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生評《三國》: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序:
有一次我去學校開家長會,小學老師問各位家長:「請問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什麼?作者是誰?都是哪個朝代的?」
一開始我心裡還嘀咕小兒科的問題!心中暗算起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曹雪芹、羅貫中、吳承恩、施耐庵,清朝、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就是因為這件事兒,我特意上淘寶淘了一本《三國演義》,一開始看看不懂,後來慢慢琢磨琢磨略懂,再後來我明白為什麼四大名著叫四大名著了,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咱們就不說了,因為也說不好。
從人生觀的角度來講,《三國演義》把我顛覆了。
今天,我就帶著大家隨我一起讀《三國演義》,我把我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純屬個人見解,希望大家多多指點與批正。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這首詞,實際上就是對我們每個人的總結。
長江東去,恆古不變,人生是什麼?人來了人又走了!歷史如長河一般,多少英雄人物,多少帥哥美女,在歲月面前,只是河裡的一朵浪而已,你說我是一個生活在平凡世界裡的人,那你就是長河裡的一滴水,因為你浪不起來。
不管你泛起浪也好,翻不起浪也罷,都要跟著大河的流向匯入大海。
我們這一生遇見的人和事兒,都會在將來一笑而過。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陰陽定律,所謂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無完人,再牛掰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有缺陷,這就是定律!】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
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
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對應上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直接舉例說明了,證明這句話不是瞎掰,是有事實依據的。
】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
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
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
【講明壓倒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宦官。
】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一個大將軍,一個太傅,想殺幾個太監,結果被幾個奴才給辦了,看來公務員不經過考試能力確實不行。
】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
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
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
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
須臾,蛇不見了。
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劉邦見白蛇上去就砍了,這個皇帝倒是嚇尿了,你是龍焉能懼蛇乎?看來受命於天這種事兒不可信,天子也管不了天氣】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
【地震、海嘯,真應了俗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光和元年,雌雞化雄。
【這個厲害,母雞變公雞,是華佗乾的嗎?】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
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種種不祥,非止一端。
【和明朝崇禎一樣,趕上了!】帝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
【閹人不公不母,母雞變公雞怎麼能扯的上?】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
【皇帝嘆氣,國家氣短】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裡。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怕就怕無密可言】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
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
【太監當爹,古今少有!估計劉邦知道自己的子孫叫太監叫爹,估計是要大哭一場。
】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天下欲亂,首亂人心,民信動搖,地動山搖。
】
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
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落榜的讀書人,心懷憤恨】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角拜問姓名。
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
」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奇遇,這是玄幻小說的套路。
】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
【這種研讀的水平,竟然是個不第秀才?!看來考試確實有貓膩。
】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
角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念咒。
次後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至少有二十五萬人】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咋不說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呢?】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
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
角遣其黨馬元義,暗齎金帛,結交中涓封諝,以為內應。
【賣大力丸的勾結太監,能幹成事兒就怪了】角與二弟商議曰:「至難得者,民心也。
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
」【操之過急,從這裡看,此乃一莽夫耳!書還是沒讀好。
】遂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諝。
唐周乃徑赴省中告變。
帝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諝等一干人下獄。
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一言不合,就是干!風風火火闖九州!】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
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
」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
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
【發動群眾,農村包圍城市】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
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中央軍開始圍剿,各鄉團開始集結】
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
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
當時聞得賊兵將至,召校尉鄒靖計議。
靖曰:「賊兵眾,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軍應敵。
」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一個漢室諸侯王之後,正愁沒有招兵買馬的理由,天上掉餡餅,沒這機遇,過不了幾代人也要去賣草鞋】
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曹操愛讀書,劉備也愛讀書,看來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是真理。
喜歡結交豪傑,這是松江的嗜好,結交豪傑必有野心,至於長的異於常人,都是神化,任何成功的人都要搞一點這種事兒,張角不是也遇見神仙了嘛】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
玄德祖劉雄,父劉弘。
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
【沒落的貴族,真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家住本縣樓桑村。
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
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
」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
」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
【老套路,誰小時候不吹牛?我小時候還立志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貢獻我的一份力量呢!】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劉備老師是名師,看來子女的教育對孩子的發展很重要】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
【一直以來混的不咋地】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
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
【不是正常人,才能幹不正常的事兒】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
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
」【又一個喜歡結交豪傑的,而且還是土豪】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
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
」【北風吹啊吹】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
」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劉備如曬了多年的乾柴,張飛如狂風】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
」【烈火來了】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相貌與眾不同】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
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魯智深的劇情,路見不平一聲吼】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
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乾柴、烈火遇狂風,燃燒吧!我的小宇宙!】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斬雞頭燒黃紙,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多少年的老套路,出處在這裡。
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多少親兄弟不如這大街上偶遇結拜的三兄弟,如袁紹袁術,袁譚袁熙、劉宗劉琦等,結拜只是個儀式,就和結婚一樣一樣的,婚禮也只是個儀式。
盟誓盟的是心。
】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
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當,趕一群馬,投莊上來。
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
【確定不是來借宿的?客商無意闖進了土匪窩。
】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
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
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張世平:送馬實在是情非得已。
拉贊助也很關鍵】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
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張飛造丈八點鋼矛。
各置全身鎧甲。
共聚鄉勇五百餘人,來見鄒靖。
【地方民兵武裝勢力】鄒靖引見太守劉焉。
三人參見畢,各通姓名。
玄德說起宗派,劉焉大喜,遂認玄德為侄。
【身份是個敲門磚】不數日,人報黃巾賊將程遠志統兵五萬來犯涿郡。
劉焉令鄒靖引玄德等三人,統兵五百,前去破敵。
玄德等欣然領軍前進,直至大興山下,與賊相見。
賊眾皆披髮,以黃巾抹額。
【五百對五萬?冷兵器時代,劉備哪裡來的勇氣?難道是穿越題材?】當下兩軍相對,玄德出馬,左有雲長,右有翼德,揚鞭大罵:「反國逆賊,何不早降!」【在秦朝,秦將喊劉邦也謂之:反國逆賊。
實在滑稽】程遠志大怒,遣副將鄧茂出戰。
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處,刺中鄧茂心窩,翻身落馬。
程遠志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
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
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
後人有詩讚二人曰: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
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
【程志遠、鄧茂乃是農民起義軍出身,能當上將軍無非就是仗著力氣大,和練家子過招,畢竟還欠點火候,犯了兵家大忌,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
眾賊見程遠志被斬,皆倒戈而走。
【如若程志遠在中軍指揮,五萬人用腳踏也能把那五百人踩死,關羽、張飛又能奈何?程志遠不過匹夫耳,估計是橫行鄉里的流氓出身,死了白死。
】玄德揮軍追趕,投降者不計其數,大勝而回。
劉焉親自迎接,賞勞軍士。
【一次殲敵五萬,功勞確實不小,在歐洲這種戰例可是名垂青史了】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龔景牒文,言黃巾賊圍城將陷,乞賜救援。
劉焉與玄德商議。
玄德曰:「備願往救之。
」劉焉令鄒靖將兵五千,同玄德、關、張,投青州來。
賊眾見救軍至,分兵混戰。
玄德兵寡不勝,退三十里下寨。
【首戰失利,卻能全身而退,進與退都是實力】
玄德謂關、張曰:「賊眾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勝。
」【劉備此時還兼顧軍師的角色,但從後來的發展來看,劉備不及曹操。
】乃分關公引一千軍伏山左,張飛引一千軍伏山右,鳴金為號,齊出接應。
次日,玄德與鄒靖引軍鼓譟而進。
賊眾迎戰,玄德引軍便退。
賊眾乘勢追趕,方過山嶺,玄德軍中一齊鳴金,左右兩軍齊出,玄德摩軍回身復殺。
三路夾攻,賊眾大潰。
直趕至青州城下,太守龔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戰。
賊勢大敗,剿戮極多,遂解青州之圍。
後人有詩讚玄德曰: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
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既然運籌決算有神功,那麼還何須諸葛亮?還需三顧茅廬?】
龔景犒軍畢,鄒靖欲回。
玄德曰:「近聞中郎將盧植與賊首張角戰於廣宗,備昔曾師事盧植,欲往助之。
」【投靠老師,這就是三國版「人民的名義」劉備此刻扮演的就是祁同偉,盧植就是他的政治資源】於是鄒靖引軍自回,玄德與關、張引本部五百人投廣宗來。
至盧植軍中,入帳施禮,具道來意。
盧植大喜,留在帳前聽調。
【為何不封個官乾乾,這個老師真不咋地,後來學生也不咋地】
時張角賊眾十五萬,植兵五萬,相拒於廣宗,未見勝負。
【劉備能已五百破五萬,此時盧植手中有五萬兵,十五萬賊兵,應該吹紙可破。
】植謂玄德曰:「我今圍賊在此,賊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儁對壘。
汝可引本部人馬,我更助汝一千官軍,前去潁川打探消息,約期剿捕。
」玄德領命,引軍星夜投潁川來。
【這次是充當信使,聯絡員。
】
時皇甫嵩、朱儁領軍拒賊,賊戰不利,退入長社,依草結營。
【老百姓組成的起義軍,他們不過是想在亂世之中找到些許溫暖,吃口飽飯,其本性難移】嵩與儁計曰:「賊依草結營,當用火攻之。
」遂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
其夜大風忽起。
二更以後,一齊縱火,嵩與儁各引兵攻擊賊寨,火焰張天,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依草結營,犯了兵家大忌,打仗不是玩遊戲,做生意失敗用錢交學費,打仗失敗是要用命交學費的。
】
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
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
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能臣奸雄登場,卻沒有異於常人的長相,實在說不過去。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
【太監的孫子,皇上的兒子,不丟人。
】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
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
【官宦子弟中的小痞子】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
嵩責操。
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
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
操故無恙。
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
」嵩信其言。
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
因此,操得恣意放蕩。
【扇陰風點鬼火,挑撥離間,豈是一個奸字得了】時人有橋玄者,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見操,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好話不要錢,這都是算命的瞎掰】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
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
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操聞言大喜。
【月旦評,一個人憑什麼讓別人說你行你才行?蔣介石看不上徐向前,徐向前真的不行嗎?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別人對一個人的評價,偏聽暗,兼聽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
【舉孝廉,這個肯定是走後門了,起步就是副縣級公安局長,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別人的起點就是你的終點,甚至是一輩子都遙不可及的目標】初到任,即設五色棒十餘條於縣之四門,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
中常侍蹇碩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
由是,內外莫敢犯者,威名頗震。
【亂世用重典,能臣也。
】後為頓丘令,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
【從公安系統直接轉為軍隊了,這就是亂世,五色棒已經無用,亂世還是刀槍管用】正值張梁、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奪得旗幡、金鼓、馬匹極多。
張梁、張寶死戰得脫。
操見過皇甫嵩、朱儁,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遇見潰兵,運氣不錯,錦上添花易,落井下石同易。
】
卻說玄德引關、張來潁川,聽得喊殺之聲,又望見火光燭天,急引兵來時,賊已敗散。
玄德見皇甫嵩、朱儁,具道盧植之意。
嵩曰:「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
玄德可即星夜往助。
」玄德領命,遂引兵復回。
【劉備沒有趕上,又被指使到其他地方了,看劉備這種流竄打法,實與流寇無異,沒有根據地,就是三個老百姓領著一幫「壯士」,去打農民起義軍,實在滑稽,有松江的感覺。
】到得半路,只見一簇軍馬,護送一輛檻車,車中之囚,乃盧植也。
玄德大驚,滾鞍下馬,問其緣故。
【政治資源沒有了】植曰:「我圍張角,將次可破;因角用妖術,未能即勝。
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問我索取賄賂。
我答曰:『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左豐挾恨,回奏朝廷,說我高壘不戰,惰慢軍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
」【大漢已經腐敗到骨頭裡了】張飛聽罷,大怒,要斬護送軍人,以救盧植。
【李逵的性格,這才是好漢】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論,汝豈可造次?」軍士簇擁盧植去了。
【劉備無情意,恩師被抓,明知冤情,竟然拂袖而去】關公曰:「盧中郎已被逮,別人領兵,我等去無所依,不如且回涿郡。
」玄德從其言,遂引軍北行。
【師傅被吃了,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行無二日,忽聞山後喊聲大震。
玄德引關、張縱馬上高岡望之,見漢軍大敗,後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玄德曰:「此張角也!可速戰!」三人飛馬引軍而出。
【欺軟怕硬,捏柿子撿軟的捏,何不殺官軍】張角正殺敗董卓,乘勢赴來,忽遇三人衝殺,角軍大亂,敗走五十餘里。
【果然軟】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
卓問三人現居何職。
【戰友你是那部分的?】玄德曰:「白身。
」【老百姓,劉備為什麼不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呢?】卓甚輕之,不為禮。
【當官當習慣了,到了一定高度就很難再下來了,用當下流行的話說,就是脫離群眾路線了】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
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張飛與劉備本不是一路人】正是: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畢竟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話說三國— —2.救董卓被鄙視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話說三國,如果沒有看到前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去歷史文章中觀看前面的精彩故事,好了廢話少說,我們今天繼續往下說。2.救董卓遭鄙視劉關張三人結拜兄弟後,剛好碰上兩個有錢的馬販子,一...
《三國演義》里張飛: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理想遠大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出場是與劉備的嘆息聯繫在一起的。通常人們以為張飛是一個粗魯的猛漢,其實不然,張飛一出場就流露出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特徵。他是一個在經濟條件上比較優越的莊園主,如果沒有理想的...
三分鐘讀《三國演義》第一章,桃園結義,黃巾起義,張角出場就死
前面說到序言:漢末宦官曹節當道,後來: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並稱「十常侍」,巨鹿郡有三兄弟準備起義;張角、張寶、張梁,說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調寄《臨江仙》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