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抬高了的周瑜周公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蘇東坡筆下的周瑜,何等的風流倜儻,何等的英雄氣概。
而《三國演義》裡面則把周瑜刻畫成了一個東吳第一將軍和謀士,但是氣量狹小。
「既生瑜何生亮」最後居然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
把三國演義和蘇東坡描寫的周瑜對比一下,貌似《三國演義》將周瑜貶低了。
其實,根據《三國志·周瑜傳》來看,周瑜確實很牛逼,但是在某些方面,其實《三國演義》則抬高了周瑜。
周郎是一個公子哥出身
蔑視一切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
堂祖父(他爺爺的兄弟)周景、周景的兒子周忠(周瑜的堂叔)都是漢朝的太尉。
周瑜的父親是洛陽令。
周瑜壯有姿貌(長得帥)。
這出身,這容貌,放在現在,大家都懂得,想不風流都難啊。
另外,周瑜和孫策是結拜兄弟,孫策與周瑜同歲,只比孫策小了一個月。
孫家一直很信任也很支持周瑜。
周瑜和孫策兩個人娶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都是國色,也就是大橋和小橋(三國志中是橋樑的橋而不是喬)。
周瑜不是一個僅僅會泡妞的公子哥,人家還能打仗,赤壁之戰千古流傳。
而且還懂音律,「曲有誤周郎顧」可不是演義,《三國志》就有記載。
這樣的出身,這樣的人生起點,事業成功,人長得帥,還通音律不俗氣。
哎!周郎完美啊。
似乎《三國演義》完全在詆毀周公瑾啊,其實不然,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抬高了周瑜。
一、地位
周瑜雖然很受孫家信任和器重,但是《三國演義》還是在某些方面抬高了周瑜
1、周瑜並不是孫策的兩個託孤重臣之一
《三國演義》里描寫,孫策臨終囑咐孫權,「內事不決為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三國志》里只提到了張昭自己,沒周瑜什麼事情
2、周瑜的官職
赤壁之戰的時候,《三國演義》里的周瑜是大都督,而《三國志》中周瑜和程普分別是左右都督,兩個人算平級吧
二、戰功
諸葛亮說周瑜只懂水戰不懂陸戰,這個貌似沒有評價錯誤,周瑜的主要戰功是初期跟著孫策平定江東,這個階段,周瑜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最大的戰功是赤壁之戰,但這裡面也有抬高的地方
1、獻火攻的不是周瑜也不是諸葛亮,而是黃蓋
2、赤壁之戰,周瑜一共領兵三萬。
這三萬兵力雖然比劉備的多,但是劉備方面也沒到一無是處,完全附庸的地步。
三、心胸
這方面《三國演義》確實寫得過分了,但是《三國演義》也絕非空穴來風,任意捏造。
周瑜跟程普的關係就一直不和睦。
兩個人之間就互相妒忌和猜忌。
雖然《三國志》的注釋裡面說周瑜和程普最後像廉頗和藺相如。
但是初期是有摩擦的。
「意氣風發」的周瑜最後是死在了出征的路上,去世時年僅36歲。
痛哉惜哉!!!
周瑜氣量狹小是謠傳:音樂素養高且必修養廣博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國時東吳大將,年輕時跟隨孫策,二十四歲拜中郎將,人稱「周郎」。江東喬(橋)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孫策自娶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周瑜後輔佐孫權,任前部大都督,風流倜儻...
周瑜真的是個氣量狹小的人嗎?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我們看《三國演義》都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戰後與諸葛亮幾次對決都以失敗告終,當時蜀軍嘲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以至於最後被活活氣死,死前還說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中...
「既生瑜何生亮」背後的三國周瑜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見長,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
遙想公瑾當年,歷史上真正的周公瑾
提到周瑜周公瑾,人們的頭腦中就立即會想起那個年輕氣盛,氣量狹小,嫉賢妒能的小人形象。想起那句著名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最後這個人被諸葛亮三氣而死,臨死前留下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
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江左風流美丈夫」
整個三國英才輩出,各路豪傑俱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幾次特別大的時期,湧現出各種各樣的英雄才輩。這些時期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動亂的時候,天下未定,豪傑並起,群雄割據,相映爭輝。三國尤其如...
演義與志——周瑜真的被貶低了嗎夢三國英雄說
一、 關於官職:言罷,便將此劍賜周瑜,即封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三國演義)與周瑜為左右督,破曹公於烏林,又進攻南郡,走曹仁。(三國志)很明顯,三國演義拔高了周瑜的官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