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獨獨漏算一人,15年後此人果然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顯德六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柴榮出於信任,給了趙匡胤兵權。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駕崩後,趙匡胤假借抵禦契丹人,欺負孤兒寡母,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部下們都覺得皇帝年弱,不值得輔佐;相反的,趙匡胤年長有軍功,也得人心,不如由他來做皇帝。

於是,趙匡胤被黃袍加身,成了皇帝。

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

由於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改元建隆。

網絡圖片

雖然登基了,趙匡胤心裡卻始終不踏實。

他覺得自己既然可以黃袍加身,其他的將領也可以黃袍加身,自己就是由將軍演變成皇帝的,他已經對武將失去了信任感。

而他手下能幹的將領實在太多,在心裡醞釀了很久,趙匡胤下了一個決定。

這就是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

諸如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之類的將領,看出趙匡胤對武將的忌憚,紛紛交上手中的兵權,表示願意告老還鄉。

杯酒釋兵權

然而,趙匡胤卻還漏算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趙光義也是一個從征戰中成長起來的將領,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也有他的推動作用。

趙匡胤忌憚武將,然而對於弟弟,卻是百分百的信任。

其他將領都被釋權,而趙光義手中
的兵權不但沒有解除,反而加強了。

趙光義被封為殿前都虞候,泰寧軍節度使,後來還做了開封府尹,掌管首都衛戍。

後來,趙匡胤還封了趙光義為晉王,趙光義步步加封,實力大大提升。

過了十五年,趙匡胤再次帶兵征討契丹,途中,邀請弟弟趙光義一起喝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50歲。

網絡圖片

宋朝的開國皇帝,在50歲的盛年,毫無徵兆的,去世了。

趙匡胤死後,令人訝異的是,他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子嗣。

加上死的太突然,難免讓不少人懷疑,是趙光義為了當皇帝,而害了自己的親哥哥。

《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大宋走上一條不歸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中國的人口首次超過一億。是中國曆朝歷代最富庶的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現代人都高。連賣饅頭的住的都是獨棟別墅。但這個朝代也是5000年里唯一個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