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差評」太多會丟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沒有電視台、報刊之類的公共傳媒,也沒有可以讓民眾自由交流的網際網路。

所以,群眾的意見反饋不僅量少,速度也慢。

特別是對於許多高官大吏而言,這些又慢又少的信息,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時局的判斷和自身安危把握的需求。

因此,他們常常主動向身邊人打探消息:「外界有何議論?」

而面對民意的「差評」,古代官員們又有怎樣的反應?

群眾意見是執政依據

民意評官的源頭當是漢魏時代的鄉議選士制度,從最初的選拔官員要聽取群眾評議,逐漸發展到考核官員時也要參考群眾評議。

官員要掌握民意,大體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

自上而下,就是上至中央,下至州郡,都要定期派遣使臣、風憲官員等,分級分區巡行視察,聽取群眾對各級政府吏治官風的評價。

自下而上,就是群眾可以通過向各級官員或風憲官投書獻狀、當面陳述等方式,主動表達他們對本地吏治官風的看法和意見。

用做實事取消「差評」

縱觀各個朝代,官員們對群眾的意見大多非常重視,尤其是對於他們的「差評」。

東漢靈帝時,朝廷賣官鬻爵變得公開化、制度化,一時賣官成風。

冀州人崔烈,歷任郡守,官居九卿,見大家都在買官,也動了心。

他通過層層關係買了一個司徒之職。

東漢時,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皇帝之下、眾卿之上的要職。

一天,崔烈拉住兒子崔鈞問道:「我如今位居三公,外界有何議論?」崔鈞回答說:「他們嫌這個『三公』滿身銅臭!」崔烈聽後,氣得渾身發抖。

從此,崔烈便一心要改變人們對他的看法,在朝堂上頗為盡心。

他覺得洗去銅臭的最好辦法便是為群眾著想,用做實事取消「差評」。

「差評」太多會丟官

不要小看群眾的「差評」,古代官員因為群眾評價太差而丟官的,比比皆是。

漢成帝時,薛宣管轄的高陵縣令楊湛和櫟陽縣令謝游都是極其貪婪狡猾之人,薛宣封「吏民條言」給楊湛,讓他自動辭職;又發公函給謝游,開門見山地說「告櫟陽令:吏民言令治行煩苛」,意思是群眾對你這個櫟陽縣令很不滿意,反映你施政無方,法令繁瑣苛刻。

於是,謝游的烏紗帽也丟了。

縱觀歷史,特別是明代前期,可以說是民意反饋最為活躍的時期。

朱元璋在面向全國人民要求「戶戶有此一本」的《大誥》中明確提出,凡各地「耆宿老人、遍處鄉村市井士君子人等」,都可以對本省各級地方官吏的施政行為與績效進行測評,朝廷根據民眾評議表揚好的、降免差的、懲辦有罪的。

明代前期,許多因違紀犯過等緣故受懲處的官員,全靠民眾好評才能被解除處分。

據《明史·循吏傳》有關記載,許多地區民意評官蔚然成風。

永平府樂亭縣主簿汪鐸和縣府工房書吏張進等,借勞役「設計害民」,索取賄賂,當地父老趙罕辰等44人以《大誥》為據,結團赴京。

汪鐸得知,快馬加鞭,趕了40里路程追上大家,再三求情。

由此可見,地方官吏對民眾負面評價有多害怕。

(據《解放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