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東漢時期要買個官需要花多少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漢書》中記載了個崔烈買官的故事,很有意思,說崔烈花了500萬錢買了個司徒(三公之一),「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做了這樣一筆大買賣,靈帝很興奮,於是在冊封這天,親臨殿前,以示重視。

但當他看到崔烈春風得意的樣子時,突然覺得這官賣得太便宜了,於是滿懷惋惜地對隨從親信說:「悔不少靳,可至千萬」,說咱這買賣虧了,就是讓他出一千萬,這老小子也得出。

網絡配圖

親信的回答更雷人,「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說他能出五百萬,已經很不錯了,像崔公這樣的名士,本來都不肯輕易買官的,還是我從中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您就知足吧。

事後,崔烈問他兒子外面人什麼反應,他兒子對他說,「論者嫌其銅臭」,外面的人都在議論你這個官有銅臭味,「銅臭」一詞就是打這兒來的。

那些不惜費血本花重金去買官做的人,心裡頭絕對不會去想什麼為政清廉,造福一方的。

網絡配圖

投資就想要有回報,他們為了撈回本錢,只能是變本加厲的去搜刮、盤剝百姓,不擇手段的榨取更多的金錢,之後再去買更大的官做,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社會現實,讓當時的一些忠臣良吏很是失望,所謂「賣官受錢,天下忠篤之士怨望」(《後漢書》)。

網絡配圖

再加上漢靈帝荒淫無道,朝中宦官弄權,朝綱敗壞;朝外上行下效,窮其能事,於是全國形成一片浮糜腐朽之風,在這種情況下,倒霉的只能是老百姓,再加上漢靈帝為政期間,全國又多發地震、水旱蝗災、流行病疫,一時間民不聊生,只得揭竿而起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銅臭來歷:父親買官兒子嫌棄有銅臭味

流民,猶如滾動的地雷,流動到哪裡,哪裡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小農社會的管理之道,是千方百計把農民附著在土地上。百姓一旦成為流民,便脫離了國家管理,很容易成為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力量。小麥青青大...

民俗掌故「銅臭」的由來

如果罵一個人太愛錢,稱之曰「充滿了銅臭氣」!「銅臭」一詞自然成了一個貶義詞。「銅臭」一詞怎麼來的呢?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 根據《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靈帝時,朝政昏暗,宦官擅權,公開賣官鬻爵,...

東漢時期買個官需要花多少錢?

賣官鬻爵在中國古代並不算是什麼新鮮事,可作為一國之君,整天聲色犬馬,吃喝玩樂,將國庫揮霍一空,卻不例行節儉以渡難關,而是另闢蹊徑,把官職當做商品一樣,明碼標價,公開出售,還像買賣東西一樣的討價還...

東漢末年皇帝親自賣官,當個地方官能富十代人

東漢末年,在宦官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地主階級無止境的盤剝壓榨老百姓,並且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簡直到了喪心病狂令人髮指的地步。宦官跟地方官僚、地主惡霸相互勾結,合起伙來搜刮民財,於是出現了一大批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