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33:虎牢關到底有多重要?看看趙匡胤平叛李筠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

此為第33篇。


有良策不用

李筠手下的能人閭丘仲卿獻計:西下太行山,直抵懷(今河南焦作沁陽市)、孟州(今河南焦作孟州市),搶占虎牢關(在滎陽)要塞,然後占據洛陽,這樣就可以向東與趙匡胤爭奪天下了。

圖片源於網絡

這計策如果實行且奏效的話,無疑會給趙匡胤帶來很大麻煩。

因為懷、孟州、虎牢關都是戰略要地,背靠太行山,占據黃河渡口,且洛陽地勢易守難攻。

但李筠狂妄自大的毛病又犯了。

他說,我是後周宿將,與柴榮好比兄弟,禁軍中又多是熟人,他們必然倒戈相向!再說,我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愁天下不平?

其實,儋珪只是他手下一名愛將、撥汗馬是他坐騎。

妄想憑一人一馬打天下,自負自大到了極點。

於是,李筠留下李守節守潞州,自己急躁猛進,率三萬精銳赴澤州扼守,北漢隨軍前往。

從善如流

趙匡胤這邊呢,從善如流。

樞密使吳廷祚建議,李筠驕縱無謀,潞州又易守難攻,因此要引兵激他,等他離開老巢,就如魚脫深淵,完全可以抓住他。

趙普也建議攻其不備,速取為上。

趙匡胤心裡明白,天下未穩,必須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壓制反對聲音。

四月十九日,趙匡胤派石守信、高懷德經懷州前去討伐。

臨行前專門交代,千萬不要使李筠下太行,要引兵扼守天井關。

天井關,又稱"太行陘",是"太行八陘"之一,屬於太行山的羊腸小道,位於澤州南,是下太行、抵懷孟、直驅平原及虎牢關、占據洛陽的必經之地。

太行八陘圖

李筠不聽閭丘仲卿的計策,趙匡胤又一眼撥開迷霧,制定最佳戰術。

所以,尚未開戰,實際結局已定。

五月初二,趙匡胤再令澶州駐防的慕容延釗、王全斌由東路指向潞州;初三,命李繼勛、郭進密切監控北漢動靜。

迅雷不及掩耳

石守信、高懷德急軍猛進,跨越太行,留下高懷德據守天井關。

圖片源於網絡

兩天後,端午節。

石守信、李崇矩在澤州附近的長平大破李筠,殺敵三千,又攻破其大會寨。

隨後,趙匡胤親征,留樞密使吳廷祚東京留守、知開封府呂餘慶輔助,趙光義為大內都點檢,韓令坤屯兵河陽(即孟州)。

石守信他們依照吳廷祚的計策,繼續誘激李筠。

李筠果然容易受激,率部在澤州南展開交戰。

宋軍大獲全勝,殺敵三萬餘,北漢監軍盧贊戰死,李筠逃到澤州死守。

御駕親征

趙匡胤則從滎陽、河陽、懷州一路北行,於六月初一趕到澤州。

從現在的態勢來看,趙匡胤的行軍路線和搶占的戰略要點,與閭丘仲卿的獻計一模一樣。

區別就在於李筠完全不聽閭丘仲卿計策,導致只能固守等死。

趙匡胤平定李筠圖

趙匡胤督促部隊攻城,並組織敢死隊,攻破澤州。

李筠舉族自焚,北漢宰相衛融被活捉。

正在太平驛等待捷報的劉鈞,總算領教了趙匡胤的厲害,嚇得連夜撤軍回到太原。

他後悔沒聽趙華的建議,紅著臉對趙華說,李筠果然像你所說,不可成事,幸好我們全師而退,只是可惜了盧贊和衛融。

趙華心灰意冷,向劉鈞告老還鄉。

四天後,潞州的李守節舉城投降。

李筠四月起兵,六月兵敗。

隨後,趙匡胤任命李繼勛為昭儀節度使,讓自己的把兄弟替自己鎮守澤潞地區。

趙匡胤短時之內平定了叛亂,展示了強大實力,殺了李筠這隻"雞",確實震懾了其他心懷叵測者。

接下來,輪到李重進了。


多謝欣賞。

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宋「十大開國元帥」的人品和最終結局

宋太祖的好哥們。後周末,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後周恭帝時建節,兼任殿前都指揮使。是太祖「義社十兄弟」中第三個建節的,成為後周的高級將領。「陳橋兵變」時在京城裡為內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

如果李筠和李重進南北夾擊,趙匡胤勝算幾何?

開始本節討論之前,我們先熟悉一下歷史背景及歷史人物。事情發生在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滅掉後周政權,建立北宋政權不久。李筠是後周時期的昭義節度使,駐紮在潞州、澤州、沁州(今山西省...

黃袍加身後,趙匡胤又是如何巧破眾反臣叛亂的

公元九六O年,通過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坐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因為注意嚴肅軍紀,和兵變後,事先與眾將約法「三章」: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

宋朝滅北漢為何如此難?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9)劉旻死後,其次子劉鈞即位,史稱孝和帝。他向遼國告哀,奉遼帝為父皇帝,被冊封為帝,自稱兒皇帝。公元957年改年號為「天會」,建立宗廟。劉鈞繼位後,馬上乞求遼國借兵再攻...

趙匡胤義社十兄弟的結局,令人意想不到

趙匡胤發動兵變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後周世宗初年,各人...

李筠外引北漢叛亂,最後兵敗自焚

李筠(?—960年),初名榮,避周世宗柴榮名諱,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時後周大將,官拜昭義節度使,駐守澤、潞、沁,為一方重鎮。趙匡胤篡周建宋後,遣使慰諭。李筠並不買帳,反而當著御...

原創正說宋史節選

李筠公開反宋後,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澤州,並殺了澤州刺史張福。這個時候從事閭邱仲卿對李筠說」現在反宋的隊伍就我們一支,而且趙匡胤的隊伍實力強於我們,北漢雖然答應我們支援,但也不會幫助很...

自古誰家無忠臣:趙匡胤平定李筠叛亂

自古誰家無忠臣,歷朝歷代,都少不了為自己主公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人,哪怕是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後周故將李筠也毅然舉兵叛宋,最後兵敗身亡。李筠自幼善騎射,能開100斤的硬弓,連發連中。後唐時應募入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