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綱複習常見9個問題,你都了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徐綻網校整合了考研政治近代史綱要部分複習時考生常見的9個疑問,大家看一看,同時進行鞏固和梳理。
Q:為什麼我們將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A:在鴉片戰爭以前,中國處於封建社會。
那時候,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小農經濟是其基本生產結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重農抑商,限制商品經濟發展。
政治上,實行高度集權的封建君主****制度。
社會結構上,實行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君權、父權、夫權。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其倫理道德規範是三綱五常,主張仁政、德治等;實行文化****主義。
但鴉片戰爭使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社會階級關係也發生變動,舊有的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發生了變化,並且產生了兩個新的階級,即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
同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國從此出現兩大歷史任務,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Q: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帝國主義侵華有功論?
A:我們通常認為,對於帝國主義侵略這件事我們應該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來評價。
客觀上來說,帝國主義侵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封建制度滅亡的步伐;但從主觀上來說,帝國主義是來侵略的,他們不是來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他們只是想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並且他們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正如馬克思所說,帝國主義侵華即使有一定積極作用,那也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我們還是應該給予批判。
Q: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各階級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A:當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國家打開以後,中國失去了原有的獨立地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於是各階級開始了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期找到一條獨立富強的之路。
這些探索活動主要有:農民階級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地主階級發起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戊戌維新運動以及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
這些運動或者革命最後都失敗了,原因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本質的原因那就是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本身所無法克服的階級局限性。
從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農民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能帶領中國找到出路,只有具備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才能擔當此使命,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Q: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A:主要不同表現在兩個派別選擇的道路和手段,資產階級改良派選擇自上而下的改良的手段,而資產階級革命派選擇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手段。
Q:如何認識和評價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A: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其概括為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
主張:一是用革命手段****清朝統治;二是追求獨立,建立獨立國家。
不足:首先,沒有從正面鮮明地提出反帝的主張,對帝國主義的本質認識不清,害怕帝國主義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認不平等條約來換取帝國主義對自己的支持;其次,沒有明確地把漢族軍閥、官僚、地主作為革命的對象,從而給了這部分人後來從內部和外部破壞革命以可乘之機。
民權主義內容是"創立民國",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主張:一,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國,國民都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選舉產生,議會議員也由公舉產生,制定憲法,人人共守;二,政治革命要與民族革命並行。
不足:忽略了廣大勞動群眾在國家中的地位,難以使人們的民主權利得到保證。
民生主義內容是"平均地權"。
主張:核定全國的地價,現有地價,仍屬原主;革命後的增價,歸國家,為國民共享。
國家還可以按照原定地價收買地主的土地。
不足: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難以發動工農群眾。
Q:為什麼我們將五四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1919年的五四運動,由知識分子成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範圍的革命運動,鬥爭的主力由學生轉向工人,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了上海。
最後,北洋政府宣布罷免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中國政府代表也沒有出席巴黎合約的簽字儀式,五四運動的直接鬥爭目標得到了實現。
這次一年的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同時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也正是在這次運動中,中國的工人階級正式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歷史舞台,開始了領導中國革命的征程,因此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Q:五四運動前後的新文化運動有何不同?
A:在五四運動以前,新文化運動是陳獨秀等人發起,在當時這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也被稱為資產階級激進派的代表人物,他們認為中國國民的性質與行為的墮落是亡國的根源,因此,必須改造國民性。
從性質上來說,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鬥爭。
隨著五四運動的發展,陳獨秀等人的思想開始發生變化,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因此,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文化運動也有了新的發展。
(1)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的精神,但賦予新的含義。
民主不再指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多數人的民主,是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民主;科學,除自然科學外,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
(2)繼承反封建的思想,但有所發展。
從反對封建思想入手,提出必須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鬥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鬥爭方式,從少數人進行的思想批判,逐步發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
因此,總體來說,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
Q:為什麼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A: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具體原因是:外因:帝國主義國家不想中國成為一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
內因:第一,民族資產階級過於軟弱,不能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無法動員人民群眾;不敢進行革命的武裝鬥爭,不掌握軍隊;把實現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統治階級的讓步上。
第二,地主階級和買辦性大資產階級代表試圖建立獨裁政府,自然不會同意民族資產階級所提出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
Q:為什麼中國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A: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主要存在三種政治力量,他們分別提出三種建國方案(1921-1949),即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1927年以後成為官僚資產階級):代表是北洋政府和******統治集團。
想繼續實行地主買辦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治;民族資產階級: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
提出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代表是中國共產黨。
立志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雖然三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了三種建國方案,但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選擇卻只有兩個,要麼繼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要麼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因為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同時,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方案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關於建立人民共和國的方案,逐步獲得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乃至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代表的擁護,成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選擇。
溫馨提醒:暑期備考計劃沒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是無法進行下去的,很多人因為自控能力白白的荒廢了大好的考研備考黃金期,徐綻暑期考研集訓營,如果你願意來,我們會給你一個圓滿的收穫,你相信我,我才能給你想要的! 徐綻考研暑期集訓體驗營,7月16開營,登陸徐綻網校官網可報名。
關注徐綻網校,微信號:xuzhanwx,即可獲得更多考研資訊。
作者:頭條號 / 鼎輝教育
連結:http://toutiao.com/i6306359348943651329/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考研政治之史綱前三章考點總結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 ,後果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半淪為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中 半殖民地...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自鴉片戰爭之後,腐朽的清王朝的統治便開始陷入內憂外患中,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遍了中國的每一寸國土,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與此同時,民間的起義力量此起彼伏,先有太平天國,後有辛亥革命,而後者成功地結...
新民主主義革命三大問題深度解析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的主要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變革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為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確立人民...
郭松民 |《中國1927》告訴你:為什麼一定是中國共產黨!
這幾年來,電視看得越來越少。但是北京衛視的《檔案》欄目算是幾個例外之一吧。《檔案》這些年來的專題片涉及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井岡山鬥爭、長征、抗美援朝等等,也為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例如我所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