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外引北漢叛亂,最後兵敗自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筠(?—960年),初名榮,避周世宗柴榮名諱,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時後周大將,官拜昭義節度使,駐守澤、潞、沁,為一方重鎮。

趙匡胤篡周建宋後,遣使慰諭。

李筠並不買帳,反而當著御使的面在郭戚畫像前涕泣不已,終於外引北漢叛亂,旋即兵敗自焚。

應募從軍

李筠自幼善騎射,能開100斤的硬弓,連發連中。

後唐時應募入軍伍,隸屬後唐秦王李從榮麾下,後唐末帝清泰初年(934年)遷為控鶴指揮使。

後晉出帝開運末年(946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兵攻入汴京(今河南開封市)滅後晉。

李筠被燕王趙延壽召為部將,但不久即出謀聯合晉軍諸將擊敗契丹留守將領耶律解里的部隊,收復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此時,後漢高祖劉知遠於晉陽稱帝,李筠率部投奔晉陽,被任命為博州(治所在今山東聊城)刺史。

後漢樞密使郭威出鎮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保舉李筠為先鋒指揮使,又為北面緣邊巡檢。

後漢高祖乾祐三年( 950年),郭威叛漢攻入汴京,李筠與郭崇威隨從作戰,於留子陂擊敗後漢大將慕容彥超(劉知遠之弟),建立功勳。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革漢祚稱帝,是為後周太祖。

郭威論開國功績,遷李筠為昭義軍(治所在潞州,今山西長治市)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此後數年之間,後周世宗屢次與北漢構兵。

李筠駐潞州,以奇兵屢破支援晉陽(北漢)的遼軍,因功加封兼待中。

從顯德二年到六年(955——959年),李筠連年與北漢作戰,先後攻克遼州(今山西左權縣)與長清寨等,俘獲刺史、大將數百名。

周世宗即位後,李筠因功榮進太尉。

後周恭帝二年(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篡周稱帝,建立宋朝,派遣使者加兼中書令,喻示李筠入朝

建元元年(960年)4月14日,李筠逮捕軍隊監軍周光遜等,派遣牙將劉繼沖等把周光遜送到北漢,並請求援助,又派遣軍隊襲擊澤州,殺掉刺史張福,占領澤州。

兵敗自焚

李筠留下李守節守衛上黨,而自己率兵南征。

不料趙匡胤已搶先一步,派遣大將石守信和慕榮延釗等兩路出兵夾擊李筠,慕榮延釗北出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首戰打敗李筠的軍隊,斬獲三千人。

緊接著,趙匡胤御駕親征,同石守信等會師,在澤州以南打敗李筠的三萬主力部隊,李筠被迫北還堅守澤州。

趙匡胤自督戰,攻下澤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

宋軍乘勝轉攻潞州,李守節無力抗擊,舉城投降,晉南叛亂遂平。

歷史評價

吳廷祚:李筠素驕易無謀。

趙華:李筠舉事輕易,事必無成。

脫脫:李筠、李重進舊史書叛,叛與否未易言也,洛邑所謂頑民,非殷之忠臣乎?孔子定《書》,不改其舊稱焉。

或曰:三人者嘗臣唐、晉、漢矣。

曰:智氏之豫讓非歟!作《周三臣傳》。

蔡東藩:①拚將一死效孤忠,臣力窮時恨不窮。

厝火積薪甘燼骨,滿城煙霧可憐紅。

②若李筠為周拒宋,涕泣興師,不得謂非義舉,但彼嘗臣事唐、晉、漢、周四朝矣,不為唐、晉、漢出死力,獨為郭氏表孤忠,是豈郭家以國士待之,乃以國士報乎?然不從閭丘仲卿之計,徒欲借北漢為後援,所倚非人,所為未善,徒付諸煨燼而已,可悲亦可嘆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話《宋史》太祖紀一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名匡胤,姓趙氏,涿郡人。高祖趙月兆,趙匡胤稱帝後追尊廟號為僖祖,在唐朝做官時歷任永清、文安、幽都三縣的縣令。趙月兆的兒子趙王廷,即後來的順祖,歷官藩鎮從...

自古誰家無忠臣:趙匡胤平定李筠叛亂

自古誰家無忠臣,歷朝歷代,都少不了為自己主公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人,哪怕是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後周故將李筠也毅然舉兵叛宋,最後兵敗身亡。李筠自幼善騎射,能開100斤的硬弓,連發連中。後唐時應募入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