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孫策的鐵腕鎮壓,孫吳政權或許早被曹操滅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王滿損(中央民大)
東漢末年紛亂的政局,很大程度上是黃巾起義所造就的。
黃巾起義的爆發,除了東漢末年的暴政,和道教史自身的發展也不無關係。
孱弱的東漢政府無法獨自鎮壓如此大規模的起義,只能依靠地方上的望族,讓他們自己組織鄉曲武裝來保護自己。
當黃巾軍被鎮壓下去後,各個地方的武裝力量也得到了充分發展,並原封不動保存了下來。
東漢兩百年的大一統局面也終於在地方割據勢力的林立中走向崩潰。
三國的歷史就是由幾個有實力的割據政權主導,將無序的社會秩序重新拉回有序軌道的過程。
地處江東的孫吳政權就是如此。
他們是如何做到芟夷群雄、立足江東的呢?
孫策集團的淮泗地方屬性
考察一個政權集團,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其地方屬性,以及這種地方屬性的轉移。
隨後關於魏、蜀漢乃至隋唐的建國的文章都會對這一因素進行討論。
孫堅是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附近)人,本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士。
但事實上,這個籍貫並沒有讓孫氏家族獲得當地大族的認可。
原因簡析有二:
首先,孫堅軍隊的主力已不是江東籍士兵。
自從孫堅招募江東子弟兵北去,奉袁術之命爭奪中原二十多年後,江東部卒早已經零落殆盡。
這期間孫堅只能就近補充兵力,這就導致江東兵的比例越來越低。
孫氏部曲的鄉土中心轉移到了中原地區,不再具有江東特色。
其次,孫堅所在的家族本非江東望族,在當地大族間不受重視。
有零散記載稱孫堅的祖父遭遇荒年,只能賣瓜為業。
另孫權稱帝之後,沒有按慣例設祖宗七廟,僅僅為孫堅、孫策設立了祠廟;一方面這可能與孫權稱帝後不「郊祀」一樣,出於對孫吳政權正統性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祖先無可稱述,以此略去不表,遮掩隱情。
孫堅「跡發孤微」(《三國志》陳壽評語),江東的望族們當然不予以接受。
孫策向袁術討回孫堅餘部、準備過江時,手下的將領多是江西人,多出於淮泗地區,不乏很多如張昭、張紘、程普等核心人物。
儘管有的謀士或將領和孫堅一同出自江東,但經過多年的征戰已經融入了淮泗集團,不能再視為江東人物了。
而且孫策出自於「篡漢逆賊」袁術手下,此番對江東用兵,在相對偏僻隔絕的江東士大夫看來,無疑是對東漢法統的蔑視和挑戰。
此時流寓江表的名士許靖再給曹操的信中,描述孫策平定江東的過程說:「正禮(當時的揚州牧劉繇)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覆,景興(會稽太守王朗,也就是後來的「王司徒」)失據。
」(《三國志·蜀書·許靖傳》),直接描述孫策為「術兵」。
其出於對東漢法統的角度,對孫家的排斥抗拒也就不言而喻。
這種局面預示的就是,孫氏家族試圖在江東地區建立一個穩固政權的過程註定很不輕鬆,充滿曲折。
這也是孫吳在江東地區建立統治最早、稱帝卻最晚的原因之一。
孫策與江東大族矛盾的爆發
原本孫策想要靠尊奉東漢的宗室劉繇,來博得江東望族的好感。
可孫策進攻江北的廬江,殺死吳郡大族的陸康宗族近百餘口,讓整個江東感到震恐。
駐在江南丹陽的劉繇也感到震驚,將孫家手下的部曲遣回了江北,設兵防備。
孫策從此才過江作戰,開始了對江東的征服。
《後出師表》言:「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
」劉繇和王朗都並非將才,在用兵作戰上根本不是孫策的對手。
事實上,劉繇和王朗作為外來者,只能作為東漢王朝的象徵,本來就沒有什麼堅固的根基。
孫策消除了代表東漢的武裝抵抗,卻無法獲得當地大族的支持,這種或明或暗的衝突和抵抗,幾乎延續了整個東吳時代。
孫氏誅戮江東英豪,在吳國的史書中並不彰顯。
有的說孫策「斗轉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注引《傅子》)。
經過史家尋繹,找到了在孫策所誅的多個江東大族,如許貢、盛憲、周氏兄弟和王晟等。
除了許貢本是中原人士,來吳郡做太守外,其餘數姓江東本地望族都幾乎不再見於其後的江東政權當中,其家湮沒草莽,良足嗟嘆。
這場整肅,一方面成為了曹操對江東發動戰爭的藉口。
江東士人和中原交流緊密,互通聲氣。
江東的盛憲「有天下大名」,當時的中原大名鼎鼎的名士如孔融,都是其晚輩,以能與盛憲結交為榮,一直寫信給曹操,希望能以漢帝的名義征盛憲入朝;因此他受到孫策深深忌恨,終為所害,除了家人罹難,連門生故吏都湮竄草野。
因此,這些事件都給了曹操以征伐的口實。
另一方面長期困擾東吳的山越問題也與此不無關係。
山越正如名字所顯示,是流竄山間的越人;雖然名之為越,但又不僅僅限于越人。
一方面,北遷的越人經過從西漢到東吳的浸染,已經很大程度上漢化,和漢人沒有什麼區別;另一方面,江東漢人迴避孫策,往往一同流入山林,構成了鄉野武裝,長期進行游擊戰爭。
其中在州郡的大族英豪,本來就有自己的宗族武裝,加上收留流民,和山越溝通消息相互配合,在南方叢林之間阻撓孫吳對土地和勞動力的占有。
許貢門客流落之後,埋伏山林,擊傷孫策致死,不得不說就是孫策殘酷政策的直接後果。
孫權政權與江東大族的結合及其江東化
孫策征服江東之後面對著多重困局。
除了江東大族的長期抵抗外,還有淮泗集團的內部團結問題。
東漢末年政局多變,誰能保證孫家真能長久立足江東呢?其中,道士于吉來到吳會,正逢孫策在郡城門樓上集合賓客將領。
三分之二的諸將賓客都走下城樓,迎接于吉,置孫策於不顧。
結果就是孫策不顧眾人勸阻,怒殺于吉。
這段頗有戲謔性的歷史被《三國演義》演化為了孫策之死的直接原因。
從中就可以看到孫策很大程度上並不被淮泗集團的部下所尊重。
因此北方穩定之後,曹操發布的徵發流寓各地士人的詔令對南來的賓客有很強的震動。
孫策幾乎不放自己手下的北士應召,才得以保持住了淮泗集團沒有瓦解。
孫策臨死之前對孫權說了這段著名的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
這也可視為孫策對孫權提出的的政策轉向要求。
相比之下,孫權更加注重選賢納士。
孫策去世後託命的張昭和周瑜,作為北士,共同營造了尊重賢能、優禮士人的政治環境。
淮泗人士諸如魯肅、諸葛瑾等後來在東吳發揮重要作用的將軍謀士,本不親附孫策,但在新的環境下都進入幕府,成為了孫權的得力幹將。
淮泗人能夠在江東立足,有所依靠,才能保證淮泗集團內部的穩定。
這是孫氏家族進入江東建立政權的政治基礎,隨後出於長遠考慮,吸收江東人士進入政權、乃至最後徹底的江東化是孫吳的必然選擇。
在開始的時候,孫權一方面需要江東士族來補充統治力量,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對這些大族有所防備;江東大族們一方面看到自己的前途只能依靠孫氏,在等待孫氏政權更有分量的政策,另一方面也不肯真正傾心輔佐,不肯相信孫吳政權。
相比之下,會稽的魏、虞諸族要比之前盛、周家族好一些,但仍然在孫權的虛與委蛇中貶徙他鄉。
孫權對江東士族的接納也是有選擇的。
到了中期,吳會望族,比如陸氏、顧氏,命運就比會稽望族命運要好很多。
陸績是吳郡大族陸康之子,出於身家仇恨,還對孫權有著比較抗拒的情緒;但到了陸績之子陸遜,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陸遜不是吳郡望族陸氏嫡傳,在侍奉孫氏政權的道路上更加隱忍。
他從平定山越起家,逐漸發展自己的軍事勢力;直到主持夷陵之戰時,仍然不被淮泗舊貴族所尊重接納。
但他在夷陵之戰的巨大成功,奠定了自己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此荊湘上游諸軍事無不由陸家子弟把持,在軍事上完成了江東化的進程。
隨後孫權稱帝,第二任丞相顧雍上台,標誌著政治上的江東化也幾近完成。
孫吳政權和江東大族完成了和解。
孫吳政權在大族的支持下的以穩固,而江東大族們在孫氏的包庇和縱容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各地盤踞,不可動搖。
儘管出於長遠考慮,孫氏政權不得不走江東化的路子。
但這也導致了孫吳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機會,自甘於地處江南一隅,只能作為一個地方性的政權,成為中原王朝的前聲和映像。
文考文獻
1、田餘慶:《孫吳建國的道路——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2004年版。
2、田餘慶:《暨艷案及相關問題——再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2004年版。
3、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中華書局2011年版。
三國時期東吳的基業到底是誰掙下的?
借用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的一句話開篇:「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江東基業三世而成,那麼誰才是東吳的奠基者呢?我們且從孫堅父子三人分析入手。 孫堅在《三國演義》中...
趣味歷史:其實三國的歷史便是一部士族崛起的紀實(下)
再聊聊孫吳。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孫權老了之後越來越暴虐?蜀漢的口號是復興漢室,曹魏的目標是一統天下。孫吳是什麼呢?孫吳是活著。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可以利用自己漢室的身份空手套白狼。孫權...
若非此人早亡,孫權未必能成三國霸主,分立格局或被徹底改寫
文 | 江隱龍三國時代,孫吳帝國的開國皇帝無疑是孫權,但奠基人卻要數一對號稱「江東雙璧」的人物:孫策與周瑜。孫策是孫權長兄,在其短暫的軍事生涯中橫掃江東,在亂世中奪得了孫氏的第一份基業;周瑜則是...
遙想公瑾當年:除了娶小喬,年輕時周瑜還幹了點啥?(一)
觀史多年,如果要讓悅史君來選,最英雄輩出、盪氣迴腸的一段,還要數東漢末年到西晉建國之間的大三國時期。估計不少悅友跟悅史君一樣,都是從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
孫權晚年為了打壓江東豪族對東吳造成了多大危害?
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氏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229年孫權稱帝建國,280年亡於西晉,共歷四帝,存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