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呂蒙死亡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呂蒙的出身和成長

呂蒙(178-220年,一說為180-220年,另有180—221年的說法),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年幼喪父,家境貧寒,年少時期就和母親一起南渡。

十五六歲時偷偷從軍,一生戎馬,從小卒到孫策身邊的侍衛,再到別部司馬,平北都尉(廣德長)、橫野中郎將、偏將軍(尋陽令)、虎威將軍、廬江太守、漢昌太守、南郡太守。

2.呂蒙的伯樂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呂蒙的一生,有一些重要的伯樂。

首次推薦呂蒙的是軍師張昭,三國志記載:「數歲,鄧當死,張昭薦蒙代當,拜別部司馬」

其次就是絳衣事件,讓孫權注意到了呂蒙,並從此提拔他。

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

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

3 呂蒙的慧眼識人

甘寧。

甘寧和呂蒙既是戰場上的好搭檔,又有著趣味橫生的生活故事。

陸遜。

呂蒙向孫權推薦了陸遜,陸遜和呂蒙聯手唱了一曲雙簧戲奪下了荊州,。

朱然。

呂蒙去世前,向孫權推薦的接班人是朱然。

蔡遺。

此人因部曲的時期非議呂蒙,呂蒙沒有恨意,反而推薦他為豫章太守。

4.呂蒙的戰績

很多隻看過三國演義或電視劇的朋友,認為呂蒙拿得出手的戰績只有白衣渡江奪荊州。

真的是這樣嗎?

早期的呂蒙表現得突出的確實是其勇猛。

(1)一開始是衝鋒陷陣的先鋒隊,打山賊,

(2)跟著孫權破黃祖,斬了黃祖的都督陳就。

(3)與周瑜一起攻打南郡時,獻過計策;救甘寧,奪戰馬。

中期的呂蒙開始突顯智謀的一面,濡須口獻計抵禦曹操的十萬大軍,神速攻下皖城。

得到曹操將再度東征消息,呂蒙建議孫權在濡須水口兩岸,建立城寨。

其他將領們反對,說:「上岸攻擊敵人,離岸便登上船隻,要城寨幹什麼?」呂蒙說:「軍事有利有不利,戰爭從來沒有過百戰百勝的場面,如果敵人強大的步騎兵猝然出現,人馬奔騰,勢如風暴,我們連跳到水裡都來不及,怎麼還能上船?」孫權同意了他所言,在濡須水兩岸,修築城寨,稱濡須塢。

在上面置有萬張強弩。

213年,春季,正月,曹操大舉進攻濡須口,步騎兵混合兵團號稱四十萬,擊破孫權江西(長江以西)大營,生擒司令官(都督)公孫陽。

孫權親率七萬人的江東(江蘇省南部太湖流域)兵團抵禦。

僵持一個月有餘,曹操觀察孫權的船艦、武器,以及軍隊的嚴整,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217年2月曹操又兵攻濡須口,進攻時被呂蒙的弓弩手所擊退。

一鼓作氣拿下皖城。

曹操派廬江太守朱光,駐防皖城,開田種稻。

呂蒙建議孫權:「皖城土地肥沃,如果等到稻熟收割,一定豐收,他們的部眾勢將增加,必須早早剷除。

」孫權親率大軍進攻皖城,各將領打算興築土山,添制攻城武器。

呂蒙說:「興築土山和添制攻城武器,需要相當時日。

等我們做好,城裡的防禦工事,也會同時完成,援軍又適時趕到,我們將束手無策。

而且,因為大雨水漲,艦隊才可以深入,延遲到幾天之後,水位降低,艦隊連大營都回不去,那才是一個危險局面。

我看這個城,並不十分堅固。

應鼓起三軍銳氣,四面八方,同時發動猛烈攻擊,幾個時辰,便可攻破。

在水勢仍漲期間,振旅班師,這是全勝之道。

」孫權允許。

呂蒙推薦甘寧當攻城指揮官(升城督);甘寧身先士卒,手攀繩索,爬城而上。

呂蒙率精銳後繼,手擂戰鼓,士卒奮勇攀登。

拂曉時發動攻擊,早飯時便全部占領,俘虜朱光跟男女數萬人。

不久,援軍張遼抵達夾石,得到皖城陷落消息,即行撤退。

後期的呂蒙的主要戰績力奪三郡和白衣渡江。

這兩場戰役最大的特點就是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

5.呂蒙為何要奪荊州?荊州的重要性在哪裡?

不論在網絡上還是現實中的三國愛好者,荊州問題都是經久不衰的談話之資。

而且荊州問題也是蒙黑們攻擊呂蒙的重點。

此問題確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非智者不可以言智,非仁者不足以言仁。

我且談談自己的觀點,本吧也有不少討論這個話題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思索思索。

1)奪荊州是東吳集團的集體決策。

上至孫權,下至呂蒙陸遜全琮等重要級將領都是支持奪取荊州。

其實最想要荊州的不是呂蒙,而是孫權。

為何?於國,那就是荊州的重要性,於私,孫堅攻荊州時被黃祖所害,孫策也是念念不忘荊州,無奈英年早逝。

孫權更是志於荊州,終於打敗了宿敵黃祖,並於赤壁敗曹操終獲荊州。

為了權宜之計魯肅提出借荊州給劉備,以達到制衡曹操的目的。

很多人都用荊州問題指責呂蒙,大都是戰略目光短淺之類的。

殊不知這是東吳的一個集體決策,更是孫權的一塊心頭肉。

是什麼原因能讓東吳將士凝聚一心奪荊州呢?是利益。

也是使命。

2)荊州對於吳國的重要性在哪裡?全據長江進可攻退可守,這個問題早在孫策開闢領土時軍師張紘就提出來了。

魯肅甘寧周瑜都提出了類似的看法。

吳國如果要發展的話,必占荊州。

此為長江咽喉,全據長江吳國方能放心一搏天下。

3)呂蒙為何不去打曹操,而要去攻荊州?那時誰對吳國的威脅最大?曹操還是劉備?尚可利圞用長江之險抗曹,而劉備呢,不再是成長中用以制衡曹操的貓了,而是兇猛的老虎,並且就在吳的枕旁,虎視眈眈,隨時可以撲過來。

與此生死存亡之際,東吳能不有所作為嗎?

4)奪得荊州之後,東吳有何發展?最大的結果是孫權稱帝從而歷圞史上有了真正的三國鼎立。

吳國更是抵擋了晉那麼多年,甚至在孫皓那樣的暴君手中,還能比蜀國多存活十多年,成為三國最後一個滅圞亡的國圞家。

作為直接受益者孫權對奪荊州給予了高度的肯定,我想奪取荊州對東吳有沒有好處,孫權的發言最中肯了吧。

5)呂蒙奪荊州只是一時的衝動嗎?

不是,呂蒙有一套計劃,他的計劃不是僅僅奪得荊州,荊州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奪襄陽。

不過所有的一切他都是帶病而行的,身圞體實在不行了,無奈地病逝了。

孫權見呂蒙病逝,東吳失頂柱,遂放棄了襄陽,故後襄陽又被曹仁所占。

所以呂蒙並不是緊盯著荊州,像新三國演得那樣,似乎跟關羽有仇。

荊州是他的軍事部署。

當然還有一點,為後世打下基業。

他跟孫權有一段對話說得很實際。

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如果不趁我們還活著的時候為後來人多打下一些基業為東吳增添一下屏障,那我們一旦逝去子孫的存活能有多久呢?

他的想法很簡單,在世的時候能多效一份力就效一份,盡力擔當身前事。

至於子孫們能不能保住看他們的造化了。

一代人管一代事嘛。

再說他也沒有預料到吳國後期如此昏圞庸,與漢末如出一轍的混亂。

更出了一個暴君孫皓。

6)有關奪荊州一說與吳蜀聯盟的關係。

(引用吧友約翰—洛克菲勒 的觀點)

劉備和孫權之所以赤壁的時候要聯盟,只是因為曹操大兵壓境,能多團結一個是一個。

至於之後繼續聯盟,是因為曹操雄居北方,對東吳存亡具有莫大威脅,東吳恐自身人才不夠多,即使占得大片領土,恐怕對對抗曹操也無太多裨益,而劉備名重一方,手下頗有一些人才,但錢糧兵力上太過捉襟見肘,力量有限,也需要尋找一個可靠的盟友共抗曹操。

可以與之聯盟,讓他稍成氣候,對於對抗曹操,解決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問題,顯然更為有利。

但後面劉備取益州之後,自身實力迅速膨脹,再加上益州易守難攻。

自身生存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但攻曹時機遙遙無期。

此時,他與曹魏的矛盾已經不是那麼尖銳了,作為盟友的可靠性自然也大大折扣。

而呂蒙作為一線將領,進行實地考察之後,認為東吳有能力獨善其身,生存問題並不是那麼迫切。

既然生存問題不是那麼迫切,那麼占取更多的領土,獲得更多的錢糧兵力,優先級自然就提上來來了。

這個時候,柿子當然要揀軟的捏。

我可以這麼說,如果劉備安頓好了益州,而天下遲遲未有變動,劉備也會去挑軟柿子捏一下的。

如果可以拿下東吳,想要對付曹操,並不一定非要等到天下有變。

既然形勢如此,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呂蒙這一搞,把劉蜀剛剛膨脹起來的實力與野心做了恰如其分的削減,讓聯盟對於劉蜀來說,又重新變得有點意義。

這其實是保障了吳蜀聯盟。

7)以詭詐之術兵不血刃地打下城池,這是壞事麼?你問問當時在荊州城內的百姓們,他是希望呂蒙圍他個十年八年,城中易子而食呢,最後打下來還是屠城的結局,還是希望呂蒙以詭詐之術,兵不血刃地打下城池?

最後總結一下,荊州對吳國至關重要,奪得荊州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皆具,而且是在最低的傷亡下。

當然我所提出的觀點都在占在東吳的立場上,如果以蜀國的立場來看,這些看法都是反的。

但問題是,呂蒙是吳國將領還是蜀國將領?弄清楚這個問題,荊州問題也就理清了一大半。

6.關羽是否是呂蒙殺的?

《三國志關羽傳》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三國志潘璋傳》權征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三國志吳主傳》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

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

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關羽是被潘璋手下馬忠抓了,孫權下令斬首的。

總之,史料沒有一條顯示殺關羽跟呂蒙有關,某些小說電視要編出這麼一段,也許是藝術需要,但看官把它當成真的來宣揚,或漫罵呂蒙,只能顯示自己的無知又無畏。

7.呂蒙是怎麼去世的?是關羽魂魄附體,還是孫權毒死的,還是病逝的?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

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

權聞之,益以悲感。

這裡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呂蒙是病逝的,後來他身體一直不太好,可能是年少吃苦耐勞的原因,以及他去世前有過一場瘟疫,孫皎,蔣欽,曹仁幾乎都是同時間去世的,也有人推斷他是累死的,他本來身體就不好,常有咳血的毛病,加之軍務繁忙,一個人分成幾個人用,人不是鐵的,想不病倒都難。

呂蒙去世的待遇可以說三國時期最好的,孫權對他盡心盡力的治療,讓我們今天讀來依然很感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比關羽更牛的荊州名將,為何聲名不顯

去過荊州的人,想必都曾看到那巨大的手拿偃月刀的關公像,也聽到過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不過,嚴格意義上說起來,荊州在三國時代是屬於東吳的地盤,當時夷陵(今宜昌)、江陵(今荊州)、武陵(今武昌)皆屬東...

呂蒙:我為什麼能把甘寧壓在下面······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東吳四英傑簡介 歷史上的東吳四英傑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東吳四英傑簡介,歷史上的東吳...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