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民俗 │ 年下社火,當東關蒼龍遇到南關青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過客

洛陽4000年的建城史,一直在毀與建間重複輪迴,位置也幾經變遷,到明洪武六年,明將陸齡在金元兩代原土牆基礎上,督眾重築洛陽城,大致形成了目前老城的格局,並在清代沿襲。

如今,在復建的安喜門外,有陸齡戎裝塑像,聊寄洛陽人民的緬懷。

其時,洛陽城開有4門:東為建春門,西為麗景門,南為長夏門,北為安喜門。

建春門號稱洛陽第一門,門外所在稱東關。

城內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為主幹道,又分出七十二巷,當然這是概念數。

久而久之,四條大街由於居住人群的不同、傳統習慣的差異,雖然大致民風民俗一致,也慚慚生出具有鮮明特點的不同風俗。

老城舞龍由來已久,背後所含寓意真實生動,東關龍則象徵著出生於洛陽東邊夾馬營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南關龍則是隋唐時期洛陽一方諸候王世充的化身。

東關大街東頭與洛川街接壤,結合部南側下煤渣坡與下園東街相連,北側到北窯躍進門,以熙春西路、民族路為界,南叫爽明街,北叫夾馬營,均與宋太祖有關。

爽明街,過去曾名「雙龍街」,又名「火燒街」,簡稱「火街」。

街北頭,原有宋太祖廟,廟旁大路邊,立有一碑,書「夾馬營」三字,據傳就是現在的商業學校位置。

夾馬營,前人亦作「甲馬營」,為拱衛首都洛陽的軍事重鎮,常年有軍隊駐紮,故名。

趙弘殷本乃今河北涿縣人,少驍勇善戰,為後唐莊宗喜愛,留洛陽掌管禁軍。

史傳公元927年某日,在洛陽夾馬營旁、趙弘殷家,其妻杜氏生趙匡胤時,異香經久不散,夜半有紅光沖天,遠遠望去,好像火燒一般,人們驚嘆之餘,便把那條街命名為「火燒街」。

之後,其弟趙光義又繼兄為帝,是為宋太宗,故改名雙龍街。

當然,有朋友四毛考證,爽明街與春場街包夾的八孔窯,才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真正出生地。

因八孔窯靠近軍營夾馬營,趙弘殷安家於此,也屬正常。

後來,後唐為後晉取代,趙弘殷因故主亡而去官,一條扁擔兩籮筐挑著兩個兒子和婦人離開軍營,走到洛川街張家門兒附近的一座土橋上休息,此橋遂被稱為「臥龍橋」了。

也許為了紀念一條扁擔挑兩條龍的這段經歷,趙弘殷兩個兒子分別就取名匡胤和匡義。

當然,白馬寺鎮有個扁擔趙村,傳說就更為直白了。

夾馬營東邊,依林校的小路,謂林北巷,不遠處即原洛一高、現洛陽一中一帶,便是明福王朱常洵創建的護國迎恩寺故址。

公元1641年元月,洛陽被李自成攻克。

福王趁天黑化裝逃到此寺,被農民軍抓獲處決。

也因雙龍之故,正月十三到十六耍龍燈,是東關一帶的傳統。

東關龍燈鼎盛於清朝,場面排場,久負盛名。

東關龍起駕時,聲勢浩大,觀者里三層外三層。

伊始,先行起駕儀程,燃放長鞭一掛,由社首引道到火街北端宋太祖廟前祭龍,演繹精彩套路,然後朝城內進發表演。

往後每年出社火,先祭龍是必須的程序。

巧的是其中一年,市政府要求到西工體育場集中表演,由於時間倉促沒祭龍,結果走到西關,碰到南關的龍,負責「放熀」(就是在龍燈前不時燃放火藥和鋸末的混合物,增加氣氛效果)的何森「放熀」時,不小心把白鬍子龍燒了,你說奇也不奇。

龍燈前有大紅宮燈一對,其後是門旗、對旗、帥旗、尖子旗、彩旗等,再後是撓閣。

撓閣之後是捎子棍和火彈子開道,隨後是四十八面大鑼,四面牛皮大排鼓,二十四面巨鐃,十二面大鐃,驚天動地、威風凜凜,最後是火龍。

最精彩的是在老城十字街由數十人搭成人梯,然後傳遞龍頭,層層升高。

此時,龍身盤繞於高梯上,渾身抖動,龍尾在下來回盤旋,龍頭左右搖擺,順人梯步步高升至頂端,口噴煙火,一時金鼓齊鳴,掌聲喝彩聲響徹,蔚為壯觀。

龍燈只到十字街,還真有印象,最後一次看龍燈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近些年隨著禁放,龍燈也只在記憶中出現過。

記憶中的東關龍是火龍,象徵趙匡胤,鬍鬚必須是白的,說明根正苗紅、來歷正。

南關龍是青龍,象徵王世充,充其量勉強算作洛陽王,照例只能掛青鬍子,俗稱蒼鬍子。

二龍相遇,青龍理當禮讓火龍。

如此倒也相安,但雙方耍龍的大抵都是青壯,血氣方剛,往往也為誰讓誰爭執不下,一言不合,拳腳相向也是常有的事。

東關龍燈有一特點,興攔住耍耍。

對,你沒有聽錯,生熟無論,只要你在龍燈必經之地預先放一條凳,然後目視龍燈將到,再燃一掛鞭,那社首自然領會,必定引導龍燈就地舞起,以為致意,眾人皆大歡喜。

有些大戶為烘個熱鬧、圖個吉慶,鞭炮擺放好幾丈,響個沒完。

響聲不停舞龍者亦不得歇,以示尊敬,但舞者畢竟力氣有限,這時社首會上門拱手道吉利以便通過。

在鼓樓東北角的喬家當年做戲衣、米酒,生意紅火,每當隊伍走至喬家門前,社首會提前道吉祥,以免鞭炮聲不絕,這也成為東大街茶餘飯後的傳說。

該古典後被引入酒場兒,也是美談。

送圈兒者聞聽有人說東關龍燈,也會卻之不恭,額外多來是免不了了。

作者:過客;圖片: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陽東關雙龍

東關雙龍是洛陽人喜愛的傳統社火,可謂家喻戶曉。然而東關雙龍每次起駕前,都要先到瀍河回族區夾馬營路86號門前祭拜的習俗,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來,這個習俗還和宋太祖趙匡胤有關呢。如今的瀍河回族區...

瀍河故事之東關雙龍

東關雙龍是洛陽人喜愛的傳統社火,可謂家喻戶曉。然而東關雙龍每次起駕前,都要先到瀍河回族區夾馬營路86號門前祭拜的習俗,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來,這個習俗還和宋太祖趙匡胤有關呢。

沒有長城的國度、北宋的奠基者宋太祖趙匡胤

開國領袖曾經說過,諸葛亮的隆中對裡面犯了一個最致命的戰略錯誤,就是分兩路北伐,倘若一路兵敗如何支援?而趙普就更離譜了,竟然先南後北,況且還是在遼國最昏庸的一個皇帝執政時定下先南後北的國策,這個就...

宋太祖趙匡胤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

洛陽老地名夾馬營,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出生地

夾馬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瀍河橋東,今洛一高附近。據傳為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的誕生地。現在的夾馬營以風味特色小吃——「燒烤」而聞名。夾馬營位於洛陽市瀍河回族區內瀍河橋東邊不遠處。夾馬營得名的原因,一般...

洛陽古井記·洛陽傳說中的帝王井(下)

洛陽傳說中的帝王井(下)洛陽傳說中的帝王井,除了周靈王太子晉的雙泉古井、曹丕的八角井、曹睿的摩陂井外,還有老城的三眼宋井。這三眼宋井分別為夾馬營古井、井胡同古井和馬蹄街古井。據說,它們均與大宋開...

功夫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鐵頭功飛馬撞城門

趙匡胤是公認的功夫最厲害的皇帝。年輕的趙匡胤修煉得還不夠圓融,偶爾還會吹個牛發個彪,惹得其他大院的軍官子弟不高興了。有個人想整一整趙匡胤,特意找了一匹烈馬,還告訴趙匡胤:此馬性如烈火,從來沒有人...

趙匡胤與陝北府谷趙家山

陝北府谷縣,黃甫鎮趙家山村,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紅石山樑。現在這裡僅住有幾戶非趙姓人家,但這裡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故事,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出生在這裡,而歷史的蛛絲馬跡讓人相信,傳說未必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