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太宗當爹上癮,為河東戰區,又認比自己大七歲的劉知遠為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63篇

續:《契丹皇帝想殘殺20萬漢卒以絕後患,被他阻止:這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後晉高祖石敬瑭任命開國元勛劉知遠為北京留守(太原行政長官兼衛戍司令)、河東節度使,從此直至後晉覆亡,劉知遠再沒離開過河東戰區。

少帝石重貴即位後,雖然晉封劉知遠為中書令(中書省長官,宰相)、北平王,後來組建專力抗擊契丹的北面行營時,又指派他為都統(總司令),實際卻十分忌憚他。

北面行營的調遣行止,都不由他控制,另任命杜重威為都招討使(招撫征剿總指揮)統領全軍。

後晉契丹決裂時,劉知遠明知不妥,為免石重貴猜防並不上表勸諫。

契丹歷次南下,他只是謹守河東門戶,從不插手東部戰場。

開運元年(公元944年)二月,石重貴明令劉知遠率軍赴河北會師,劉知遠行抵樂平(山西昔陽)即逗留不進,石重貴滿腹牢騷也無如之何。

劉知遠借都統之銜暗中招兵買馬,還將各戰區流落到河東的士兵整編入列。

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八月,他與心腹郭威深文周納,誣殺了吐谷渾酋長白承福等五人,吞沒了大量財富用以贍軍。

河東戰區隱隱然成為國內最為強盛的藩鎮,騎兵步卒總計已達五萬人。

劉知遠眼見杜重威滹水之降,契丹太宗躍馬而入東京汴梁,耶律堯骨詔旨四出,各地節帥紛紛上表投效。

他明白以河東一隅難以與之分庭抗禮,便派遣客將王峻(客將,戰區禮賓官。

王峻後來成為後周開國宰相兼樞密使)攜帶三封奏章趕往汴梁晉謁堯骨。

第一封奏章,劉知遠熱烈祝賀堯骨收降北面行營,順利入京,將辜恩負義的石重貴降封為侯。

頌揚堯骨天縱英武,行湯武革命,順萬民之心!

他在第二封奏章中痛陳苦情。

河東戰區內歷來漢人同各族胡人雜居,治安形勢相當嚴峻;西北又有大量戍卒守衛國境,以防党項、回鶻等異族侵擾,國防任務也馬虎不得。

因此,他不敢擅離職守,親身來京朝賀。

第三封奏章中,他請求堯骨下令,撤走契丹偏師:陛下自恆州南下時,就派遣將軍劉九率軍從土門關(河北鹿泉)殺入河東,目前暫駐太原以南。

城中軍民不明就裡,十分恐懼。

為免民情騷動,下臣不得不關閉城門,封鎖通衢。

劉九一旦退兵,下臣必將竭盡所藏,及時入貢。

堯骨同劉知遠也算是老相識。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堯骨親統大軍出雁門關,助石敬瑭擊破晉安寨五萬後唐軍。

上黨(山西長治)分別時,堯骨手指劉知遠對石敬瑭說:「這位將軍十分操剌(契丹俗語,勇猛),沒有特別變故,你千萬不可遺棄他!」

看罷三封奏章,堯骨深覺劉知遠誠敬恭順,而且自認曾對劉知遠有知遇之恩,不禁欣然忖度河東已是囊中之物。

平心而論,堯骨打仗的本事同他老子阿保機相比,差著好大一截!他首次和後唐作戰時,精銳騎兵駐紮柳林,輜重老弱全置於虎北口,每晚都讓全軍收拾行李、捆緊綁帶,隨時準備開溜;開運年間,小受挫折便全軍北返;陽城一戰,更是駕著駱駝當先奔逃。

假使他留在軍中和後晉硬槓,符彥卿等人再厲害,也無力擊敗契丹八萬鐵騎。

但他自創兩大殺招,認兒子和賜黃袍,對付南朝君臣百發百中!

第一次是對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當時兩大殺招還沒經過實踐檢驗,所以一股腦都使將出來。

既認石敬瑭作義子又賜予冠冕立他為帝。

真靈!不僅每年穩拿三十萬匹綢絹的歲幣,還贏得燕雲十六州膏腴之地。

後來,對趙延壽和杜重威單使了「賜黃袍」,暗示要立他們為中原之主。

趙延壽遂不避矢石,甘當南侵急先鋒;杜重威雙手奉上二十萬漢卒。

堯骨輕鬆致勝,如願拿下後晉天下。

而今對劉知遠,堯骨也要再施殺招。

賜予黃袍暫時行不通了,趙延壽和杜重威都在等著他舉行冊立大典呢!

那就先認個兒子吧!其實劉知遠只比他前一個乾兒子石敬瑭小三歲,比他還要大七歲。

堯骨挑選翰林學士作了一篇花團錦簇的詔書褒獎劉知遠,詔書呈上蓋璽時,堯骨親自提筆在劉知遠的名字之上加了一個斗大的「兒」字,還特地賜給他一支木拐。

王峻傻呵呵地扛著木拐回太原,發現一路上碰到的契丹人,紛紛避讓;更有甚者匍匐在地,等他走遠,才敢起身。

他還不知道,木拐這種法器是契丹君主對臣下最隆重的賞賜。

在朝大臣中,唯有堯骨的叔叔偉王有一支。

(待續)

延伸閱讀:《靖康之難預演:契丹大軍進入東京,晉帝被廢為負義侯,發配黃龍府》

《公主自殺,妃嬪被搶,後晉少帝被趕出皇宮,契丹太宗保證給他飯吃》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太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晉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

劉知遠(895-948年),即後漢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東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後改名為劉暠。幼時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