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 | 銅臭的由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罵某些財迷,說他充滿了銅臭味,「銅臭」一詞,自然是一個貶義詞。

那麼,「銅臭」一詞怎麼來的?下面我們給大家講講。

《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在位時,上至公、卿,下至郎、吏,都訂有明價。

當時有個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銅錢買了個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官職。

由於司徒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輔助皇帝的最高長官,所以,人們雖對崔烈的醜行議論紛紛,但當著他的面誰也不敢談及此事。

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意思是說,人們對我當上三公有何議論。

崔鈞據實相告:「論者嫌其銅臭。

」崔烈一聽大怒,拿起手杖就向兒子打去。

而銅臭一詞即源於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官員「差評」太多會丟官

古代沒有電視台、報刊之類的公共傳媒,也沒有可以讓民眾自由交流的網際網路。所以,群眾的意見反饋不僅量少,速度也慢。特別是對於許多高官大吏而言,這些又慢又少的信息,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時局的判斷和自身...

揭秘漢靈帝劉宏:中國史上賣官最瘋狂的皇帝

官職者,國家之名器也。歷史上的那些腐敗王朝,大都存在買官賣官的現象。但即便是很腐敗的朝廷,在賣官時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操作之。然而,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卻將賣官行為推向了極致:不僅堂而皇之地專門...

民俗掌故「銅臭」的由來

如果罵一個人太愛錢,稱之曰「充滿了銅臭氣」!「銅臭」一詞自然成了一個貶義詞。「銅臭」一詞怎麼來的呢?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 根據《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靈帝時,朝政昏暗,宦官擅權,公開賣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