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年讀超過 300 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焦糖Pan去了霓虹國,不知道哪裡來的想法,我就覺得既然去了就不能浪費了。

不過不能浪費什麼呢?

想來想去沒想到什麼,那就不如直接讀書吧?在霓虹國有著不少好書,由於語言和文化種種關係最終不知道沒有以中文的形式看到,即使看到可能都過了好幾年。

然後就跟焦糖Pan開始合作這個讀書項目。

接著直接看了日亞的暢銷書排行榜,選了最近這段時間在當地較多人買的《僕らが毎日やっている最強の読み方》(中文直翻:《兩位日本讀書狂人教你「最強讀書法」》)。

然後焦糖Pan除了上學之後便開始讀這本書並寫出初稿讀書筆記,最終由我整理成此文。

一,兩位日本讀書狂人

池上彰:1950年生,曾任NHK(日本放送協會,相當於CCTV)社會部記者和新聞主播。

2005年退職後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經常在日本各大電視台的新聞評論節目中擔任解說員,並擁有自己的冠名節目,社會知名度非常高。

其作品多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內容向日本國民普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知識。

年閱讀量達到300本。

圖:年閱讀量 300 本

佐藤優:1960年生,1985年進入日本外交部後任日本駐俄羅斯大使館勤務,1998年起擔任日本國際情報局分析第一課主任分析官,2002年因捲入鈴木宗男眾議員政治醜聞而被起訴拘留,2009年被判處2年6個月監禁,緩刑四年執行而離職。

現為作家,關於外交部的紀實文學曾獲第59屆每日出版文學特別獎。

月平均閱讀量達到300本,多時可達500本。

對的,你並沒有看錯,月平均閱讀量達到 300 本!

二,那麼《最強讀書法》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呢?

池上彰和佐藤優二人分別介紹了他們從報紙、雜誌、網絡和書籍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書籍的閱讀方法。

本書適用人群:繁忙的上班族和學生黨、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執行力的人。

三,5條讀書建議

1. 讀書的大前提是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

如果缺失基礎知識,無論如何輸入信息,無論多么正確的理解文章內容,也無法將書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比如如果缺少歷史和宗教的基礎知識就無法正確理解國際形勢。

2. 閱讀是手段而非目的。

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搞清楚自己想通過讀書來獲得什麼。

閱讀只是達成目標的一個途徑。

3. 讀什麼,怎麼讀固然重要,但「不讀什麼」也不容忽視。

有人覺得「書買都買了,不讀多浪費啊」(尤其是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的人),其實並不是這樣。

花費時間在不值得一讀的書上是對時間的不尊重,而且還可能輸入不正確的概念和信息。

4. 在讀書上不必一開始就「充滿幹勁」。

幹勁滿滿但途中遭遇挫折放棄的例子不在少數,幹勁越高越容易放棄。

每天都讀書是理想化的情況,不過偶爾偷懶一下也沒關係。

讀書講究的是細水長流。

(一個習慣的養成不是通過強迫,而是出於自願)

5. 新聞可以了解時事,但書籍可以理解人生。

四,如何選擇合適自己閱讀的書?

1. 一定要去實體書店

實體書店裡的書由店員進行歸類後整理上架,歸納性強。

讀者在所求領域的書架前大致瀏覽一遍,即可立刻掌握這個領域的研究發展情況。

雖說亞馬遜等線上購書平台也會根據檢索信息推薦相關書籍,但就直觀性而言,還是實體書店更勝一籌。

並且,有時相鄰書架上的書籍也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就算是去書店閒逛,也會在無意間擴充自己的知識領域。

2. 善於詢問書店店員、瀏覽書籍腰封

書店店員對書籍的掌握情況凌駕於一般人,當拿不准買哪本書時,一定要詢問店員,他們會根據銷量、人氣和口碑為你推薦合適的書。

有些書設計了腰封,佐藤先生建議讀者通過瀏覽腰封上的關鍵字來快速獲取書籍信息。

另外,優秀的編輯人員會在腰封的設計和宣傳上耗費心血,因此還通過腰封判斷編輯人員對一本書的用心程度。

3. 找到所求領域的「藍本」書籍

尋找所求領域的「藍本」書籍。

佐藤先生和池上先生一致認為,無論哪個領域,都有奠基該領域發展的「藍本」書籍。

如何找到一個領域的「藍本」書籍?佐藤先生提到說,在通讀某領域的書籍時,有些書的作者為了不讓讀者發現自己的觀點來自「藍本」書籍,會有意無意的避免去提它們。

不過這種做法反而會造成行文的不自然,讀者可以通過這種「不自然感」找到「藍本」書籍。

而池上先生認為,在通讀某領域的四、五本書後,自然而然就能找到「藍本」書籍。

他認為,任何一個領域的「藍本」書籍最多不超過三本,找到它們並且認真研讀,便能獲取這個領域的基礎知識。

五,讀書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1. 首先要注意兩點:

①即使跳讀也不要忽視目錄和結語

瀏覽目錄可以大致了解一本書在講什麼,閱讀結語則可以加深對這本書的印象。

②通過閱讀書的中間部分可以把握整本書的水平

佐藤先生認為,為了暢銷,作者和編輯人員對書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會非常重視,對中間部分則沒那麼上心。

如果發現中間部分邏輯不清或者排版有問題,就沒必要讀這本書了。

2. 佐藤先生的讀書方法:

分別使用「超速讀書法」、「普通速讀法」、和「精讀法」,由此月平均閱讀量達到300本,多時可達500本,其中認真研讀的書平均4-5本

具體操作:

①超速讀書法(一本書5分鐘)

a. 目的:

試讀。

把握書的整體印象,尋找值得認真研讀的書。

如果需要認真研讀,要找到閱讀重點。

b.做法:

1. 瀏覽第一頁的卷首語和目錄,然後開始翻書

2. 不閱讀文字內容,腦海中對標題和關鍵字有個印象即可

3. 對在意的內容做標記、貼標籤

4. 重讀一遍第一頁的卷首語(一般來說卷首語是作者的總結)

②普通速讀法」(一本書30分鐘左右)

a. 目的:

大致掌握並記憶書籍內容,要知道這本書在什麼地方寫了什麼。

注意要捨棄那種想要100%理解整本書內容的「完美主義」

b. 做法:

1. 認真讀卷首語和目錄

2. 翻到結語部分,找到需要仔細研讀的部分

3. 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部分,儘可能一目十行(一頁15秒左右)

4. 給在意的地方做標記

5. 用「超速讀書法」閱讀無需仔細研讀的部分

6. 重要內容要在筆記上做讀書報告

③精讀法(根據書的難度花費時間不等,平均1頁1分鐘)

a. 目的:

掌握並強化該領域的基礎知識

b. 做法:

1. 首先閱讀書的中間部分

2. 準備好鉛筆、橡皮和筆記本

3. 一邊用鉛筆做標記一邊閱讀

4. 選中重要的段落

5. 將選中的內容抄寫在筆記本上

6. 結論部分要讀三遍,並將整本書重新研讀

④小貼士:

精讀的關鍵在於同一本書要讀三遍(基礎知識類書籍要讀三遍以上)

第一遍:一邊劃線一邊通讀

第二遍:將重要內容摘寫在筆記本上

第三遍:再次通讀全書

值得精讀的書數量有限。

為了挑選出值得精讀的書,需要練習速讀。

3. 池上先生的讀書方法:

1. 有想要了解的領域時,首先去實體書店找書(讀到好書的訣竅就是儘量多買書,書的性價比非常高)

2. 將相關書籍全部買下,從書架上的第一本書開始閱讀

3. 如果一本書的知識量和內容不如之前已經讀過的,放棄這本書吧。

(但是這本書的卷首語和結語部分仍然要讀)

4. 一個領域的藍本書籍一定要再三研讀

5. 讀書時可以劃線或做標記(一邊動手一邊讀書會加深記憶)

6. 把A4紙夾在書頁里,把在意的內容記在A4紙上(並不一定非要A4紙。

只不過A4紙可以放進文件夾里保管)

7. 讀完一本書後將作者、書名和當天的日期記在手帳上(如果把那天發生的新聞事件、感受等一起記錄下來的話,這張A4紙就會成為一個「記憶觸發器」)

8. 在閱讀下一本書前,要在腦中反覆咀嚼這本書的內容

六,高效率的讀書方法:給書分類

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將書分為「工作和學習性書籍」和「娛樂性書籍」。

或者「目前能夠理解的書」和「難以理解的書」。

「難以理解的書」可能是那種創新性很強的書,也有可能就是在胡扯八道。

對於前者,打磨好自己的基礎知識後再去讀。

對於後者,當然沒必要讀。

如果輸入了錯誤的觀念和知識,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池上先生的分類:可以無所顧忌做標記的「奴隸之書」和值得寶貴珍藏的「公主之書」。

「公主之書」無需多做解釋。

對於「奴隸之書」,池上先生並不「珍惜」。

但凡有所感想就會立刻在書籍空白處寫下來,如果空白部分不夠或者需要好好整理時,可以寫在提前夾進書頁的A4紙上。

佐藤先生的分類:認真研讀的書和速讀即可的書。

藍本書籍需要認真研讀,相關書籍速讀即可。

藍本書籍一般出版時間早,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需要多加研讀。

而關聯書籍在知識量和水平上比不過藍本書籍,不一定有什麼新發現,因此速度即可。

但是無論哪類書,都必須瀏覽前言和結語。

七,如何騰出時間來讀書?

沒時間讀書是一個偽命題。

池上先生認為,只要想讀書,總能找到讀書的時間。

通勤、午休、吃飯點單前、睡前、醒後15分鐘……找不到時間讀書只是懶得讀書的藉口罷了。

佐藤先生認為,越是忙越要確保讀書的時間,他無論多忙,都會保證每天4小時的輸入。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佐藤先生的做法是不上網和不喝酒。

不上網:

空間的轉換會改變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

要有意識的創造出一個遠離網絡的環境,例如書房。

生活中需要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場所,規定自己有些事情只能在那裡做。

不喝酒:

佐藤先生自稱「外交官時期已經喝完了這輩子的酒」。

在過了50歲之後開始思考剩餘的人生要做些什麼。

喝了酒之後就沒法讀書和工作,因此他毫不客氣的指出:「喝酒是在浪費人生」。

這樣做會被很多人指責為沒有人情味、不給面子,但他堅持認為,如果不「離經叛道」、遠離酒桌,就找不出讀書的時間。

如何利用外出時間讀書?

記者出身的池上先生推薦大家利用上下班時間讀書。

如果在國內出差或外出,儘量選擇新幹線(相當於國內的高鐵)而不是飛機。

氣壓越低,大腦的反應能力就越差,因此在飛機上的讀書效果並不好。

如果要出境而不得不坐飛機時,建議在飛機上看部喜歡的電影,或是小睡一會兒補充睡眠。

八,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池上先生推薦用B6尺寸大小的卡片做讀書筆記。

他讀完一本書後,會在卡片上寫上書名、出版社名、作者名、讀書日期、書籍目錄和簡單的內容摘要等等。

除此之外,還會在卡片上記錄當時發生的新聞事件、私事和心情等等,內容不必過多,一行即可。

然後將寫好的卡片放進尺寸合適的盒子裡。

如此一來,這些保存起來的卡片也就成了「記憶觸發器」。

如果因為太忙而無法做讀書筆記時,也不要在讀完一本書後立即去讀另一本書。

而是要花時間在腦中反覆咀嚼這本書的內容,讓自己完全消化掉。

佐藤先生則是用 Evernote 或 Dropbox 等軟體來記錄讀書筆記。

有時他還會將自己在意的書籍文字掃描存入資料庫。

九,最後

好了,說了那麼多不如你直接拿起一本書先翻 5 分鐘讀起來!

來源:雷宗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10點建議!

閱讀是一種門檻相對較低的學習方式,但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習慣的養成卻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閱讀的好處、重要性,沒有講的必要,以下內容主要分享給想讀書,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來的朋友。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

如何閱讀一本難度極大的好書?

人人都在讀書,但並不是人人都會讀書。多數書為了暢銷,往往會將內容難度設計在大眾的理解水平之內。這樣讀者看的高興,出版社賣的也高興。但是這對我們的成長真的有用嗎?事實上,聰明人都知道,讀書不是為...

碎片化閱讀時代,你真的會閱讀嗎?

現代社會,高度連接。我們時刻被干擾,時間被劇烈的碎片化,閱讀也難逃碎片化的趨勢。碎片化閱讀的趨勢下,回想一下至今為止,你讀過多少本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你的生活是否因為書籍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