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奸詐,曹操為何會傳位給他?他為何四十歲就死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演義》中,曹丕因嫉妒自己的弟弟曹沖的聰明才華,怕他搶了自己的王位,於是就派人放蛇把曹沖毒害了。

後來曹操知道後,為什麼不戳穿曹丕,反而還把王位傳給他呢?

其實曹操對曹丕一半是恨一半是喜的,恨是因為曹丕的心狠手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殺害自己的兄弟,而且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

喜,是因為在其他兄弟幾個當中,只有曹丕有能力駕馭司馬懿,只有曹丕繼承自己的大業他才放心。

所以曹操即使對曹丕很不喜歡,但為了自己的大業延續下去,他還是不能戳穿曹丕,還是得傳位給曹丕。

如果曹丕毒害的是曹植,曹沖又尚在人世,那麼曹操必定會把曹丕給殺之,其一曹沖有能力繼承自己的大業,其二為曹沖掃除障礙,其三殺一儆百。

曹丕之所以敢殺害曹沖,也正是算準了曹操心裡的想法,曹丕巧妙的藉助司馬懿的威脅讓曹操知道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有這個能力繼承王位,使曹操不得不把位傳給他,可見曹丕有多厲害了。

曹丕與曹植都是曹操的兒子,這個大家都知道。

兩人均能辭賦,父子三人合稱「三曹」,兒子中又以曹植有才有武。

曹操被封為魏王后,需要在儲子中挑選繼任者,兩個兒子都想方設法爭寵於曹操。

那麼為什麼最後曹植會輸給長兄曹丕呢?

曹操

曹植能文能武,胸有大志,才思敏捷,很討曹操喜歡。

對答軍國大事,曹植都能夠應聲而答,當時曹操身邊的謀士楊修、丁儀等人都覺得曹植是一個很好的繼承者人選。

曹植墓

長子曹丕雖然在文才比不上曹植,不過在政治鬥爭經驗上面卻勝曹植一籌。

一方面他積極籠絡掌握朝中實權的官僚,二來經常派人探聽弟弟的活動,收買曹植府中下人等等。

曹丕

賈詡為曹丕出謀劃策,讓曹丕要寬厚仁慈、勤勤勉勉、兢兢業業,不要違背做長子的規矩。

曹丕聽從他的話,從此曹操對他的印象是越來越好。

賈詡

有一次曹操出征,臨別之際,曹植寫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散文稱讚父親的功績,曹操聽了以後十分開心,曹植也因此深受誇獎。

曹丕悵然若失。

他的謀士吳質建議他演出流涕傷懷的樣子。

最後,等到曹操出發的時候,曹丕什麼話也不說,不停地流淚,傷悲不已,一邊哭一邊拜,祝願父親以及將士平安歸來。

曹操以及左右無不感動不已。

曹操

這樣一來,曹操和左右都覺得曹植雖然能說會道,不過華而不實,心地厚實寬厚待人不及曹丕。

加上曹丕是長子,最後曹操還是定曹丕為太子。

曹丕篡漢稱帝後,既有希望於能有王化之舉達到夙願的誠心,也有興國強兵而滅賊寇的強硬之志。

可以說,曹丕極力想證明曹操的選擇是對的,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統一山河的志向。

他積極折衝疆場,曾兩次興師討伐東吳孫權,但由於時機不成熟都無功而返。

期間,原來曹操手下的一批得力文武忠臣,比如曹仁、夏侯惇、賈詡等人先後病逝,曹丕手下已無太多可用之材。

面對如此局面,一心想文治武功超越父親的曹丕可以說心力交瘁,導致身體狀況每日益下。

據說,曹丕在擔任五官中郎將時,曾在一次宴會中請相士給自己算命。

相士說曹丕貴不可言。

曹丕又問自己有多長的壽命。

相士說:「您的壽命是八十歲,四十歲時會有小災難,希望您多加小心。

」後來曹丕果然四十而終。

總體說來,曹丕在位時間短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幾點,一是憂愁勞累,不管是在奪嫡時期還是當皇帝時期,曹丕始終處於一個壓抑的環境當中,加之曹魏建國初期政局不穩,幾次用兵都無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順;因此才會積勞成疾。

二是受風寒,黃初六年,曹丕在伐吳期間染上風寒,古代的醫療條件差,曹丕回到洛陽不久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三是美色,這是古代君王短命的普遍原因,曹丕繼位之後,為了滿足自己私慾,擴建後宮,大肆網羅美女。

據史籍記載,曹丕在位的第七年夏五月丙辰,帝疾篤,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並受遺詔輔嗣主。

遣後宮淑媛、昭儀已下歸其家。

當月曹丕崩於嘉福殿,時年40歲。

如果魏文帝曹丕在位時間長一點,使得曹魏政權穩定過渡,肯定就不會出現司馬懿擅權,曹魏就不會短短46年而亡了。

和大家換個角度來分析了解一下曹氏一族。

首先曹操,大家都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曹操卻說出去了一句讓小兔崽子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寧要我負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負我。

其實曹操是一個非常惜才的一個人,他讓楊修舉辦的「月旦評」,網羅天下的能人賢才;他又是如此的看重荀彧、郭嘉,那時候郭嘉英年早逝的時候,感覺曹操真的是傷痛欲絕。

而且也正是因為曹操,才讓讓司馬懿步上仕途,一步步走到後來,但是曹操有一個跟聰明的地方,就是他很會平衡各方勢力。

再說曹丕,其實到了曹丕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到了一個相對中高層的職位。

曹丕也知道司馬懿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所以他派出了柏靈筠,安排這樣一個女人在司馬懿身邊,隨時匯報司馬懿的情況。

事實也證明,因為這樣的一個安排,曹丕在位的時候司馬懿沒有做出任何大逆不道的事情。

然而,曹丕也知道曹真、曹休以及夏侯一族都掌握曹魏十之八九的兵權,所以曹丕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就同意施行司馬懿的新政,不再施行士族人才舉薦,這樣也避免家族勢力的過分龐大的問題,平衡了曹魏一族的勢力。

最後是曹睿,其實表面上看,曹睿好像是一個喜歡男人的昏君。

小兔崽子我剛看《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的時候,也誤認為可能他就是一個昏君而已。

是的,沒錯,他殺死了自己的養母——郭太后。

但是面對自己的父親曹丕留下的託孤大臣: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他能夠很好的周旋、平衡兩方的勢力(其實真正的也就是曹休、曹真和司馬懿之間的矛盾衝突)。

曹睿不僅避免了曹真他們兵權過大的問題,也避免了司馬懿造反,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問題。

當然,後來司馬懿還是那樣做了的原因是由於曹芳過於昏庸荒淫,以至於司馬懿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群臣都沒有反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直擊曹操最牛逼的兒子 25個兄弟中殺出重圍

這段時間熱播的《軍師聯盟》讓各位客官重新認識了司馬懿,這位後三國時代的梟雄。但是在前期基本圍繞著李晨的曹丕與曹植之間的太子之爭展開。據史料記載,曹操一生共生育二十五個兒子,這些兒子也都各有千秋,...

兩晉之西晉

西晉皇帝不像秦始皇,劉邦,劉秀,劉備,曹操,孫權靠自己打下來,說西晉還的從三國的曹魏政權說起。司馬懿在曹操的一再要挾下不得已到魏國當官。但是曹操這個人很會用人,他知道司馬懿是能人,始終在用的時候...

若非短命,險成一代英主,可惜可嘆!

生在曹操的陰影之下,由於長在曹植的盛名之下,由於王朝短促的撥弄,曹丕沒有獲得李世民那樣的歷史地位,而淪為被人忽略的草皮。其實,若論本人,曹丕不在世民之下,魏文帝的學術成就還高於唐的太宗。至於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