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心中,他的能力勝過三弟張飛,可惜諸葛亮卻不以為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劉備心中,他的能力勝過三弟張飛,諸葛亮卻不以為然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一蓑煙雨

熟讀三國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劉備最信任的人,肯定是他的兩位結拜兄弟,關羽張飛。

這兩位的厲害無須贅述,都是千古名將,不僅驍勇善戰,更難得的是忠義無匹,對劉備忠誠不二。

可劉備畢竟是心機深沉的君王,他的用人標準,忠義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可能力卻更重要。

所以,趙雲跟著劉備一輩子,鞍前馬後,始終沒有獨當一面。

原因無他,劉備認為其能力不足,無法獨立支撐一方罷了。

同樣,對於自己的三弟張飛,對於這個自從起兵就一直跟隨著自己的猛將,劉備的認知也很清晰。

在贏得了與曹操的漢中戰役之後,坐擁荊州益州的蜀漢軍團如日中天,到了論功行賞,分封之時。

荊州歸關羽統領,那是眾望所歸,毫無懸念的。

畢竟連魏國人都知道,「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而僅次於荊州的要地,則莫過於漢中,這是蜀國的門戶,也是魏國攻擊蜀國的必經之地。

蜀國群臣都認為,漢中太守的職位,非張飛莫屬。

論資歷,他是劉備起兵的老臣;論能力,他是蜀國猛將,僅次於關羽;論忠誠,多年的戎馬生涯毋庸置疑;論戰功,張飛才在漢中之役中擊退了魏軍名將張合,更別說他多年來累計的功勞了……

可,劉備卻出人意料的,將漢中太守一職交給了……魏延,魏文長!驚掉了一地的眼球。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劉備在授予官職的時候,不忘問一下魏延的對策。

而魏延給出的答覆,那叫一個豪情萬丈,即使是千年之後的我們,也聽的是心潮澎湃:「若魏傾國之力,吾為大王擋之,若為十萬之軍,吾為大王吞之。

而魏延不止是口氣大,他的本領也的確是大,終其一生,強大的魏軍也的的確確沒有踏過他鎮守的漢中半步,他也成功的兌現了他對劉備的承諾——這也是劉備過人眼光的最好明證,即使有三弟張飛可用,可劉備依然更信任魏延!

不過,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待到先主劉備亡故之後,輪到諸葛亮把持蜀漢的軍政大權,魏延就變得不再那麼受信任了。

且不說千古疑案「子午谷之謀」到底具不具備可行性,就說之後諸葛亮北伐,魏延總是請求分一部分兵力給自己統帥,與諸葛亮所率部互為犄角,卻他的建議卻每每遭到諸葛亮的否決,只能以部將身份跟隨諸葛亮同行,讓魏延深以為恨。

而諸葛亮對於魏延的自矜高傲也早有不滿,認為他遲早是蜀國的禍患。

即使是在諸葛亮臨終之前,他也沒有將權交給資歷與能力並存的魏延,而是交給了長史楊儀——平日裡與魏延早有不和的楊儀,此舉為魏延的身亡埋下了伏筆。

不得不說,諸葛亮雖然是千古明相,可無論是心胸、手段還是知人之明,他都遠遠不如先主劉備。

馬謖與魏延,就是兩個最好的明證。

而魏延,這個能力與個性並存的蜀國名將,也只有在遇到心胸豁達的劉備之時才有一展拳腳的空間。

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一蓑煙雨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諸葛亮迫害的蜀國官員們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三國演義》中刻畫的諸葛孔明也近乎神人,燒魏營、借東風、氣周瑜、斗司馬......然而真正的諸葛亮是如何對待蜀國官員的呢?

諸葛亮為何非要重用馬謖,其實原因很簡單!

說起蜀漢先主劉備劉皇叔的故事,絕對會讓很多朋友嘆息!為何要嘆息呢?眾所周知,劉備早年間織席販履為生,在涿郡巧遇關羽張飛,發現其二人皆是萬人敵之後,便與二人結拜成異姓兄弟!而後參加黃巾起義,後來...

關羽如果守不住荊州,那這幾個人可以嗎?

公元220年,前一年,黃忠斬了夏侯淵,劉備入川成功,今年,關羽又水淹七軍,擒了于禁,軍勢浩蕩。但不久,關羽就敗走麥城,丟了荊州。如果你是劉備,提前知道了關羽會敗走麥城,那麼你會選擇誰來當主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