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毛澤東和自卑的蔣介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個禮拜,我應北大博士生聯誼會的邀請做了一次講座,講的是新中國的革命外交。

那天有同學問我,從我講述的內容中,如何能夠總結出一些有利於個人成長的東西來?今天應國關之邀來做講座,聽說聽眾大都是本科生,因此我想是不是換個題目,講講跟個人成長有關的東西?因此我就想到了這個人物研究的題目,希望能對滿足同學們的願望,對個人的成長有所借鑑和啟迪。

當然,我講人物研究,並不是要在這裡得出什麼結論性的意見來。

其實我們研究歷史的人講歷史,目的不過是希望大家通過歷史演進的過程,看到歷史本身的複雜性,了解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從而得出一些有助於我們了解、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經驗或教訓。

我看今天在座的未必都是本科生,也有不少研究生、博士生吧?今天講的「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比較研究」,想來是大家都熟悉的兩個人物,同學們都對他們一定都有所了解。

選這個題目講,也有我自己的目的。

這是因為我們過去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說法,有太多褒貶的色彩,這顯然不利於我們全面地去認識他們。

從學者的角度,特別是從歷史研究的角度,我們必須要有一種客觀的態度,需要不帶感情色彩地去研究他們。

我今天講「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比較研究」,也正是出於這樣一種目的。

即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樣一種不帶明顯褒貶的比較研究,更全面地來了解這兩個人。

當然,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不可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這兩個人物,只能是從這二人的出身、教育、成長過程等方面來比較他們各自的特性以及一些共性,從而總結出一些帶有某種邏輯性或規律性的東西來。

為了讓大家更深刻地了解我的這一意圖,我們現在要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是否知道兩岸的人對毛澤東和蔣介石曾經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呢?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毛澤東和蔣介石相繼去世,同學們是否知道,台灣相當多民眾當年對蔣去世和大陸人民1976年對毛去世的悲痛的感覺幾乎一模一樣?他們那裡也曾出現過長街兩旁擠滿了送行和弔唁的民眾。

而由於台灣保留了更多的傳統的東西,我們甚至可以發現有很多人是跪在地上痛哭失聲,他們認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倒塌了。

在當年很多台灣國民黨人的心目中,蔣介石是最權威的領袖,是他們的恩人。

如果我們當年看到這些場景,一定會很奇怪:為什麼「蔣匪」在台灣竟會得到民眾這樣的擁護呢?(笑聲)其實,換一個角度,站在當年台灣國民黨人的角度,他們怕是也很難理解大陸人民當年對毛澤東的那種感情。

因為他們多數人從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大陸這邊是共匪的天下。

(笑聲)

大家不要小看了這種意識形態的教育的影響力。

我1995年隨一個學術會議的團隊到台北,從機場到中研院學術研究中心,剛一下車,就聽到在樓門口迎接的研究生一邊往裡跑一邊高聲喊:「共匪來了!共匪來了!」(笑聲)當時大陸已經實行對外開放很多年了,我們這裡早已沒有人叫他們「蔣匪」了,他們卻還在習慣性地會叫我們是「共匪」。

包括在學術討論會上,台灣不少學者的發言也帶有很明顯的感情色彩。

我們當時感覺很不習慣的就是,我們這邊對毛澤東、周恩來等等領袖人物早就不叫他們的官銜了,而他們提到蔣介石的時候,卻幾乎從不直呼其名,而是每每要尊稱為「蔣先生」或「蔣總統」,甚至要用「先總統蔣公」這種稱呼。

很明顯,大陸和台灣之所以在對待這兩人的態度上有如此大的不同,根本上還是因為有著太深歷史恩怨和意識形態色彩的國共兩黨,對自己的領袖和對對方的領袖,有根本對立的政治和道德的評判。

講到這裡,很多同學可能會問:是不是蔣介石在台灣的建設上起過好的作用呢?這一點自然沒有問題。

但其實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國共兩黨在1949年前後的命運如此不同呢?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前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共產黨人幾乎可以說是朝氣蓬勃,所向披靡,最後幾年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勢摧毀著國民黨。

為什麼建國以後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卻走了很多彎路呢?與此相反,當年在大陸一敗塗地的國民黨,到了台灣以後。

卻漸漸走上了成功發展的道路,實現了土改和政治穩定,經濟也早早就邁入了次發達的行列。

對此,有很多人分析過原因。

有人說是因為蔣介石去台灣時帶去了很多黃金(笑聲),也有人說是因為台灣小好搞。

對這些說法,我們可以提出很多問題:越南、朝鮮也很小,得到蘇聯和中國的援助也不少,為什麼就沒有台灣發展得好呢?

實際上,無論是站在大陸還是站在台灣的角度來評價,都必須承認,毛澤東和蔣介石對中國20世紀的歷史都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只是,如果我們從歷史上來看問題,具體地比較毛澤東與蔣介石的話,我們沒有必要把他們神化或者妖魔化。

因為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就會發覺,他們其實也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他們既不是神,也不是鬼。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與他們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分不開。

但有一點非常清楚,他們固然是政治上的對手,卻有很多很相似的地方。

而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現代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一代領導人,與他們具有這些相似之處不無關聯。

因此,他們之成為國共兩黨的一代領袖,既是時代使然,多半也是他們的共性適合了這個時代的需要的結果。

大家想一想,20世紀有那麼多名人,知識程度、脾氣秉性比他們兩人強的絕不在少數,時勢卻造就了他們兩個人,這是不是純屬偶然呢?中國的20世紀上半期可算得是內亂不己,外侮不斷,群雄爭霸,民不聊生的亂世了,「亂世出強人」,「時勢造英雄」。

那個時代有多少人想過要成為改造中國的第一人啊,但有誰能做得成呢?胡適也曾想當總統,但他學問再大也成不了總統,即使當上了,也起不了作用,因為那個時代需要的是強勢人物,而不是胡適這樣的文人所能夠駕馭的。

為什麼毛澤東、蔣介石這樣的人能成為國共兩大黨的唯一領袖呢?這就涉及我們要講的他們的個人的一些特有的氣質和特點了。

下面我們先討論一下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出身。

看過他們傳記的人都應該知道,蔣介石出身於普通鹽商,祖籍浙江奉化鎮,地位不太高,財富也不是很多,在當時也只是中等收入家庭。

再來看看毛澤東的出身背景,他的家也是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他的父親辛勞了一世,才把家業弄到了富農的程度,在當時的湖南韶山也算得上是中等收入的家庭。

比較全國狀況而言,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出身狀況頗為相似,都屬於當時中國的中間階層。

這樣的出身,後來卻都成為了最高領導人,這之間的地位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出身之外,二人的教育背景也很相似。

簡單地說,他們兩個人即使在當時條件下,也都只是中等文化水平。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就有大批學生出國留學,國內也陸續辦起了一些大學,這些留學生和大學生構成了20世紀上半期的社會菁英的一個群體。

但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沒有上過大學,他們僅僅受過中等教育。

毛澤東是小學畢業後入了師專,畢業以後又去當小學教員。

那個時候的師專,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專,即初高中水平。

蔣介石名義上讀過軍校,其實也只是培訓式的速成學校。

蔣後來的師爺們把蔣說成是日本士官生,結果台灣的李敖一考證,日本士官學校根本就沒有蔣的名字。

蔣當年從保定速成學堂轉去日本後,上的只是一個補習班性質的軍事補習學校,叫振武學校。

畢業後,他再沒有入過軍校,只是在1910年冬天被分到日本的一個炮兵部隊做了一段「弼馬溫」,就是養馬的兵。

蔣介石受的教育顯然也是一種初高中水平。

這兩人的教育狀況對他們後來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響,不過,他們之所以沒有再謀求深造,實際上也是他們兩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所決定的。

我們知道,毛澤東當年曾經是有機會像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他們那樣去國外勤工儉學的。

但是,所有一切都辦得差不多了,毛澤東卻堅持留了下來。

在這方面,蔣介石與毛澤東也有頗多相似之處。

毛澤東和蔣介石的性格、氣質之相似,可以從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中清楚地看出來。

比如,蔣介石從小就有頗具反抗心理,自尊心極強。

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從小「頑劣益甚」,就是非常頑皮、淘氣。

一些老人曾經回憶,說蔣介石小的時候如何不聽母親的話,如何頂撞老師,別人要打他手板的時候,還沒有打上,他就哭開了,邊哭還邊在地上打滾。

(笑聲)過節的時候,孩子排隊等長輩發給糖果,他偏偏不排隊,去加塞兒,(笑聲)孩子們把他擠出去後,他就跑到外面去弄上一身泥,再來加塞兒,(笑聲)大家看他髒兮兮的只好讓他。

這些老人的回憶可能有點兒演義的成分,但太過頑劣不服管教的個性,蔣介石自己也是承認的。

毛澤東小的時候也有很相似的一面。

他同樣反抗心理非常強,自尊心也極強。

他自己講的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他幾乎從來不服父親的管教,甚至敢於當著眾人的面與父親頂撞。

有一次父親氣得要打他,他也氣鼓鼓地跑到門外的池塘邊,威脅父親敢打他,他就敢跳塘。

父親怕他真的跳下去,自然也就不敢打他了。

從上面這些簡單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和蔣介石小時候至少不像我們今天許多孩子那樣「乖」。

不僅不乖,而且極具反抗精神。

他們在後來近乎殘酷的政治鬥爭的風浪中戰勝各自的對手,成為一方的最高領袖,這種獨特的性格氣質顯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說他們二人性格相同,更多的只是指他們的極強的自尊心和反抗的心理。

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性格真的完全一樣。

事實上,就具體的性格表現上,他們二人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的。

蔣介石比較內向,而毛澤東卻是相當外向。

歲數越大,二人的這種差異也就越明顯。

我們平時看紀錄片時其實也能看到這種情況。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蔣介石在片子裡從來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腰板筆直,連風紀扣都扣得一絲不苟,他非常在意自己的軍人氣質和軍人儀態。

蔣的日常生活也是一樣。

據他的侍從官們回憶,蔣一向生活簡單嚴謹,作息時間十分規律,每天5點半到6點之間必定起床,活動筋骨,然後早讀。

他在聽匯報和開會時,除了必要的講演之外,通常很少講話,總是很威嚴地坐在那裡聽匯報和討論。

在這方面,毛澤東與蔣介石完全不同。

毛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不僅談話喜歡嘻笑怒罵,海闊天空,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也隨心所欲,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

毛澤東講過他為什麼不想當國家主席,兩個原因,一是對每每要接見外賓很討嫌,因為他最不喜歡穿那種要紀風紀扣的正式服裝;二是他不願意被幾點幾點必須要幹什麼這種規矩所干擾,因為他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和看書。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毛澤東是那種喜歡穿著睡衣在臥室或書房裡召見政治局領導人,甚至接待客人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笑聲)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談到過一件讓他很屈辱的事情,講的就是毛澤東1958年如何在游泳池邊訓導赫魯雪夫的故事。

毛穿著游泳褲,一會兒下水游一會兒泳,一會兒上來披上浴衣和赫魯雪夫談一會兒話,(笑聲)赫魯雪夫不僅不喜歡游泳,而且不會游泳,他完全是被動地被拖到游泳池邊上來看毛游泳和聽他講話,(笑聲)他自然會感到很不舒服。

但這就是毛澤東的個性,他未必是想要故意羞辱赫魯雪夫。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另外一個例子來證明。

《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時是在陝北保安,那裡的條件相當艱苦。

因為是黃土高原,天旱水缺,人們很難得有洗澡搞衛生的條件。

儘管那是毛澤東第一次接

見外國的記者,毛也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當時兩人坐在院子裡,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毛澤東一邊與斯諾談天說地,一邊很自然地解開褲腰帶,在褲腰裡捉虱子。

一邊捉,一邊把吸滿了血的虱子用指甲擠破,擠得啪啪直響。

(笑聲)這個美國人顯然沒有赫魯雪夫那樣敏感。

他反而把毛的這種不拘小節看成是一種魅力,心想:這個人好瀟洒呀!

(楊奎松講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太行山上》

55年評得軍銜的將帥們,無論是否在文革中收到非難,他們對毛澤東的崇敬自始至終。羅瑞卿大將出獄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天安門廣場瞻仰毛澤東,而且他還說了一句足以流芳千古的話:沒有毛主席,我們什麼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