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臭來歷:父親買官兒子嫌棄有銅臭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流民,猶如滾動的地雷,流動到哪裡,哪裡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小農社會的管理之道,是千方百計把農民附著在土地上。

百姓一旦成為流民,便脫離了國家管理,很容易成為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力量。

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

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


這是東漢晚期流傳的一首歌謠。

大意:小麥還在生長,大麥已經成熟,在田間收割的只有婦孺。

家裡的男人都在西北胡地服兵役。

基層官吏自備車馬,一路向西。

百姓苦不堪言,控訴無門,只能含淚吞聲,私下論議。

歌謠中提到的「胡」,是指居處在西北邊疆的羌人

曠日持久的對羌戰爭,成為東漢王朝始終無法甩掉的沉重包袱,也給黎民百姓帶來無限痛苦。

男子出生入死,奔命邊關;婦孺勞作田間,還得負擔巨額軍費和多如牛毛的雜稅。

戰爭之外,東漢後期的土地兼并問題愈演愈烈,加上連年災荒瘟疫,百姓困苦不堪。

很多人為了活命,不得不扶老攜幼,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乞食,成為流民。

瘟疫橫行,朝廷腐敗,社會動亂,張角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贏取百姓的信任。

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在絕望之際,對張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奉他為活神仙,趨之若鶩。

東漢朝廷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漂著黑色紙燼的符水,給東漢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清代蘇州年畫《天師作法圖》

就在「大賢良師」張角為百姓念咒治病的時候,漢靈帝劉宏也沒閒著。

這一天,他草草結束了早朝,早早回到後宮,玩起了驢車遊戲。

劉宏十二歲登基,如今已有十個年頭。

這位在朝堂政務方面缺少悟性的年輕皇帝,在生活娛樂方面倒是頗有創意

漢代人通常用馬拉車,靈帝則酷愛驢車。

上行下效,一時間驢價飛漲,洛陽驢貴。

他在駕馭國家方面沒什麼本事,但是駕馭驢車卻是得心應手。

小小驢車在他的操控下,時而疾馳如風,時而周旋如規,宮女們的嬌嗔和宦官們的諛贊,讓他得意不已,把天下、國家、臣民全都拋在了腦後。

靈帝用驢駕車,親自操轡執鞭

靈帝最不該拋在腦後的,是司徒楊賜的奏章

楊賜,字伯獻,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東)人。

弘農楊氏是東漢後期最負盛名的顯宦世家。

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都擔任過帝國的三公,祖孫三代都以正直敢諫著稱。

楊賜(?—185年)

太平道勢力的迅猛發展並非秘密,但是地方州郡官員玩忽職守,掩耳盜鈴,他們生怕因為多事而丟掉官職,因此不願意向朝廷正式報告

楊賜已經預見到太平道對帝國秩序的潛在威脅,在這封急奏中,他提醒朝廷重視太平道的危險之處,也提出了解決方案:「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

楊賜的判斷相當精準。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沒有龐大的流民群體,張角和他的太平道就成不了氣候

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稱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上上之策:先解散流民,再處置張角等太平道領袖

遺憾的是,這封奏章進入靈帝視野,已經是帝國受到重創之後的事情了。

東漢政府的官軍雖然數量不到十萬人,但是都屬於精銳部隊,訓練有素,皇甫嵩、朱儁、盧植等又都是久歷沙場的名將,再加上地方豪強大族的支持,戰鬥力並不弱。

張角的黃巾徒眾數量龐大,動輒數十萬人,但是裡面有很多老人、兒童、婦女,戰鬥力並不強。

而且由於倉促起事,沒能完成集結部署,勢力分

散,容易被各個擊破。

隨著戰事的發展,官軍逐漸占據了上風。

黃巾大起義及其引發的暴動騷亂不但導致社會秩序動盪,也給東漢帝國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地方府庫空虛,中央同樣如此。

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漢靈帝忍痛割愛,把積攢多年的私房錢和馬匹都捐了出來

可是,戰事剛剛停息,他就迫不及待地讓宦官們四處搜刮

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漢靈帝大肆賣官鬻爵

最初只是賣一些無關緊要的低級官職,後來乾脆把三公九卿這樣的高級官位也擺上了櫃檯,明碼標價

相當於今天總理級別的三公,標價一千萬;相當於部長的九卿,標價五百萬。

讀書人想要進入官場,地方官想要升遷,也得上繳一大筆錢。

古代的志節之士,視金錢如糞土,瞧不起那些有「銅臭味」的財奴。

「銅臭」這個詞,就出現在漢靈帝賣官鬻爵的時代

買官事後崔烈問他兒子外面人什麼反應

崔烈是當時的北方名士,學問沒得說,口碑也很好。

他花了五百萬,當上了司徒。

司徒是三公之一,是漢代最高級別的官職。

崔司徒自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有一天,他向兒子崔鈞打聽人們的評價,崔公子說:「過去人們對您評價很高,都說您要是不當三公就可惜了;現在您當上了司徒,人們卻很失望。

」崔司徒追問原由,崔鈞只得直言:「大家厭惡您身上的銅臭味。

崔司徒既羞且怒,操起手杖打跑了兒子。

銅臭味道不得世人好評,大漢天子卻樂此不疲。

在任命崔烈為司徒的朝會儀式上,漢靈帝頗為可惜地對身旁的侍從說:「實在是太不合算了,這個官位應該值一千萬啊!」

靈帝的可惜是有例可循的:亂世梟雄曹操的父親曹嵩,正是花了一千萬,才買來一個太尉的職務

崔烈後來為國捐軀,沒有辜負名士的名聲。

名士報效國家,尚需花錢買路,那些庸碌貪腐之徒就更不用說了。

賣官鬻爵的錢財源源不斷輸入西園,靈帝在西園修了一座「萬金堂」,頗有「招財進寶」的意味。

中國向來有「王者藏於天下」的古訓,大漢天子卻忙著充實自己的「小金庫」,他已經利令智昏,拋棄了天下。

漢靈帝堂而皇之賣官

通過賣官的方式來籌集軍費,解決國家財政困難,這樣的事例並非始於漢靈帝。

西漢武帝時,連年征伐四夷,國庫空虛,也被迫採取了「入谷射官」的手段,也屬於賣官的性質。

所不同的是,武帝賣的是閒職散職等不重要的官職,靈帝則無限擴大化,負責管理國家職能的職位也可以賣,君臣之間成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我們不贊成把賣官鬻爵全部歸結於漢靈帝個人的貪婪。

從史書記載來看,漢靈帝大規模賣官鬻爵出現在黃巾起義之後,顯然,黃巾起義加重了東漢帝國的財政負擔,靈帝賣官鬻爵既有個人貪婪的原因,也有制度性的原因。

只是,靠錢買來職位的官員,一心只會想著把買官花出去的錢從百姓身上撈回來,怎麼能成為百姓的父母官?這樣的皇帝,又怎麼能約束他的官員們呢?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鵬說《通鑑》之26:東漢滅亡前的最後機會

漢靈帝末期,黃巾民變的跡象已經相當明顯,民變的領導團體——太平道的行動逐步公開化。可東漢王朝的各級官府、大小官吏,仿佛都被蒙上眼睛,一個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對不起,沒看見,沒看見,就是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