於諸葛亮而言,一要完成劉備的遺願,二要牽制曹魏發展,三要消除蜀漢內部派系矛盾,因此諸葛亮最終沒有同意劉禪的意見,堅持北伐,直到身死。
筆者認為,諸葛亮雖然專權,但他並不是為了以權謀私,而是為了完成先主遺志,從這一點上來說,諸葛亮雖然有野心並且專權,但是他畢竟是對蜀漢忠心耿耿,因此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
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不奪權稱帝是沒有這個野心 還是另有隱情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權利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離皇位只要一步之隔。可是令人稱奇的是,諸葛亮並沒有想要奪權稱帝的打算。究竟是諸葛亮沒有這個野心,仍是另有隱情呢?千百年來,一個疑問一直吸引著史學家...
諸葛亮是如何用計把託孤大臣李嚴搞掉的?
劉備叱吒半生終於成就帝業,但卻未來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悅就接連遭受了親友離散悲痛、國土丟失惱怒、兵敗夷陵的憤恨。公元223年,這位漢末梟雄突然病重垂危,於是,安排後事便成了當務之急。然而,誰能繼承...
託孤大臣司馬懿家族取代了魏,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取代劉禪?
眾所周知,魏明帝曹叡去世的時候,將曹芳托給了司馬懿,司馬懿成為了曹魏的託孤大臣,從此,司馬懿成為了魏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在除掉了曹爽,司馬懿更是達到了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
世人敬仰,對手恐懼的諸葛孔明到底因何而死?
對於諸葛亮這個人,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形容的最為貼切,「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短短四句詩,道出了諸葛亮一生的奮鬥與艱辛。作為蜀國丞相,在劉備身邊出謀...
歷史探尋: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為什麼不奪權稱帝?
公元223年,劉備舉國伐吳失敗後,退兵白帝城,一病不起。臨終前託孤諸葛亮,說:「如果阿斗是當皇帝的料,那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相
後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事件的認識就是以這兩段記載為基礎的。它為讀者營造出了君臣魚水情深的景象,鍛造了一段難得的佳話。劉備將軍政大權和兒子都託付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盡瘁的誓言。然而,這樣...
劉禪,猛一看是傻瓜,其實是人精
劉禪,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公元223年繼位為皇帝,...
劉備白帝託孤託了三個人,為何只有諸葛亮聽說過,另二人聞所未聞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劉玄德白帝託孤。先托諸葛亮:你的能力勝過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國。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不可以輔佐你就廢了他,自立為成都之主。然後讓劉禪兄弟三人拜諸葛亮為相父,以父禮事...
三國:63歲的劉備,臨終託孤,為何把17歲的劉禪託付給這兩個人?
三國時期,劉備稱帝不久,揮師東征,率領大軍攻打東吳,可是世事難料,在戰場上拼殺了一輩子的劉備在他事業最輝煌的時候,遭遇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敗,夷陵之戰劉備敗給了陸遜,敗走白帝城,不久便悄然去世,...
劉備在臨終前仍在試探諸葛亮,為什麼諸葛亮還要對蜀漢忠心?
公元223年,劉備在夷陵戰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這是劉備在稱帝之後的第一場親自指揮的戰爭,也是劉備率領了大批中青年將領,並出動了五萬多蜀軍的戰爭,只可惜在這一次戰爭中,荊州沒能成功奪回來,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