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費曼 - 余海峯David | 物理喵phyca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Posts about 費曼written by David Yu. ... Tag: 費曼. 論科學普及:愛的理論 ... 如果介紹科學家就會造成盲崇權威,那豈非整個歷史本身都不該提了?難道歷史學是造成 ...
Skiptocontent
高錕教授是我非常敬重的科學家和教育家。
他2004年證實患上阿茲海默症,忘記了幾乎所有人和事,包括他那改變世界、超越諾貝爾獎級別的光纖發明。
他忘了自己是個學者、是許多人尊敬的老師、是許多人愛的親人和朋友。
領諾貝爾獎時他不懂如何是好,瑞典國王親自走到他面前遞上獎座。
高錕唯一記得,那執子之手五十九載的髮妻黃美芸。
她愛他,他也愛她,直到生命的終點。
我見過有人說,科學普及只應介紹科學理論,不應該介紹科學家,原因是(一)這會造成盲目崇拜權威;和(二)介紹科學家生平是剽竊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
科學普及會否造成盲目崇拜權威?如果介紹科學家就會造成盲崇權威,那豈非整個歷史本身都不該提了?難道歷史學是造成盲崇權威的禍首嗎?這當然荒謬。
造成盲崇權威的,從來並非科普內容,而在於說書人的態度。
至於介紹科學家生平是剽竊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嗎?歷史學的慣例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高錕不會說介紹光纖是剽竊他的研究成果。
費曼也是諾貝爾獎得主,然而他的一生傳奇無比,我相信絕大部份包括科學家在內的人熟悉費曼生平比他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更加多。
我們沒有盲目崇拜費曼,因為他以身作則,教導我們(雖然我相信費曼不會認同他在教導我們)如何謙虛看待大自然、人和事物。
說書的人欣賞他這一點,以謙遜的態度分享給大眾。
談何盲崇權威?介紹牛頓、介紹伽利略、介紹愛因斯坦、介紹費曼、介紹高錕、介紹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並非因為他們是科學權威。
介紹他們生平,是因為我們欣賞他們所做的某些事情,同時亦以他們所做的某些事情為鑒,才能謀求進步。
費曼曾經說過:「物理非最重要,愛才是。
」科學家希望理解世界,而世界最難理解的不是物理定律,是人心。
透過科學普及,也許更加多的人會思考和研究這個問題;也許有朝一日我們能夠以科學解釋費曼這個斷言。
數年前,病重的高錕被問及是否很愛太太?他說:「是,她很好的。
」我相信,高錕就是這個愛的理論最深刻的證據。
我很想知道有沒有人會像我一樣,看科學、科普書籍或節目時會感動得流淚。
我相信這是人對熱情的表現,而非我身體有毛病吧?!引導出我這種奇怪熱情的人,是理查.費曼。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我在書店偶然發現天下文化出版的中文版《別鬧了,費曼先生》和《費曼物理學講義》,就隨手拿起翻閱,看完後是如何的激動。
我們可能不會認為一個愛搗蛋的人生與物理學天才會有什麼關係,但費曼的的確確成功地完美結合兩者。
我記得,當年天下文化中文版《費曼物理學講義》只有講解古典力學的Volume1以及量子力學的Volume3第一冊,而講電磁學的Volume2和量子力學Volume3第二及三冊還未完成翻譯。
於是,中文版《費曼物理學講義》就成了我除《全職獵人》漫畫以外追看的「連載」。
我經常到書店查看出版進度,最終急不及待買了全套英文精裝版回家,愛不釋手。
閱讀《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管別人怎麼想》又是別一番趣味。
裡面找不到物理學,卻有著一個科學頑童如何以帶點嬉笑打鬧的角度享受生命,他又是如何看待社會、世界、宇宙和愛。
費曼愛講故事、愛弄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愛表演。
他告訴我們,即使得到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教授,也是人。
他以身作則,教導我們如何生活。
他身患絕症,遺憾的不是未解的物理問題,而是沒辦法看著他的養女長大成人。
我想,我們都有些東西能從事費曼學習。
我想,這可算是我看費曼著作時流淚的合理解釋吧?最後,感謝天下文化贈送新版《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管別人怎麼想》,讓我有藉口放下工作,重新回味這種感動。
由衷希望各位喜愛這兩本書。
我的費曼百歲誕辰紀念文章:《百年華誕紀念:繼續鬧吧,費曼先生》
此文章為立場特約邀稿,原於2018年5月11日刊於立場新聞。
一百年前今天,理查.費曼(RichardFeynman,1918–1988)在美國紐約出生。
他的父親梅爾維爾.費曼(MelvilleFeynman)移民自白俄羅斯猶太家庭;母親露西樂.菲利普(LucillePhillips)則來自波蘭猶太家庭。
費曼五歲時,父母誕下了第二個兒子。
不幸地,這個孩子在四週大時夭折。
費曼的妹妹喬安.費曼(JoanFeynman)在他九歲時出生。
費曼是誰?他是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奬得主、開創量子電動力學、發明費曼圖;他亦傳奇無數,曾偷偷打開放有原子彈機密的夾萬、為脫衣舞廳老闆出庭作證、在皇室面前邊抽煙邊講爛笑話、身為物理系教授跑到生物系與學生一起上課做功課、飛到巴西參加音樂表演等。
費曼從不介意別人目光,他甚至寫自傳細說這些離經叛道的行徑,使他可能成為物理學界裡比愛因斯坦更有名的物理學家。
父親啟蒙費曼踏上科學路費曼與愛因斯坦一樣,很遲才開口說話。
費曼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把對科學的啟蒙與熱情歸於他的父親。
費曼憶述,雖然他父親是個賣制服的商人,但他從父親處學到了如何學習。
有一天,費曼在玩一輛玩具貨車。
他在玩具貨車上放了一個球,然後他發現當他把玩具貨車向前拉時,球會向後滾。
費曼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玩具貨車明明向前跑,但球卻向後滾?他跑去問父親,父親對他說,「其實球並沒有向後滾,你試試水平看著玩具貨車,就會發現這只是錯覺。
」費曼照做,果真發現球其實是向前滾的。
他再問父親,為什麼?父親的答案影響他一生往後看待宇宙萬物的態度:「那是個神秘的現象,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普遍的原理是,運動中的東西會繼續運動,靜止的東西會繼續靜止。
科學家們叫這做慣性,但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有慣性。
這只是一個稱呼。
」費曼的父親教會費曼「知道東西的名字(Know-what)」和「知道東西 (Know-how)」的分別。
費曼的父親雖不是科學家,但他有科學家的態度:誠實地說不知道。
我希望分享另一個關於費曼與父親的故事。
話說城鎮裡的家庭都會在暑假期間一起到郊外度假。
男人們會在週中回城工作,在週末回到度假區陪伴家庭。
一天,費曼與其他小孩一起郊遊,他們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鳥。
其他孩子就比賽誰知道那隻鳥的名字。
他們問費曼,費曼說他不知道。
他們就嘲笑費曼:「難道你爸爸什麼都沒教你嗎?」其實,費曼與父親早就見過同一種鳥。
費曼父親當時對他說:「理查,我可以告訴你這隻鳥在世界上每種語言裡的名字。
可是,到最後除了世界各地的人如何稱呼牠。
關於牠的一切,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你要觀察這隻鳥,試著理解牠在做什麼。
」費曼父親教會他名稱只是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真實的知識毫無關係。
費曼回憶,他父親很喜歡與他一起閱讀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Britannica)。
當他們讀到一個段落,例如恐龍,他父親就會停下來,圖像化地解釋:「暴龍身高二十五尺,頭闊六呎,我們來看看這是什麼意思。
這代表如果有一頭暴龍站在窗外,牠能從這裡的二樓窗外看見我們。
不過牠的頭太大了,穿不過窗戶。
」這影響了費曼日後做物理研究時,往往喜愛從圖像化方式入手把問題簡化。
費曼曾說過,如果我們無法把一個理論簡化至大學一年級的程度,我們就不算真正理解這個理論。
他發明的費曼圖,大大簡化了量子力學的計算方式,就是明證。
費曼圖幫助費曼推導出光與物質的互動——量子電動力學,費曼因而獲頒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厭惡權威的費曼費曼厭惡權威,這點與愛因斯坦相似。
費曼的父親是個制服商人,看盡世上各種制服行業的虛偽。
他曾對費曼說:「教宗衣服下的那個人,也只不過與我們一樣,需要吃飯。
」後來,當費曼知道他要從瑞典國王手上領取諾貝爾獎,他仍十分抗拒穿上西裝。
費曼不喜歡榮譽。
他在學校的時候,被邀請加入了一個叫做「AristaHonorSociety」的精英學生團體。
費曼說他不喜歡這個團體,因為他們開會時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討論「誰有資格加入我們」。
當費曼成為了有名的科學家後,他又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院士。
費曼非常反感每次開會都在討論「誰有資格加入我們」。
最終,費曼忍受不住這些沒有養份的會議,不得不請辭。
此後,費曼再也沒有加入過任何榮譽團體。
費曼母親:不怕炸了整間屋 更怕扼殺了費曼的好奇心費曼的科學家性格可能培養於學生時代。
他曾在家裡建立了一個小實驗室,製作一些電路和做些電學實驗,有時候更會發生一些小意外。
費曼的母親邀請朋友來家裡時,朋友們問她,妳不怕費曼炸了整間屋嗎?她回答說,她更怕扼殺了費曼的好奇心。
費曼喜歡把電器拆開,研究內部結構再重組。
有一次,鎮上一個人找費曼幫忙修理一部收音機。
費曼簡單檢查了一下,就看著收音機沉思,思考解決方法。
那人看了,就問費曼為何還不動手?費曼就說:「我正在修!」最後果真給他想出問題根源,修好了收音機。
那人就周圍幫費曼宣傳:「他用想的就能修好收音機!」與妹妹的約定有一晚半夜時分,費曼把妹妹叫醒,說有東西要給她看。
費曼帶她到外面空地,喬安抬頭看到美麗的極光。
喬安問費曼,這是什麼?費曼說「這叫極光,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極光。
」喬安覺得極光很有趣,便說日後也要成為科學家,研究極光。
他們就約定,費曼可以研究世上任何現象,除了極光要留給她。
最終,喬安真的成為了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一生都在研究她與哥哥約定的極光。
費曼成名後,有一位物理學家想請教費曼對極光成因的想法。
費曼說他是有一點想法的,但是他必須先打一個電話。
費曼當場向學校借用電話,「喬安,我可以說我對極光的想法嗎?」然後回頭向那位物理學家說:「對不起,我跟妹妹有個約定,這世上所有現象我都可以研究,除了極光要留給她,所以我不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精於數學 自創符號……Continuereading百年華誕紀念:繼續鬧吧,費曼先生
我為各位講兩則科學家小故事:有一次,費曼訪問歐洲核子研究機構(CERN)。
工作人員帶費曼去看巨大的粒子對撞機。
費曼問:「這些機器用來做什麼的?」工作人員說:「費曼教授,這些機器是用來驗證你的理論的!」「花了多少錢?」「3千7百萬美元。
」費曼笑說:「你們這麼不相信我的理論嗎?」1919年,當愛因斯坦的學生告訴他,愛丁頓在日全食觀測裡找到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證據,愛因斯坦說:「我就早知道了。
」學生追問:「但萬一結果是不相符呢?」「那麼,我會為上帝感到惋惜。
我的理論是正確的。
」我們會問,科學家不是應該謙虛謹慎的嗎?為什麼費曼和愛因斯坦會說出如此大口氣的說話呢?當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也會對事物有個人喜好。
兩個故事裡,我們看出費曼和愛因斯坦都對自己的理論有相當信心。
然而,他們的信心並不是純粹個人喜好。
他們的信心是基於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他們知道他們提出的理論能夠解釋所有過往實驗和觀測數據;(二)他們的理論能夠對未來更精密的實驗和觀測作出預言。
這兩個理由,可說就是科學精神的精髓。
另外,理論在數學結構上的「美」很多時候亦是科學家對理論產生一定信心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在面對非常龐大和堅實的實驗或觀測結果與理論不相符時,科學家不會堅持理論正確,反而會第一時間拋棄自己的理論。
對科學家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永遠正確。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看見更多大自然的美。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費曼或愛因斯坦是錯誤的,我相信他們不會覺得氣餒,反而會說:「我不明白,但很有趣。
」就像門得列夫說的:「很好,那麼我們繼續工作。
」封面圖片:《漫畫費曼》
費曼最愛的妻子阿琳在醫院對他說:「你管別人怎麼想?」Whatdoyoucarewhatotherpeoplethink?費曼當時因為介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苦惱。
阿琳告訴他,不用介意別人的評價,要忠於自己。
阿琳過世後,費曼寫了兩本自傳(都是他口述然後朋友幫他寫出來)。
第二本的書名,就是這句話。
阿琳患的是肺癆,在當時是不治之症。
雖然父母反對,費曼仍然在醫院與阿琳結婚。
費曼並沒有趕及見阿琳最後一面。
費曼很傷心,但卻沒有哭。
直到幾個月後,費曼看見時裝店櫥窗裡的一條裙,心想阿琳一定會喜歡,終於泣不成聲。
阿琳生前很喜歡與費曼寫信。
阿琳死後一年半,費曼寫了一封最後的信給他的太太。
費曼自己一直收藏著這封信,直到他1988年離世後人們才把它打開。
信中充滿費曼對阿琳的愛。
最後一句,費曼寫道:「請原諒我沒有把信寄出。
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PSPleaseexcusemynotmailingthis—butIdon’tknowyournewaddress.延伸閱讀:費曼給阿琳的最後情信《好奇心和誠實:理查.費曼(RichardP.Feynman)》-余海峯封面圖片:費曼與阿琳,取自 richard-feynman.net
我想向大家分享科學,因為我覺得科學很有趣。
費曼(RichardFeynman,1918–1988)也覺得科學很有趣。
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說,科學拿走了事物之美,令事物變得枯燥。
費曼回答說:我也可以感受到花朵之美。
同時,我看到更多。
我能想像其中細胞之間互動之美。
花朵之美不單止於厘米尺度,也在於更小的尺度、內在結構和過程。
花朵演化顏色以吸引昆蟲傳播花粉這事實本身就很有趣:這代表昆蟲能夠看到顏色。
這帶出另一個問題:昆蟲能審美嗎?它為何審美?一切這些有趣的科學知識只會加深我們對花朵的驚嘆、神祕和敬畏。
這只會加深。
我不明白這何以拿走了事物之美。
以下是費曼這段說話的錄音:https://vimeo.com/55874553Ihaveafriendwho’sanartistandhassometimestakenaviewwhichIdon’tagreewithverywell.He’llholdupaflowerandsay“lookhowbeautifulitis,”andI’llagree.Thenhesays“Iasanartistcansee……Continuereading費曼:科學看見美麗
大後天是理查.費曼(RichardFeynman,11/5/1918–15/2/1988)的98歲誕辰。
他在1964年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的著名演講 TheCharacterofPhysicalLaws 裡,曾經說過:Itisscientificonlytosaywhatismorelikelyandwhatlesslikely,andnottobeprovingallthetimethepossibleandimpossible.費曼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雖然他的專業是抽象的理論物理,但他對科學的本質有深刻的見解。
他說,科學並非去說什麼事情是可能或不可能。
科學,是用理性與邏輯去分析事情的可能性。
因為所有實驗、觀測,都必然有誤差和不確定性。
Wehavefounditofparamountimportancethatin……Continuereading費曼誕辰:談科學精神、機率和不確定性
甚麼是科學?科學是狂野的,科學家需要想像力。
我不肯定這是否與藝術家的想像力相似。
從前,人類想像世界是平坦的一塊陸地,被站在烏龜背上的大象托起;也有些人認為世界是被一個大湯碗蓋著的,外面有天堂也有地獄,如果能夠到達外頭看看的話必定十分有趣。
這些故事真美,美得藝術家們都以它們作創作的題材,一些不朽佳作流傳後世使我們能夠一窺古人浪漫的智慧。
但科學家卻用種種理論破壞了這種美,他們會說世界是由原子構成,重力使星球形成,各種化學作用使生物得以繁衍。
但我會問:「難道這不比古代傳說都美麗嗎?」從前的人幻想我們都住在大象背上,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其實住在一顆巨大石頭上面,這上頭有陸地、有海洋、有熱熱的內核、有各種各樣的生態、地殼會活動形成新的山坡和河谷……這顆石頭有一個很科幻的名字「地球」。
地球由於自身重力作用而形成球體,而且亦因為重力,帶動著上面的人以時速16000公里繞著一個更巨大的火球轉動,同時又有另外幾個行星加上幾千萬顆小行星一同繞著這個大火球轉動。
有些行動緩慢,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萬年才繞一個圈,有些卻有如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小孩一樣到處衝來衝去……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啊!但如果你一直觀察下去,你又會發現這些運動不是雜亂無章的:一種叫做重力的東西,依循平方反比律,使得一個個星球按照不同的距離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向在太空中起舞。
而這個叫做重力的東西不單止由大陽作用於行星之上,同時亦由行星作用於住在上面的一切東西。
正正因為這條無形的安全帶,令我們不會被快速自轉的地球拋出太空,令我們可以進行各種活動。
這種令足球急變下墮的力量,與令人造衛星留在軌道上的力量,竟然是同一樣的東西!這是個多麼的奇妙、多麼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可能有人會說:「科學家把世界描述得太過精確了,扼殺了種種的可能性啊!」但事實上,科學家可能才是對世界的運行方式最不確定的人呢!在這裡我所說的那種「不確定」,並不是一無所知、胡說八道的那種。
只是你要知道,科學定律並不等於大自然本身,科學定律永遠不可能是「正確」的。
科學家永遠都只是在猜,如果世界是如此這般的話會發生甚麼有趣的事情,然後再看看那些有趣的事情有沒有真的發生。
只是其中有一些猜的比較準確,一些猜得沒那麼準確罷了,重要的是永遠沒有人能夠絕對的準確。
費曼(RichardFeynman)曾說過:「我從來都活著,也從來都很無知,那容易得很。
我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能甚麼都知道!」這種「不確定」、對大自然的「無知」就是科學的本質。
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知道一粒電子的位置,我們只能知道它應該在哪裡附近;而更糟的是,其實電子只是一個概念,是一個幫助人類腦袋理解科學概念的東西。
也許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電子,電子這個概念可能只是方便我們解釋自然現象的工具。
科學家觀察世界的方法其實與其他人一樣,用眼看,用心感受,用腦想像。
科學家想像世界的運作方式其實差不多,只不過科學家要遵守的規矩嚴厲多了:它們必須不自相矛盾、能夠作出預測、理論結果又要符合實際觀測……這是多麼嚴苛的條件啊!科學界沒有所謂的權威,只有大自然才是理論的最終挑選者。
科學家不會因為某某是權威而輕易相信他的理論。
一個好的科學家會把所有有線索自己重新追溯一次,如果在所有資料都經過大自然篩選之後,自己得出的結論與權威的一樣,沒有甚麼大不了,只不過表示這個權威應該沒弄錯而已。
而如果結論不一樣的話,也只不過令到權威沒那麼權威罷了。
實際上,對現有理論存疑,是科學家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這種懷疑並不會減輕科學的重要性,更是人類智慧進步的泉源。
因為沒有絕對的確定,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被認為是絕對正確的。
只是在找不到更好的理論之前,姑且暫時使用而已。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由牛頓力學過渡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一例。
這種不確定不會消失,只會慢慢的隨著人類的智識提高而變得愈來愈小;但重要的是它永不會消失,永遠不會。
一旦失去了它,人類進步的動力也就隨之消失,因為我們已經不用再想些甚麼新點子了。
把我今天的話總結一下:科學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與「存疑」的特徵對科學的意義重大;而且它能留給人類大大的想像空間,一個個美麗動人的理論模型於焉誕生。
科學家早已習慣無知,這令他們有動力不斷找尋新的方向。
費曼曾於演講中作出以下的省思: 「因此,科學家早已習慣面對『存疑』和『不確定性』。
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是不確定的。
這種與疑惑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經驗十分重要,我相信其中潛藏著巨大的價值,而且這種經驗超越科學,往外延伸。
我相信,要解開任何從未被解開過的難題,你必須讓通向未知的門半開半掩地,容許『你可能沒全弄對』的可能性。
假如你早已抱有定見,也許就找不到真正的答案。
」–引自費曼於華盛頓大學第二屆約翰.丹茲講座的第一講「這個不科學的年代」也許最經常說出「我不知道」的人,知道的比其他人更多。
科普就是科學普及書籍的簡稱。
科普的主要目的當然是希望普及科學,把科學知識帶給普羅大眾。
我不記得我看的第一本科普是甚麼,但我引導我走向物理的那本,是費曼(RichardFeynman)寫的量子力學講義,那時候的我是個中六學生。
自此,我不斷看關於費曼和物理、科學的書,這就是我現在身處此地做科學的原因。
他是我最尊敬的科學家。
我看的書,有的是純粹討論某一範疇的,多為物理學及天文學、有的是綜合科學的、也有的是科學家的傳記。
我非常喜愛閱讀科普,平日走進書店,第一時間就是走到科普書籍的書架前打書釘。
我是星匯點的委員,經常到處講科學講座、舉辦觀星營,也是主修物理學及天文學的學生。
你會問:「許多科普上寫的東東你都已經知道了,為甚麼還要讀科普?」或許我應該把時間花在課本上,或者抓緊時間去做研究。
現在我自己寫的科普《星海璇璣》也快出版了,而我也在國際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但我未來仍然會讀科普、寫科普。
可以告訴你,我之所以愛上物理,都是因為科普。
科普的作用,當然是把一般人不會接觸到的科學知識,以大眾可以理解的言語表達出來。
最重要的,是把數學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正確表達出來。
讀科普的人,大致可分為三類:沒有科學背景的人、有科學背景但非從事科學事業的人、科學專業的學生或老師。
明顯地,第一類的人,即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他們最需要科普的滋潤。
他們可能不能夠明白某些專有名詞,而在讀完一本科普書後對他們也可能沒有任何幫助。
但我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至少可以令他們感受到科學的價值來自於人類對知識的追求、對大自然的好奇心。
這就正如一首好的歌曲,能夠令聽眾感受到作曲人、填詞人及歌手的感情一樣。
他們可以在日後讀到有關科學的報導時,有能力去分辨真偽,不致被錯誤的資料所誤導。
第二類的人,即有科學背景但非從事科學事業的人。
他們應該能夠了解書中到底在講甚麼,也應該能夠明白這些科學知識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
至於他們能夠實際從書中得到甚麼益處,就要看個人興趣及科普作者的功力了。
一本好的科普能夠帶給這類讀者的,可以是他們在課堂上未曾聽過的實驗、理論,甚至是歷史知識與最前沿的科學發展。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科學的歷史發展。
多數科普在講解科學原理的時候,會依從這門科學的發展歷史。
正確表達科學的發展史,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往往有借鏡的作用。
而且,一本科普書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說故事的時候吧!最後一類的人,其實可能是最需要讀科普的人。
為甚麼?他們不是已經知道了夠多的科學知識了嗎?正如我上面提及的,科普書籍能夠填補在課室中遺漏了的科學史知識。
以我為例,我會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學習到嘗試找出表面看來不相干的事情之間的關係;我會從古希臘的哲學家對宇宙的觀點學習到如何客觀地、理性地看待未知的事物;我也會向費曼、愛因斯坦對科學研究的態度學習:「知道得愈多,就愈知道自己知道的少。
」我在讀科普的時候,有時會突然學到另一種處理同一個問題的方法,就像發現另一條通往山頂的道路一樣,雖然走的路是不同,但目的地依舊。
有些時候,溫故知新,嘗試換一個角度去看同一個理論,得到的可不比熟讀課本為少。
我能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待同一個理論,如果以另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會得到甚麼結果。
有時會是我已經知道的,可是已經忘記了,我就會在腦海中重新建立它。
有時會是新的想法,我就會把它收入自己的知識庫中,待日後有機會時看看能否激起甚麼新點子。
不過,我最希望在科普中讀到的,其實是如何把深奧的理論以一般人的文字表達出來。
我覺得,要說得上是真正了解一門學問,你必須做到這一點。
有一次,費曼的一個同事來問他一個關於量子力學的問題。
費曼說:「我會回去準備一次大學一年級程度的課來解釋這個問題。
」可是,過了幾天費曼去找他說:「我不能這樣做。
我沒法把它簡化成一年級可以理解的程度。
這代表我們其實仍不明白它。
」‘Once,I[DavidGoodstein]saidtohim,“Dick,explaintome,sothatIcanunderstandit,whyspinone-halfparticlesobeyFermi-Diracstatistics.”Sizinguphisaudienceperfectly,Feynmansaid,“I’llprepareafreshmanlectureonit.”Buthecamebackafew……Continuereading好奇心的泉源:我看科普
Follow
Following
余海峯David|物理喵phycat
Join167otherfollowers
Signmeup
AlreadyhaveaWordPress.comaccount?Loginnow.
余海峯David|物理喵phycat
Customize
Follow
Following
Signup
Login
Reportthiscontent
ViewsiteinReader
Managesubscriptions
Collapsethisbar
延伸文章資訊
- 1費曼、惠勒和量子物理學史話 - VITO雜誌
約翰·惠勒驚歎於費曼的對歷史求和方法,能如此優美地從所有量子可能性中,提取出一個確定的 ... 如何用量子場論的方法以數學上一致的方式描述它呢?
- 2費曼:「我有一種毛病,是碰到任何神祕的東西,都想把它解開 ...
笑鬧中的真智慧 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 ...
- 3:費曼的歷史求和,數學上非常困難,只好引入虛時間。粒子的 ...
公式. 歷史求和公式:A~sum(e^I*S[G]/h). ,即求所有歷史路程的積分 · 概述. 雖然用費曼歷史求和法確定宇宙波函式,數學上非常困難,必須運用鞍點近似和維克鏇轉等數學技巧, ...
- 4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 誠品線上
現任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專長為場論與粒子物理,認為量子力學是最奇妙的學問。喜歡柏拉圖、達爾文、愛因斯坦、費曼、魯迅的作品,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電影與棒球比賽 ...
- 5理察·費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理察·菲利普斯·費曼(英語: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理論物理學家,以對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表述、量子電動力學、過冷液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