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謀略角度來看三國演義和羅貫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常潛水於各大三國類貼吧,發現了一個比較讓人費解的現象,就是凡是拿演義說事的都被看作是不懂歷史,反三國演義論和反羅貫中的聲音很強烈,其實這些都是讀書不仔細,不客觀造成的,那麼小兵又是從哪個角度看的呢?

小兵讀大學讀的是軍校,也算是一名軍人了,現在雖因為其他原因而退伍,但是對軍事謀略還是比較痴迷,小兵雖學的是經濟,但是現在商場如戰場,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小兵想從軍事謀略這個角度來看演義和羅貫中。

先簡單說說演義,演義長達70多萬字,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初年近一個世紀的連接不斷的戰爭,作者運用變化無窮的文學筆法,描繪出一連串戰役交戰的經過,具體形象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兵法思想,它不只是史書中記載的簡單的戰爭方式的擴大,而且也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經驗,戰爭知識和滿腹文韜武略。

作者寫戰爭,不是千篇一律地寫雙方對陣,簡單的拼殺,而是在鬥勇中充滿了鬥智,在鬥力中貫穿了鬥法,大大小小 無數次戰鬥千變萬化,各具特色,軍閥間的矛盾交錯,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合為一體,更使得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表現出多樣化。

古代兵法中的示形造造勢、用術、謀攻、廟算、詭道、出奇、用間等思想都很完美真實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小兵讀大學時期選修的一門課就是關於演義中的兵法謀略的,所以我細讀這部小說,就感覺走進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軍事教學的課堂。

演義有120回,在描寫軍閥間的戰爭中,自開始到結束都貫穿著「上兵伐謀」的思想。

而作者在描寫戰爭時,打開了一個很廣闊的場景,把軍事角度的雙方怎麼利用政略、策略、經濟、外交等手段,以及怎麼樣適情、適事、適勢、適機、適時的用兵,巧妙地相結合描寫,成功地寫出了象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同時還塑造了一大批軍事人才。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混戰中,產生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等軍事著作。

同樣在三國時期,也造就了曹操、諸葛亮等軍事天才,曹操著的孟德新書,雖無法考,但曹操是第一個注孫子兵法的,以及諸葛亮著的將苑等兵家要書,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三國演義在詳細地記載了魏、蜀、吳三方縱橫交錯龍爭虎鬥的歷史形式中,也刻畫了軍事家們那神氣壯山河、亂世風雲的英雄風貌,對於我們從軍事角度來學習和研究這段軍事鬥爭歷史,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那麼能寫出這樣的巨著的人,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正象一個不懂點生意經的文學家,難以很現實地寫出社會經濟領域中非常激烈的競爭一樣,羅貫中若是不懂兵法,精於權謀,那麼演義怎麼會有如此之高的軍事價值呢?

我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在研究中國古代戰爭中,漢書藝文志把漢代以前的軍事著作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四大類。

所謂權謀,就是指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象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都屬於兵權謀的範例。

所以演義如果從軍事角度來說,可以說是一本體現兵權謀的藍本,同時演義中也刻畫了一大批謀略人才,如魏國的曹操,郭嘉,荀彧,賈詡,程昱,荀攸,司馬懿,鄧艾。

蜀國的諸葛亮,龐統,法正,姜維。

吳國的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

他們足智多謀,遇機善變,在複雜的激烈的鬥爭中,充分體現了智慧才華。

其實,我認為羅貫中就是一個軍事謀略家,就是一個兵權謀派,作家是藝術人物之母,而藝術人物又必然是作家的精神之子,沒有滿腹韜略的羅貫中,是寫不出演義中那些精彩的戰役的。

關於羅貫中的生平,小兵找到的資料有限,在官方史書里,我還沒找到他的傳,只是在一些比較散碎的史料中找到點。

羅貫中名本,貫中是他的字,號湖海散人,家居山西太原。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約1330-1400),當時外族入侵,人民的生活很悲慘,生產力被大量的破壞,是個黑暗的時代,這和三國時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情況很相似,動亂之年代思英雄 當時三國故事已在民間廣為流傳,老百姓極力推崇這些英雄人物,羅貫中就是通過這些流傳在民間的三國故事,加上史料,寫出了演義。

小兵想在這裡說一下當時的背景,元末各種社會矛盾比較複雜很尖銳,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羅貫中後來被直接捲入了這場戰爭中,羅貫中也是個有志圖王者,抱負非凡,在元末起義中,他參加了張士誠的軍隊,在他手下當謀士,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了當時的一些重大的戰爭 。

而在那個年代,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軍事謀略家,也是小兵很佩服的一位 就是劉基(字伯溫),是一個諸葛亮式的人物。

根據明史劉基傳記載,他博通百家,料事入神,論天下大事,義形於色,並精通天文地理之學。

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亮同類型。

劉基起初在家鄉浙江青田散居,有孔明高臥隆中之風,後經過朱元璋多次邀請,他才出山,他參加指揮了當時有名的鄱陽湖大戰,轟動一時,這次戰役類世赤壁之戰。

朱元璋稱他為吾之子房,當時有一本兵書叫《百戰奇略》就是後人借劉基之名所作,可見他的聲譽之高。

羅貫中在起義軍中,雖沒有象劉基那樣厲害,但現實中發生的這些重大事件和劉基這樣的人物,不單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有重大的影響,而且也鍛鍊了自己的軍事素養,在演義中的三大戰役等,這些有數十萬人參加的大戰,描寫得有聲有色,而像過關斬將、襄陽之戰、街亭之戰等規模較小的戰鬥,也是寫的非常精彩,陸戰、水戰、山地戰、平原戰,伏擊、劫寨、火攻,水淹等等各有特色,可以說是他藝術天才的表現,也是他兵權思想的體現!

同是作者還將歷史上的合縱連橫,遠交近攻,進退攻守等方面的經驗寫進了演義里,這就更能讓大家通過藝術手法,很全面的了解軍事鬥爭原則。

也正是如此,演義問世後的明、清時代的起義軍領袖等人都把此書當做教科書,而清朝的創建者,努爾哈赤、皇太極兩父子,更是把三國演義捧為行軍打仗之必需。

演義基本是取材於陳壽的三國志,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如過把三國志和演義兩部書的輪廓相比較,就可以看出後者決不是一個簡單的通俗演述,陳壽寫的三國志是從事實出發,比較真實地記錄了三國時代的歷史面貌,羅貫中則根據三國志中的歷史事件 吸收了大量民間的故事,進行了巧妙的藝術誇張和綜合加工。

這裡,小兵不得不說演義是一部虛構成分較重的文學作品,書中也有許多封建迷信和許多不好的東西,同是羅貫中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和自己的主觀個人情感,這些都是我們不能否認的,但是客觀的來看,演義中的戰略戰術,進攻防禦,奇正虛實等,還是比較符合軍事科學原則和戰爭規律的,許多虛構的事情,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不僅在同時代可以找到真實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後也能找出十分相似的戰例。

可見,這些虛構源於戰爭又高於戰爭,藝術不就是如此嗎。

小兵說了一大堆東西,無非就是回應如今的壓演義論,小兵只是從自己比較拿手的感興趣的軍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中也參考不少資料和向我在讀軍校時的導師請教過,可能有些問題看得不透徹,有些東西還不完善,希望大家能夠指點,小兵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以我個人角度來看演義和羅貫中,從中領悟到一些東西,相信對我對大家現實的生活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有不足還請大家多多批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名著知識我知道(一)——《三國演義》

我們都知道,對於小學升學必備的語文知識點中,名著閱讀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從本周開始就由玥玥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鞏固名著知識吧!談及名著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我國的四大名著,那麼我們就從四大名著中的《...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三國的歷史英雄人物,你最喜歡誰?

三國的英雄故事世代相傳,深入人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飯後茶餘的精神財富。我就是小時候聽爺爺講三國、說水滸長大的。小屁孩時就知道: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三氣周瑜等。為忠義的關公而流淚...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作用?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小說的特點在於故事的虛構與情節的峰迴路轉,羅貫中為使小說增加可信度,讓人有種真實(身臨其境)的感覺,將故事的大背景放在了三國戰亂這一特殊時期。人們對《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