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小升初文學常識,5分鐘掌握《三國演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主要內容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它從東漢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記起,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全國統一為止,前後共97年,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等為中心人物,又貫穿了群眾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把蜀漢當作魏蜀吳之間矛盾的主導方面,集中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鬥爭,描摹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通過這些描寫,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群眾對政治集團的愛憎與向背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徵

劉備:寬厚仁愛,求賢若渴,忠義兩全

關羽:武勇神威,忠貞守義,剛愎自用,驕傲自負

張飛:勇猛剛直,粗中有細,正義凜然,嫉惡如仇

諸葛亮:智者,智慧的象徵,精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盡職。

趙云:驍勇善戰,忠義侍主,處事謹慎

曹操:足智多謀,虛偽奸詐,富有韜略,自負多疑

司馬懿:用兵謹慎,長於謀略,陰險奸詐

孫權:智勇兼備,知人善任

周瑜:雄才大略,智勇雙全,氣量狹小

三國演義常考知識點

1、《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關羽,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

2、《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如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揮淚斬馬謖等。

3、《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兄分別是使用雙股鐧的劉備,使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和使丈八蛇矛槍的張飛。

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5、寫出兩個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或俗語:三顧茅廬、萬事俱備,只欠東分。

6、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小說中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

例如: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空城計。

7、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1)(諸葛亮)借東風——巧用天時

(2)(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3)(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4)(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5)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6)(劉備)訪賢——三顧茅廬

(7)(關老爺)赴會——單刀直入

(8)(關爺)走麥城——死到臨頭

(9)(孔明)斬魏延——借刀殺人

(10)(曹操)殺(華佗)——以怨報德

(11)(趙子龍)上陣——單槍匹馬

(12)(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14)(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15)(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16)(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8、杜牧《赤壁》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的句子寫的戰役是赤壁之戰。

涉及到的兩個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

請再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成語,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

成語:三顧茅廬人物及故事:劉備三請諸葛亮。

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營,不獻一策。

10、結合《三國演義》,說出諸葛亮與周瑜聯手指揮的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是赤壁之戰;再說出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失街亭一事。

常考故事情節

桃園三結義: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

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

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比自己高出一籌,便心懷嫉妒,甚至一心想將諸葛亮置於死地而後快。

他以軍中缺箭為名,心生一計,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

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忌妒心強,而且又十分陰險狡猾。

然而,獨具慧眼的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下來,趁著大霧漫天,用草船向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使周瑜的陰謀徹底失敗。

空城計: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挂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

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

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

三顧茅廬: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第三次拜訪才見到諸葛亮。

在這一過程中,劉備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和誠懇。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與劉備、張飛失散,後來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

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城市),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具體是指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

單騎救主: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

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

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

趙雲利用這個機會衝出包圍,連殺50員曹將,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水淹七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關羽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

曹操派了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

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

于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衝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

于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紮營這個弱點。

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

他們先把主將于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

于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火燒連營: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

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

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

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

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

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

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

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猇亭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七擒孟獲:蜀丞相諸葛亮受昭烈帝劉備託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

就在這時,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即點兵南征。

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

但孟獲卻不服氣,其間諸葛亮採用馬謖攻心的計策,七擒孟獲,孔明都放了他。

孟獲起誓:以後將決不再謀反。

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於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孟獲等聽後不禁深受感動。

從此孔明便不再為南蠻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借東風:諸葛亮與周瑜制定了火攻曹營的計劃。

但連日來江上一直刮西北風,用火攻不但燒不著北岸的曹兵,反而會燒到自己。

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

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為後來赤壁之戰取得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白帝城託孤:荊州被吳國攻占,關羽兵敗被俘,不降,被殺。

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但被吳火燒聯營,大敗後兵敗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廢黜了,你自己當皇帝吧。

」諸葛亮一聽立刻跪下說:我一定會全心全意輔佐劉禪的,絕不敢有一點自己當皇帝的意思。

一定會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更多小升初乾貨文章,公眾號:gzxscsg

廣州小升初的六條途徑

廣州小升初「暗語」揭秘。

廣州15所熱門初中匯總

2016小升初廣州11區派位+直升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四大名著中的文化常識常考30題

1.《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綽好,如「水鏡先生」是(司馬徽)、「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是(龐統)、「美髯公」是(關羽)、「小霸王」是(孫策)、「常勝將軍」是(趙雲)。2.被稱為「神機...

三國時期的人物名字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物的名字大多都是兩個字:劉備、曹操、孫權、關羽、趙雲、張飛、諸葛亮、袁紹、周瑜、司馬懿、龐統、馬謖、魯肅、呂布、董卓等等,幾乎無一例外?

三國這幾個小故事你都知道嗎

《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黃巾賊出,天下大亂。中山靖王后劉備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聲嘆息。被身後的本地屠戶張飛見到,就厲聲問其故。劉備見這個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紹並且說出了嘆息的原由。張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