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宋的江湖世界裡(十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十五章 兄終弟及皇家事,高山流水誰知音(上)

說到歧王的心事,就不得不提宋朝初期這段兄終弟及的皇位之爭。

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不明不白的病逝,其弟趙光義在「燭影斧聲」中登基稱帝,史稱宋太宗。

在奪位之後,如何緩和矛盾,名正言順的坐穩龍椅,是趙光義考慮的首要問題。

太祖皇帝曾經確實動過傳位給三弟趙光義的念頭,但也是靈光一閃而已,而且這個念頭遭到宰相趙普的堅決反對,後趙普因貪贓枉法被罷官。

趙光義即位後不計前嫌,重新啟用趙普,合謀編撰了金匱之盟,為自己的繼位提供有力的「證據」,以安撫朝局。

所謂金匱之盟,傳說中的版本是這樣的:杜太后臨終之際,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

杜太后問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說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與福蔭,太后卻說:「你想錯了,若非周世宗傳位幼子,使得主少國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當吸取教訓,他日帝位先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

」太祖皇帝泣拜接受教訓。

杜太后便讓趙普將遺命寫為誓書,藏於金匱之中。

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太宗皇帝對趙匡胤的兒女和三弟趙廷美特別優待。

畢竟秦王趙廷美在朝中頗有影響力,而趙匡胤的遺孀宋皇后和二皇子趙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馬。

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使得太宗繼位初年蠢蠢欲動的反對派暫時的平靜下來。

金匱之盟給了本應繼承皇位的趙匡胤兒子們一個美好的希望,但實際上「金匱之盟」只是權宜之計,而兄終弟及的弊端,太宗比誰都清楚。

幾年之後,太宗權勢穩固,深感「金匱之盟」是自己百年之後最大的禍患,而且看到趙德昭和趙德芳兩位侄子在政治上越發成熟,擁護他們的的勢力也日益強大,太宗皇帝深感焦慮不安。

為了削弱侄子們在朝中的勢力,太宗皇帝罷黜了一批元老宿將,如向拱、高懷德、馮繼業和張美等,將他們調到京師附近做官,以防和趙德昭等人勾結。

太宗皇帝又把自己的心腹如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等人都陸續調入朝廷擔任要職,慢慢替換太祖朝的大臣。

盧多遜因在太宗皇帝未登基之前,便與太宗皇帝關係密切,成為太宗朝位居趙普之上的第一位大宰相,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燕王趙德昭在太宗朝為武功郡王,朝會時位列宰相之上,太宗皇帝表面上對這位侄子愛護有加,但實際上對這位頗有韜略的侄子存有很大的戒心。

而發生在趙德昭身上的一件事情更加深了太宗皇帝的這種憂慮。

太宗皇帝征遼時,趙德昭跟從,在征幽州、高梁河之戰中,宋軍慘敗,太宗皇帝隻身逃脫,不知所蹤,一時之間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這時便有人商議立趙德昭為帝。

後來,太宗皇帝生還,此事便作罷了。

班師回京後,太宗皇帝以此次北伐不利,對此次戰事之前平定北漢的功臣也不進行封賞,實際上是對將士們擁立燕王趙德昭為帝心懷不滿。

因不受封賞,將士們不免議論紛紛,趙德昭年輕氣盛,又對這些作戰英勇的將士們頗有感情,便出面為將士們請賞,認為即使與遼作戰失敗了,還是應該賞賜平北漢有功的將領。

太宗聽後很不高興,說道:「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

」此言一出,趙德昭惶恐萬分,低頭垂淚,默然而出。

眾將擁立趙德昭稱帝,成為太宗皇帝心頭無法忍受的刺痛,而太宗的話語也撕裂了兩人表面的和睦。

兩天之後,趙德昭不堪重壓,拔劍自刎。

據史料記載,太宗聽見此事非常驚悔,跑去抱著趙德昭的屍體,假惺惺的大哭著說:「我不過一句氣話,痴兒何必這樣呢?」遂追贈趙德昭為中書令,追封為魏王。

燕王趙德昭死後,從小一起長大的歧王趙德芳更感唇亡齒寒,既心痛兄長的早死,又害怕叔父的再次迫害,因此落下了頭痛的毛病,吃了許多藥都不見好。

燕王趙德昭府上的護衛金面俠客,是個練功奇才,內功深厚,作戰英勇,十八般武藝,沒有一樣不精通的。

他對燕王忠心耿耿,在一次對遼作戰中被破了相,冒死救下燕王趙德昭,趙德昭回去後贈送了他一面金制面具,從此便自稱『金面俠客』。

燕王死後他改投歧王門下,這便是如今歧王府內的金面護衛。

歧王趙德芳一向與燕王趙德昭、秦王趙廷美、楚王趙元佐相交甚好,秦王趙廷美是太祖趙匡胤的四弟,與太祖皇帝相差二十多歲,比趙德昭也大不了幾歲,楚王趙元佐乃是太宗皇帝趙光義的長子。

四人年紀相仿,經常一起讀書習武,因而感情頗為深厚。

前天趙元佐來岐王府喝蘭花竹葉酒,岐王特意吩咐下人不許向楚王透露關於小城的半點消息。

這也難怪,前幾年楚王看上了秦王趙廷美的心上人高玉兒,太宗皇帝護短,便下旨將高玉兒賜給了楚王。

小城如此天上人間絕無僅有的絕代風華,若是被楚王瞧見,他若有了其他想法,自己是萬無能力保全她的。

為安全起見,小城在岐王府的事他從未對任何人提起,也讓那些多嘴的妻妾們嚴守秘密,若是誰敢外漏消息,就被遣回娘家,永不得返,王妃和幾位夫人自是恨得牙根痒痒,但她們知道岐王一向是說話算數的,因而也不敢大肆張揚。

再說小城被困在玉靈軒百無聊賴,只得認真研究棋藝。

歧王每天都來跟小城下一盤棋,每次小城都落得慘敗,使得小城更加心浮氣躁。

這一日,歧王高價得到一架太古遺音琴,長三尺有餘, 額寬半尺有餘,尾寬四寸,黑漆,大流水斷紋。

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歧王派管家趙福贈予小城。

小城用手輕撫了幾下道:「果然是架好琴,據我所知,此琴應為晚唐皇室所有,雖比起冷先生的鳳尾琴,稍遜一籌,不過也算很難得了。

」她似乎想起了什麼,撫摸琴弦,思索良久,面露抑鬱之色。

雖然對這架古琴有種說不清的親切感,卻也曉得無功不受祿的道理,便忍痛割愛道:「請稟告王爺,小城對音律一知半解,無緣消受此琴。

趙福見小城不接受,怕回去不好交差,急道:「小城姑娘太過謙虛了,所謂珍品配佳人,還請您務必收下此琴。

」小城決然道:「說了不收就是不收,你跟歧王說,他若不拿回去,我就把琴砸爛了當柴火燒。

」趙福見小城發怒,只好乖乖的回去據實稟告。

歧王品了一口香茗,笑道:「這丫頭脾氣大的很呢,想她覺得被怠慢了,原該我親自走一趟的,你下去吧。

*作者:洛輕塵,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

金匱之盟:一個母親的私心引發一連串悲劇

文/熊沾沾杜太后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和第二任皇帝趙光義的母親。一朝兩位皇帝都是自己的兒子,這在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趙光義年幼之時,有一次母親杜太后要帶著他們逃避兵災,就把兩個年...

誰是竊國大盜——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開國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當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塗地死了。976年,他剛剛50歲。雖說,官修《宋史》對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種各樣的遮掩和粉飾,但仍通過形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