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三國殺中哪個武將的台詞?它出自哪段歷史典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先從甄姬說起吧,甄姬的台詞是個人最喜歡的三國殺台詞。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e5d3b2727bba60f2ff2dfaf7100e19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e5d3b2727bba60f2ff2dfaf7100e19e_r.jpg">
傾國:「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洛神:「髣髴兮若輕雲之閉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陣亡的台詞也很美:「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甄姬的台詞皆出自曹植的《洛神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
某年去洛陽,看到洛河的時候就在想曹植當初是不是站在這裡寫的洛神賦。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1bb2ce226bd01494b57db6dde0247f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1bb2ce226bd01494b57db6dde0247ff_r.jpg">
(圖片來自網絡)
- 曹丕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0b240a3e16d88a758474d91ba67d0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0b240a3e16d88a758474d91ba67d0aa_r.jpg">
曹丕在技能「放逐」的台詞里說:
「一個人去地老天荒吧」、「流放,已經是最大的仁慈」;
在技能「行殤」中則是:
「我來為你入殮」、「比喪命更痛苦,比死亡更恐怖」。
這幾句在遊戲的設定里應該有那麼一兩句是說給甄姬聽的,因為在《三國志》中,甄姬畢竟是被曹丕賜死的:
「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后、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
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
- 曹植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7c97982052b96095ee63fb4b2a097a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7c97982052b96095ee63fb4b2a097a5_r.jpg">
上文提到寫了《洛神賦》的曹植曹子建,有八斗之才,曹植的三國殺卡牌上寫的也是「八斗之才」
謝靈運說曹子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從能寫出《洛神賦》來也可見一斑,而曹植的技能「酒詩」,則出自曹植的《孟東篇》:
酒詩:
「走馬行酒禮,驅車布魚肉」;
「置酒高殿上,親友從我游」。
陣亡台詞: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齣自曹植的七步詩,大家都知道,同時曹丕的陣亡台詞:
「子建…子建…」
則似乎是代遊戲角色之口替曹丕向曹植道歉一般,至於歷史中的曹植究竟是怎麼想的只有曹丕自己知道。
對了,順帶說說遊戲中曹沖的陣亡台詞:「子桓哥哥」
黃須兒曹彰的陣亡台詞則是:「子桓,你害我!」
遊戲中把這哥幾個的死都跟曹丕聯繫到了一起,但事實上不是。
《三國志》中說曹沖之死: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
及亡,哀甚。
」;
曹彰之死:
「四年,朝京都,疾薨於邸,諡曰威。
」
- 曹操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6c3d3c0c07b0e02ea6f56dbbf5466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6c3d3c0c07b0e02ea6f56dbbf5466b2_r.jpg">
說完兒子們,說說他們的爹——曹操:
作為民間流傳的奸雄形象,唱戲中的白臉,「奸雄」這個技能是符合這個形象的: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上面引自《演義》中殺呂伯奢一段,而《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曰: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
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語》曰:
太祖過伯奢。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曰: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
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事實上有沒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就不大清楚了。
「吾好夢中殺人」根據三國演義 第七十二回 《楊修之死》中的原文:
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
界限突破曹操台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取自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中對白: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而界限突破曹操傳說皮膚的台詞也很好:
奸雄:「奸略逐鹿原,雄才掃狼煙」
護駕:「群臣側立,助我禦敵」
神曹操台詞:
歸心: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節選自曹操的《短歌行》;
陣亡: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節選自曹操的《龜雖壽》。
這兩篇語文課本里都學過,不多說。
- 荀彧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2cd89fccf6b047f61ab5a09852200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2cd89fccf6b047f61ab5a09852200c6_r.jpg">
提到曹操,想起荀彧荀攸叔侄倆,作為曹操的智囊團中很重要的兩位,在曹魏陣營中實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幼就被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原皮膚節命技能台詞:「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事實上是「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咨彧。
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其史詩皮膚的「節命」技能台詞: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出自《楚辭》
「生食漢祿,死為漢臣」則指的是荀彧一心向漢
曹植對荀彧的評價:
「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褻,百寮士庶,唏噓沾纓,機女投杼,農夫輟耕,輪給輒而不轉,馬悲鳴而倚衡。
」
司馬懿曰:
「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
以此證明荀彧私德甚好
- 荀攸: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e0502bc49aecdf649f9a6a0edbd0f8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e0502bc49aecdf649f9a6a0edbd0f89_r.jpg">
奇策:「傾力為國,算無遺策」
出自《三國志》中: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
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
意思就是荀攸有十二條奇策,只有鍾繇知道。
鍾繇撰寫匯集奇策未成,就死去了,所以世人不知道全部的內容。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叔侄兩的陣亡台詞:
荀彧:「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荀攸:「主公,臣下先行告退」
還有荀攸某皮膚的陣亡台詞:
「伐吳路遠,臣,恐不能再隨」
荀攸之死:
「攸從征孫權,道薨。
太祖言則流涕。
」
荀彧之死:
「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諡曰敬候。
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
陳壽玩了一把懸念,荀彧之死與「太祖遂為魏公」有無關係,就留給後世之人猜測吧。
鍾繇說荀攸:
「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謂無以易;以咨公達,輒復過人意。
」
陳壽評價荀攸:
「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曹操評價荀彧、荀攸二人:
「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休」
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達,二人叔侄關係,荀彧為叔。
如何評價鄧艾和鍾會?)
- 鄧艾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6aae31634adfe8464dcfd98bcca04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6aae31634adfe8464dcfd98bcca04e2_r.jpg">
屯田:
「休養生息,備戰待敵」
鑿險:
「屯田日久,當建奇功」
「開闢險路,奇襲敵軍」
覺醒技急襲: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偷渡陰平,奇襲蜀漢」
陣亡:
「吾破蜀克敵,竟葬於奸賊之手」
這些台詞其實就是一段故事,先屯兵積蓄糧草,之後奇襲蜀漢導致蜀漢政權覆滅,創造了一場有名的奇襲戰,之後居功之時被鍾會陷害導致被殺。
貼上三國殺里對鄧艾的簡介:
字士載,義陽棘陽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 鍾會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a0761bb6bea626285eaa1f078faa79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a0761bb6bea626285eaa1f078faa79d_r.jpg">
鍾會其史詩皮膚的台詞:
權計:
「備兵馴馬,以待戰機」
「避其鋒芒,權且忍讓」
自立:
「千載一時,鼎足而立」
「金鱗,豈是池中之物」
排異:
「艾命不尊,死有餘辜」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陣亡
「伯約,我已無力回天」。
上面的「艾命不尊,死有餘辜」,這裡的艾,指的就是鄧艾。
三國殺里對鍾會的簡介,基本可以看明白上面的台詞講的意思:
字士季。
魏名將,太傅鍾繇之子。
公元263年,他與鄧艾帶兵攻打蜀國,最終導致蜀國滅亡。
之後鍾會設計害死鄧艾,聯合姜維準備自立,最終因部下反叛失敗,與姜維一同死於兵變。
- 老諸葛: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50cf81c0787c5a78da9ff2408fee96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50cf81c0787c5a78da9ff2408fee963_r.jpg">
觀星:
「觀今夜天象,知天下大勢」
「知天易,逆天難」
陣亡:
「將星隕落,天命難違」
諸葛亮在字裡行間,念念不忘的是天命,不過天命一說僅僅見於《演義》中,而在正史里,諸葛亮缺的可能不僅僅是天命。
給劉禪寫的《出師表》中,看得出諸葛亮的用心,但是畢竟蜀地經濟情況已經負擔不起連年征戰,況人才凋零,「有心殺敵,無力回天」,若干年後的這一句話似乎也能用在遲暮的諸葛亮身上。
回頭看看《出師表》,相比在學校學語文課的時候是不是能多看出點什麼?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司馬懿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f5b8c114375967f50455da545d1aaa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f5b8c114375967f50455da545d1aaa4_r.jpg">
接下來為什麼要說司馬懿?因為他的台詞則與諸葛亮的形成了最為鮮明的對比:
「天命?哈哈哈哈」
「吾乃天命之子」
而到了界限突破的司馬懿上,這種口氣就更進了一步:
「才通天地,逆天改命」
「天命難違?哈哈哈哈」
尤其這最後一句,仿佛在諷刺五丈原隕落的諸葛丞相一般。
- 神諸葛: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1ab919f7f48d8017755cadd40ea30d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1ab919f7f48d8017755cadd40ea30d0_r.jpg">
七星
「起星辰之力,佑我蜀漢」
「弗望天恩,誓討漢賊」;
狂風
「風~~起~~」
「萬事俱備,只欠業火」
這裡的神諸葛完全就是《演義》中為赤壁借東風的那個巔峰版諸葛亮,魯迅說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事實上說的也就是《演義》中這個無所不能的諸葛亮。
- 神周瑜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de0f7cb00fca51b03394d494637497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de0f7cb00fca51b03394d4946374978_r.jpg">
既然神諸葛借得赤壁東風,那麼下面當然要接上神周瑜的配音:
業火:
「烈火燎原,寸草無生」
「天降業火,爾等灰飛煙滅」;
- 龐統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080faff023539e9144d74e2e4f1ef2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080faff023539e9144d74e2e4f1ef25_r.jpg">
這時候龐統出場獻上了連環計:
連環:
「傷一敵,可連其百」
「鐵索連舟,如履平地」;
- 黃蓋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e3c3c3fe35d5591f758ec8a6d585d4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e3c3c3fe35d5591f758ec8a6d585d48_r.jpg">
黃蓋適時與周瑜共演出一場苦肉計:
「為成大義,死不足惜」
「輕身為國,死亦無怨」
然後詐降於曹老闆: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老夫來助丞相一臂之力」
赤壁之戰的全過程便躍然紙上,這想必是《演義》中孔明和公瑾最風光的時候了吧。
然後曹老闆赤壁大敗而歸,天下三分的雛形就此形成。
當然,正史中的赤壁之戰少了諸葛借東風這一虛構情節,畢竟神諸葛亮只有《演義》中才會出現。
- 周瑜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d806f49f4a5af1fd67bb2a9996fbb4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d806f49f4a5af1fd67bb2a9996fbb4c_r.jpg">
當然,周瑜畢竟是人,不是神。
說起周瑜,就想起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遙想公瑾當年,雄姿英發」。
作為東吳四任都督的首位,公瑾又何止是雄姿英發?
英姿:
「宏圖霸業,盡在掌中」
反間:
「陷敵摧堅,料敵機先」
「破敵制勝,意在攻心」
界限突破周瑜的陣亡台詞: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瑜,何生亮!」
連續兩遍,《演義》中,諸葛的天命在司馬懿,周瑜的天命卻在諸葛亮,終究都是天命。
正史中,英年早逝的周公瑾還不是違抗不過天命。
- 臥龍諸葛亮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c38ef56827ffd9e15b3d7885a60de0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7"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c38ef56827ffd9e15b3d7885a60de04_r.jpg">
作為三國殺中三個諸葛中的一個,神諸葛代表的是赤壁之戰時期的中年階段,老諸葛代表的是諸葛亮老年時期,而臥龍則是三顧茅廬之前那位意氣風發的諸葛亮。
八陣:
「你可識得此陣?」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看破
「雕蟲小技」
「你的計謀被識破了」
對當時的孔明來說,鞠躬盡瘁的一生畢竟才剛剛開始。
說起一將功成萬骨枯,劉封有話說,某皮膚的陣亡配音:「恨不用孟子度之言」,關二爺的死,劉封到底有多大責任?劉備賜死劉封,給大愚弱智的劉禪鋪平道路,是對是錯?
話說劉禪的台詞就沒劉封那麼悲情了:「我爸爸是劉備!」,活脫脫一坑爹官二代嘛!
當然了,覺醒的時候也正經過:「世人皆錯看我,哎!」;「不裝瘋賣傻,豈能安然無恙?」
獲得了父親技能的劉禪也強硬過:「匡扶漢室,誰敢出戰?」;「我蜀漢豈無人乎?」,雖說當時蜀漢確實人才凋零。
但陣亡台詞還是逗了點:「別打臉,我投降還不行嗎?」,漢昭烈帝劉備打拚了大半輩子的江山就這樣被拱手送走了……
想起劉備託孤之時:「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禪不成器,不過對丞相來說還有個徒弟讓他欣慰:姜伯約。
「丞相厚恩,唯萬死不能相報」;「先帝之志,丞相之託,不可忘也」;
「克復中原,指日可待」;「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
聽到陣亡台詞:「我計不成,乃天命也~」,聯想到電視劇里姜維造反被殺時的場景,真是死不瞑目,可悲可嘆。
作為蜀黑,邊鋒對五虎上將實在太不公平了,在軍爭場裡邊,五虎將那可憐的出場率,哎!
拿二爺的台詞來刷刷五虎將的存在感吧:「看爾乃插標賣首」,「關羽在此,爾等受死」;
三國志里最驚艷的一段文字獻給二爺:「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
當然,太傲了也不好:「什麼?此地名叫麥城?」
說完蜀國,說說剩下的吳國將領們。
孫權瀕死狀態下被吳國武將救的時候說:「好舒服啊」,「有汝輔佐,腎好」。
怎麼感覺怪怪的……
黃蓋說:「請鞭笞我吧,公瑾!」,這麼大歲數玩SM,不害臊!
吳國你們都什麼愛好……
大喬說:「你累了」,「請休息吧」,「你來嘛!」,大吳國你們到底在幹嘛!!!!
孫策:「父親在上,公瑾在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
老周泰:「還不夠!」,「我絕不會倒下」,周泰的外號除了殭屍以外,還有個外號叫——金槍不倒!
好了,正經一點。
相對而言,新周泰就霸氣多了:「戰如熊虎,不惜軀命」,「哼,這點小傷,算什麼?」,「百戰之身,奮勇趨前」,「兩肋插刀,願付此軀」。
步練師的台詞比較有味道:
「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和鸞雍雍,萬福攸同。
」
「終其永懷,戀心殷殷。
」「妾心所系,如月之恆。
」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台詞里的字對不對?求指正。
)
魯肅魯大師的某皮膚配音不錯:
「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整齊好禮,樂善好施」;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聯盟祭起,戮力同心」。
原生配音也有不錯的一句:「合縱連橫,方能以弱勝強」,大師高瞻遠矚。
陣亡:「此聯盟已破,吳蜀休矣」,預言家!
說到魯肅,不得不說一下吳國幾位大都督。
周瑜前邊說過了,就不再重複。
呂蒙的話,說說界限突破呂蒙:
勤學:「兵書熟讀,瞭然於胸」;「勤以修身,學以報國」,識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非復吳下阿蒙矣!
克己:「蓄力待時,不爭首功」;「最好的機會,還在等著我」;
攻心:「哼!早知如此」;「洞若觀火,運籌帷幄」。
陳壽評曰:「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也就是說,呂蒙是積極改造,重新做人的榜樣,呂蒙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你在別人眼中是個什麼玩意,也千萬不能自暴自棄……
呂蒙之後,是陸遜,陸連清,當年的陸神將,一把連弩收全場。
「牌不是萬能的,但是沒牌是萬萬不能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輝煌的時代啊,可惜在軍爭場裡沒有信仰是沒有辦法玩陸神將的。
然後取界限突破陸遜來說。
謙遜:「滿招損,謙受益」;「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聯營:「生生不息,源源不絕」;「失之淡然,得之坦然」;
其中很喜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句,金庸的小說《書劍恩仇錄》中有一句:「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應該是出自這裡吧。
對了,太史慈陣亡:「大丈夫,當代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這句我很喜歡。
另外我還很喜歡虞翻這個武將,雖然強度有限,但玩起來還是很有意思滴。
縱玄:「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依易設象,以占吉凶」;
某皮膚:「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凡夫俗子,怎識得卦象玄妙」
直言:「直言勸諫,不懼禍否(讀pi 三聲)」;「志節分明,折而不屈」;
某皮膚:「恕臣耿直,犯言諫政」;「始終於信,何以侍君?」
陣亡:「吾妄稱東方朔在世!」
某皮膚:「哎,主公不能容我啊!」
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為何不如曹操的兒子?
要論「官二代」,曹操和劉備的兒子是標準的「官二代」。劉備的親兒子有三個,大兒子劉禪,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都不怎麼成器。最有名的當屬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後人所俘,葬送了父親...
曹操的兒子個個聰明絕頂,劉備的兒子卻是傻子?網友:劉禪大智慧
看到滿大街的教育機構,朋友圈一大堆的培訓廣告,不得不讓人感嘆,現在的父母是準備讓孩子成為超人。但經歷過社會的成年人們又不得不承認,的確是存在贏在起跑線上面。而我相信父母最擔心的,不是孩子們給自...
三國人物手機被偷以後之狗尾續貂
曹丕:手機被偷了,瞧見旁邊的漢獻帝手機不錯。厲聲質問:「你有這麼好的手機,還不是我們父子倆的功勞,你看著辦!」 漢獻帝下的趕緊要把手機給曹丕,哪知曹丕卻拒絕了,如此三次。曹丕這才收下,並在手機蓋...
盤點三國時的六大統帥人物,魏吳蜀各占兩席
三國時,能稱得上是頂級的統帥人物不多,小編認為,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和姜維這六個人,可以稱得上是頂級的帥才。曹操:一代雄主,頭號的政治家,也是一號的軍事家。在三國前期,基本上是所向無...
張遼何德何能,可位居三國文武全才之首?
三國時期,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文臣武將,而且後人還給予了他們十大文臣之排名,十大武將之座次。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那些要文能文要武能武的全才,一起來看看吧。
看《三國演義》產生的十大錯覺
三國的故事流傳甚久,到了明代,經過民間的不斷推演,人物形象不斷豐富,最終形成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但是因為小說演義和影視劇的影響,三國人物故事反而與史實漸行漸遠,以致大家對三國歷史出現了以下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