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算漏一個人,從此埋下禍根,15年後被殺死奪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後周世宗柴榮病死,在臨死之前,周世宗安排了三方輔政的格局輔佐繼位周恭帝柴宗訓,周恭帝是周世宗柴榮的第四個兒子,當時只有七歲。

周世宗安排了三方勢力輔佐自己的兒子,以為後周天下可以高枕無憂,卻沒想到,他死後僅僅半年,三方輔政的格局就此徹底打破,老柴家的天下改姓了趙。

趙匡胤是周世宗柴榮的愛將,關係相當好,柴榮對他,也十二分地信任,以這樣的君臣際遇,趙匡胤大概沒有這樣快就打算在柴榮屍骨未寒之際就篡權奪位。

可是,自家兄弟並眾軍士一起鬨,黃袍加身,自己也就半推半就,做了皇帝。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三日(公元960年2月3日)晚上,趙匡胤的親信趙普和弟弟趙匡義在大軍陳橋駐紮時說:周恭帝年齡太小,不明世態人情,不懂朝廷社稷,即便我們拼死拼活,在戰場上流血犧牲,回來也不會領功受賞。

如我我們能擁立趙匡胤為皇帝,那情況就不同了,立功的將士一定會有高官厚祿。

軍隊中本來就有很多趙匡胤的親信,這麼一煽動,絕大部分人都同意了。

深夜時分,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立即發動了陳橋兵變,帶領士兵占領了開封自己當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也是由於自身經歷,就更加缺乏安全感了,害怕別人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回家過富貴日子。

老趙將兵權收歸以後,進行了重新分配,將其分成三份分別給了三司以制衡。

這樣做之後外姓將軍再也沒有主動調兵的權力,趙匡胤認為這樣就沒有人能造反了,不過他卻忽略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在收回其他將領兵權之後,趙光義完全是一家獨大。

因為是自己的弟弟,所以趙匡胤對他十分信任,讓他當晉王。

另外還封他為殿前都虞候,泰寧軍節度使,後來還做了開封府尹,掌管首都衛戍,為此埋下了禍根。

在僅僅15年之後,趙匡胤因為不信任其他將領,自己帶兵征討契丹,某一天途中和弟弟在行宮把酒言歡,卻不料凌晨暴斃。

九七六年,趙匡胤崩,關於太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宋太宗有很大的關係。

究竟真象如何,由於史料闕如,至今還不很清楚,但有一點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飾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實錄》歷經三次而無成,雖然已篡改和掩蓋了大量的真象,太宗還是不滿意。

太宗對《太祖實錄》異乎尋常的關注,足以說明太宗非正常繼位的奧妙,而「燭影斧聲」也就成了千古之謎。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開國皇帝。涿州人,父趙弘殷為後唐、後晉和後漢軍官。趙匡胤在後漢初年應募入伍,成為郭威的部下。郭威發動兵變建立後周,他積極參與,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

趙匡胤是「被迫」當皇帝的嗎?

史書上經常這樣講,五代時後周大將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與契丹(遼)的聯合軍事進攻,當其兵出至離當時的後周都城開封不遠的陳橋驛(今開封東北)時,正於酣醉之中的他突然被部下將領黃袍加身,推戴著做了皇帝,...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後周皇室結局如何

首先要說的是北漢入侵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柴榮死後,太后跟恭帝沒有參政經驗,不得不委託趙匡胤為大將出征北漢。但是唄趙匡胤故意推辭了,太后只能把全國軍隊交給趙匡胤統領。這就給了篡位的人有了可乘之機。

趙匡胤為什麼要發動陳橋兵變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春天,趙匡胤親帥後周精銳部隊——殿前軍北上禦敵。大軍行至陳橋驛,將士譁變,趙匡胤被黃袍加身。從此,後周滅亡,大宋建立,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趙匡胤為什麼要發動陳橋...

揭秘: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是宋太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匡胤出生之時,有紅光繞室閃爍,有異香盈室,經宿不散,趙匡胤也體罩金光,三日不變。但無論後人怎樣附會,他還是人,還是肉胎俗種。 趙匡胤生於後唐天成二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