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圍魏救趙」,曹操死磕東吳,為劉備攻取西川贏得了時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曹操迎奉漢獻帝,並遷都許昌後,逃出來狼窩的漢獻帝從此落入虎穴之中,成為曹操實現個人政治目標的工具。
「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漢獻帝正值血氣方剛之年,身邊仍有一幫漢室老臣,他又豈能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呢!
不久,漢獻帝就以衣帶詔,策劃一場暗殺曹操的政變。
由董承等人牽頭,馬騰、劉備皆參與牽涉其中。
最終事情敗露,行刺未遂。
董承一干人等全部被誅殺,馬騰早回西涼,得以逃脫。
曹操勢大,馬騰在西涼雖不敢貿然來犯,但西涼騎兵日行千里,猶如一隻虎狼之師,時時盯著曹操的後方。
加上曹操赤壁戰敗之後,軍力不再像從前那麼充裕,西涼馬騰這個隱患就越發凸顯出來。
最終,曹操採用荀攸的計謀,以命馬騰討伐東吳的名義,將其騙來許昌,然後誘殺之。
這個時候,東吳大都督周瑜不幸病亡。
西涼馬騰已死,曹操想要趁東吳兵權交接未穩之際,攻取東吳,報赤壁之仇。
劉備想要對西川下手的消息,曹操早有耳聞。
曹操深知一旦劉備占據西川,羽翼豐滿就會難以制約。
擺在曹操面前的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攻打荊州劉備,讓其無暇圖謀西川;一個是趁周瑜新忘之機,攻打東吳孫權;對此曹操也十分猶豫。
這時候,陳群向曹操提議,攻打孫權。
陳群認為,劉備對西川是勢在必得,一定會放棄救援江東。
「權無救則力乏兵衰,江東之地,必為丞相所得。
若得江東,則荊州一鼓可平也」,只要東吳和荊州平定了,拿下西川也是早晚的事。
曹操聽取了陳群的建議,於是率大軍向東吳進發。
面對曹操大軍的來勢洶洶,孫權自然要寫信向劉備求助。
劉備收到孫權的求援信,頓時左右為難。
如果只顧攻取西川,不顧東吳安危,將導致孫劉聯盟的瓦解,而且一旦曹操攻破東吳,唇亡齒寒,荊州也將朝不保夕;如果發兵支援孫權,則必須放棄攻取西川的戰略,則於未來發展不利。
劉備正猶豫不決之時,諸葛亮則是胸有成竹,「也不消動江南之兵,也不必動荊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覷東南。
」,西涼鐵騎是曹操非常忌憚的一支部隊,如今曹操誘殺了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又豈能善罷甘休。
我們只需要慫恿馬超起兵為父報仇,東吳的危機自然解除。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恍然大悟,連忙寫好親筆信,派人快馬加鞭送去西涼。
馬騰被曹操斬殺,收到消息的馬超悲痛欲絕,恨不得活捉曹操「生啖汝肉」。
正好此時又收到了劉備的來信,於是馬超毫不猶豫,率領20萬西涼大軍向關內殺奔而來,「故抗兵相若,則哀者勝矣。
」,馬超大軍連續攻克長安、潼關,一時間洛陽、許昌人心惶惶,曹操無奈只能放棄攻打東吳的計劃,轉而揮師討伐馬超。
諸葛亮一招 「圍魏救趙」之計,不僅輕鬆化解了東吳危機,而且未使得劉備圖取西川的戰略受到影響,為劉備搶先攻取西川贏得了先機。
曹操征戰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在有生之年恢復統一,在打敗袁紹之後,曹操一直把東吳孫權視為統一的最大障礙,猶如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
然而欲速則不達,曹魏伐吳多年,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而且事實上,吳國最終在司馬師建立西晉之後才滅亡,存在的時間比魏國和蜀國都要久遠。
三國時期,諸侯割據地圖也是一幅戰略態勢圖,由此展開了一張諸侯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博弈的關係圖。
當僅存的幾個諸侯,彼此之間實力達到動態平衡的時候,誰能更好的利用彼此之間的博弈關係,誰就能更好的占據主動地位。
孫劉聯盟,說到底只是利益聯盟而已。
曹操對任何一方攻的急,孫劉唇齒相依,則抱得更緊密。
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捨近求遠,正面阻擋孫劉的進攻,背後收復西涼、漢中、益州等其他割據勢力,雙管齊下阻止孫劉擴張勢力,才是上策。
可惜,曹操在打敗馬超收復西涼,並平定漢中之後,再次把矛頭指向了東吳孫權,而不是得隴取蜀,這才讓劉備有了可乘之機,占據西川。
從此局勢再也不是曹魏一家可以掌控,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此為原創作品,禁止任何抄襲或剽竊)
揭秘三國:諸葛亮三氣周瑜背後的歷史真相!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三國演義中周瑜在被諸葛亮「三氣」之後臨終的遺言,既表達了自己對諸葛亮的推崇也表現了兩人不應該同時代的悲涼。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細節都是正史所不存在的,那在歷史中,我們...
盤點曹操一生的5大危機,割須棄袍排第二,老窩差點被占僅排第三
每個登頂人生巔峰的梟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曹操崛起的過程中,面臨過數之不盡的磨難,朝廷中的那群大臣,正事實事可能一件都做不了,但是勾心鬥角拉幫結派那可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真正對曹操造成過致...
在三國歷史上 三大戰役的意義
在三國那段精彩紛呈而又短暫的歷史中,發生過三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戰役,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也叫猇亭之戰。每一場戰役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都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都是用火攻取勝...
孫權的吳國,雖弱,但角色關鍵!
三國:曹操的魏國,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自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聯軍土崩瓦解以後,曹操和劉備都不屑與袁紹這樣子的諸侯同流合污。他們這些諸侯,心裏面就只有自己的那幾塊土地和幾個城池,遠遠沒有想到天下一...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關羽丟荊州後敗走麥城被殺死的原因和諸葛亮有關
關羽大意失荊州以至於兵敗身死根本原因還是諸葛亮的外交策略和兵力部署、派兵譴將的失策造成的。第一:諸葛亮的「東聯孫權,北抗曹操「的策略對於劉氏集團後來的形勢而言是行之無效的低效用的外交策略。還真不...
劉備奪取西川,曹操為何不趁勢出擊,反而坐視劉備變強?
劉備取西川看似簡單,實則很不容易,前後花費了3年才把西川拿下。可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曹操作為劉備的生死對手,為何眼睜睜看著劉備一步步強大起來,卻坐視不管呢?
如果關張不死,龐統健在,三國歷史一定將改寫
東漢末年,大小諸侯先後被滅,劉備占據荊州,並坐擁西川,曹操坐鎮中原,孫權割據江東,魏蜀吳最終形成鼎足之勢,在其後長達數十年的征戰中各有勝負,一時間形成僵持之態。只可惜在進軍益州途中龐統於落鳳坡遇...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欺負了三次周瑜,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麼
《三國演義》里的經典橋段數不勝數,裡面的「諸葛亮三氣周瑜」橋段,可謂經典橋段中的經典。在小說里,羅貫中先生大篇幅地描寫了諸葛亮欺負周瑜的故事,周瑜最後還是被氣死的。歷史上,真的有「諸葛亮三氣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