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鏖戰半年有餘,劉備為何至始至終未發兵支援,導致其兵敗身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猛攻襄陽、樊城,此時的劉備於漢中稱王,沉迷在勝利的喜悅當中,此時曹操、孫權暗中聯合,前後夾擊關羽,無奈寡不敵眾,結果兵敗身亡。

為何襄樊戰役中劉備未出動一兵一卒增援關羽。

襄樊戰役打了七個月,劉備前期為何沒有增派援軍,首先襄樊戰役是關羽自行發起的,劉備並未授權,但也沒有制止,劉備當時的想法是能打下來最好,打不下來也無關緊要,況且關羽俘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據說曹操當時都在考慮遷都之事,捷報頻頻送往成都,哪有前方打了大勝仗還增派援軍的道理。

誰知這時候自己多年的盟友孫權在背後捅了一刀,奪了荊州,二弟關羽也魂歸西天,這時候誰也救不了關羽,除非當時有一架直升飛機飛到麥城。

綜合來講原因是戰爭的形式轉化太快,荊州軍把樊城圍的水泄不通,眼看破城在即誰又料想呂蒙突然攻打荊州,連關羽都不曾想到遠在千里之遙的劉備又如何想得到,等得知關羽兵敗的消息之後已經遠水救不了近火。

關羽之死說到底責任要歸咎其身,諸葛亮向來是主張聯合東吳的,但是關羽在都督荊州之後狂妄自大,完全不把孫權放在眼裡。

魯肅在世時還給幾分薄面,魯肅病故之後孫權曾向關羽求婚,想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這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三國志》記載關羽「罵辱其使,不許婚」。

關羽這件事情做了太過分了,東吳好歹是長久以來的盟友,孫權也好歹是一方的霸主,如此破口大罵孫權的顏面何在。

呂蒙攻打荊州可以說是兵不血刃,軍隊進至南郡傅士仁、糜芳就投降了,這二人是一路追隨劉備可謂是忠心耿耿,其中糜芳還是劉備的小舅子,怎麼會輕易投降,正是因為關羽瞧不起他們,關羽一旦瞧不起那種蔑視肯定是直接寫在臉上的,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要求兩人督辦糧草,因二人辦事不力,關羽又開始罵,明言拿下襄樊之後要重罰二人。

關羽的性格致使了他的失敗,他的戰術上是漂亮的,但是戰略目光短淺,沒有妥善處理好和東吳之間的政治關係,因為他傲的心浮氣躁,貿然進攻襄樊惹來了殺身之禍,也正是因為他的傲骨,一身正氣,把名節驕傲和自尊看的很重,所以他忠誠、倔強、努力,才被後人崇拜,我們應該學習關羽身上的優秀品質,崇拜他的義氣,崇拜他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但是我們也要永遠吸取大意失荊州的歷史教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襄樊戰役:史上紀律最嚴明的一次戰役

在那戰火連天的三國時期,領土、人民、糧食,幾乎都是經過戰爭贏來的,戰亂爭分,成王敗寇往往是常事,故每一場仗都要經過各種複雜的排序,而三國襄樊戰役是三國歷史上最嚴明的一次戰役,那麼,為何說襄樊戰役...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關羽攻樊城失敗的幕後陰謀

一、劉備命令關羽攻取樊城(一)劉備、諸葛亮的殺機214年,劉備取得西川;219年,劉備攻取漢中,進位為漢中王。探子來報,曹操聯結東吳,準備取荊州。諸葛亮的計策是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

面對曹操和孫權,關羽如何獨自鎮守荊州五年?

荊州,《三國志》中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劉備借到荊州後派誰鎮守顯得尤為重要。趙雲應該是最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