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朝篡位殺死結義兄弟的趙匡胤為什麼口碑那麼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上寫了關羽張飛劉備桃園三結義,以致後人紛紛效仿。

小說里趙匡胤柴榮鄭恩也曾經焚香三叩首,做了結義兄弟。

不過趙匡胤不是老大,而是老二,至於老大,乃是柴榮。

柴榮,趙匡胤,鄭恩,民間野史稱其為後桃園,前桃園即劉關張。


當然後來不止這幾個,還有老四張鐸張光遠,老五羅瑰羅彥威,老六,趙匡義,老七史魁史彥升,老八石弘石守信,老九史衡史彥超 。

那時還是天下大亂,大哥柴榮跟隨姑父郭威打天下,因為是郭威的義子,郭威死了之後,柴榮便當了皇帝。

當年柴榮未當皇帝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說:「眾兄弟保著大哥我柴榮打天下,有朝一日我若坐了皇帝,這江山咱弟兄們輪流執掌,兄死弟繼」。

說者或許無心,聽者卻是有意。

後來,柴榮真的坐了皇帝,駕崩後沒有傳位給趙匡胤,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幼子柴宗訓,眾將不滿。

公元960年,五代後周殿前都檢點兼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給趙匡胤來了個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

鄭子明、張光遠、羅彥威這些弟兄帶著軍隊打進京城,對大嫂符皇后說:「當年澶州結義之時,大哥有言在先,皇位要兄死弟繼,今大哥既故,為何食言?」符皇后不敢有二話,連忙叫宰相范質到崇元殿集齊文武百官,馬上撰寫禪詔,將皇位禪讓於趙匡胤。

這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趙匡胤登基以後,發誓子子孫孫不能殺柴家的後人。

但是不能留在身邊,一律跟隨幼主小梁王柴宗訓到南寧州,做了稱霸一方的藩主。

張光遠、羅彥威、史彥升、石守信和鄭子明一班弟兄,念著大嫂往日的好處,陪著送行一百多里。

符後說:「兄弟們回去吧,在分手之前,嫂子還有句話說給你們。

我們全家離開了這是非之地,也算趙老二他辦了一件人事!你們兄弟幾個也趕緊辭官遠走高飛吧。

否則,趙匡胤早晚得把你們哥幾個給拿嘍!」大家都覺得嫂子說的是氣話,沒往心裡去。


誰想到沒過多少日子,趙匡胤在武成王廟興建功臣閣,竣工之日,在功臣閣設筵,請眾家弟兄和開國功臣相聚。

酒宴之上說:「眾位兄弟們!這幾天哥哥我是老是睡不好覺。

我擔心,哪天有哪位也看著這個皇位眼饞,跟哥哥我反目為仇!咱們可都是一個頭磕在地下的弟兄,如果誰跟我因為這個玩意成了仇敵,那我倒不如現在就把皇位禪讓與他!你們誰有這個心思?」誰敢哪?膽小的都跪倒謝罪:「萬歲呀!您還信不過我們哥幾個嗎?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對你們,哥哥我當然是放心,沒你們哪有我趙匡胤的今天!但是你們手底下都握著重兵,誰能保證將來底下沒有人來給你們披上龍袍嗎?哥哥我是替你們著想。

你們不如都把兵權交出來,手裡不管那麼多兵,就做個太平王子樂享天年,那有多好啊!」老八石守信最機靈,想起來大嫂的話,就跟趙匡胤說:「萬歲,那您把西南長沙府割給我點地兒,我到那兒去做一鎮的藩王去,您也別讓我管兵,也別叫我管政,我就過我的日子去!」「那好哇,我不單把長沙府給你,把我閨女也嫁給你兒子,咱們結個親家,親上加親哪!」鄭子明一聽,當時就火了!「好你個趙老二,你真應了那句話,『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啊!」仗著酒勁,破口大罵。

趙匡胤不敢跟他翻臉,但鬧得不歡而散。

這就叫「杯酒釋兵權」。


晚上,鄭妻陶三春責怪子明不該如此對皇上不尊,勸他趕緊進宮陪禮。

鄭子明酒醒過來也後悔了,就直奔後宮。

趙匡胤正在桃花宮跟妃子韓素梅尋歡作樂,哥倆一見面,把話說明白就和好了,便坐下來喝酒。

沒想到趙匡胤正在桃花宮跟妃子韓素梅尋歡作樂,哥倆一見面,把話說明白就和好了,便坐下來喝酒。

妃子韓素梅想早點回後宮歇息,就在一旁勸皇上停宴。

因韓素梅以前是河北大名府城裡著名歌妓,鄭子明早就瞧不起她這個娘娘。

趙匡胤登基之後,因為韓妃的身份低微,不能封在三宮,就在後宮另闢地起建了一座桃花宮,封為偏妃。

韓素梅有個弟弟叫韓龍,本來是一個地痞流氓,韓妃受封以後,他也沾光被封了個官兒。

就在前不久,鄭恩在大街上見這小子目空一切,到處欺壓百姓,就把他揍了一頓。

今天,韓龍找姐夫評理來了。

趙匡胤樂了,「三王爺我都不敢惹他,你還敢告他的狀?」韓龍來一句,「在當今大宋朝,難道他三王爺比皇上還大?」就這一句,把皇上給激著了。


今天晚上,韓素梅不叫他們哥倆好好喝酒,鄭恩來了火。

正巧韓龍也來了,鄭恩又借著酒勁大罵韓素梅姐弟。

趙匡胤這下臉色可就不好看了,心裡有點惱三弟,叫手下衛士把鄭恩給捆起來,以免他再撒酒瘋。

趙匡胤也喝多了,回後宮睡覺,想著等天亮以後再把三弟放了,今天煞煞他的鹵莽脾氣。

沒想到,韓龍對鄭恩早懷恨在心,趁著趙匡胤的酒勁在旁邊套他的話,套出個「殺」字,就假傳聖旨,把鄭恩冤殺在桃花宮。


等到次日天亮,趙匡胤明白過來後悔已晚。

趙匡胤怪罪軍師苗訓:「我誤殺鄭子明,你怎麼不提醒我呢?!這樣的軍師,要你何用?削職為民,永不聽用。

」文武群臣明知趙匡胤故弄玄虛,可是,敢怒不敢言,誰也不敢為苗訓求情。

十二令公之一杜國顯令公冒死上殿啟奏:「不該免苗軍師!」這一下子可惹惱了趙匡胤:「怎麼?他不該兔?我連你都免!」杜國顯也丟了官。

這就叫:趙匡胤酒醉怒殺鄭三弟,酒醒貶走苗軍師。

為此,功臣們都寒透了心。

眼看著一班生死弟兄就要散了。

這時,陶三春為夫報仇,殺到宮門。

趙匡胤又悔又怕,躲在宮裡不敢出來。

後經高懷德、張光遠和羅彥威從中周旋,叫二哥趙匡胤把身上的黃袍脫下來,讓三嫂陶三春拿刀砍了三下,算是給三王爺鄭恩報了仇。

有一齣戲叫《斬黃袍》,演的就是這段故事。


據傳,自從趙匡胤貶了軍師苗訓,姓苗的在朝中再也沒有任高官的了。

當然在歷史上趙匡胤做皇帝名聲是做好的,看看布衣皇帝劉邦對韓信彭越等人,看看朱元璋火焚慶功樓殺死自己手下大將,趙匡胤無論如何不能算是一個殘忍的皇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難逃天譴的皇帝,一切皆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第一個:趙匡胤 早在後周郭威的義子周世宗柴榮登基以前,曾經的有過柴榮、趙匡胤、鄭子明三個金蘭結義,結義時曾有誓約:取得江山後共享寶貴,每人三年輪流為帝,兄終弟及。趙匡胤當上皇帝恐怕日後江山旁落,...

宋朝最會演戲的皇帝是他!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很有才華,特別是開國皇帝都會表演,演的讓人信以為真。歷史上開國皇帝演戲最精湛的要數趙匡胤了。在他一生中,他表演了兩場重要的戲,一場戲讓他當了皇帝,一場戲讓他穩定了政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