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 n Measuring perception 如何測量知覺? ... l 知覺歷程(perceptual process)共有七個流程:stimulus è ...
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標籤
知覺心理學
學習
9月11,2013
2013.09.10知覺心理學(一)導論
l Ch1 Introductiontoperception:
l Outline:
n TheperceptualProcess知覺的過程
n Howtoapproachthestudy
ofperception知覺研究的方法
n Measuringperception如何測量知覺?
l 知識與過往經驗影響知覺結果,因而有個體差異、主觀感受產生。
l 知覺歷程(perceptual
process)共有七個流程:stimulusètransformedèreceptorprocessesèneural rocessingèperceptionèrecognition(combine
withknowledge)èaction。
n Stimulus:
u 外界刺激可視為一種能量之型態,如光、波動等等。
u 訊息輸入時,個體將選擇性的擷取所需的資訊。
u 刺激引起個體行為反應,經歷編碼與再解碼(或約重現)之過程,因此實際引起行為的為重現之刺激(而非原始刺激),然重現過程受知識與過往經驗影響,因而重現刺激與原始刺激相似但並非完全相同。
※ Transformation:將刺激之物理訊號轉變為神經傳導使用之電訊號,或者將電訊號轉變為大腦可理解之資訊,是產生知覺之兩大重要步驟。
※ Representation:為刺激之重現,透過解讀神經訊號將刺激以大腦可理解形式重現,實質上引發個體後續的行為反應,因受知識與過往經驗影響,其與原始刺激相似但有所差異。
刺激之擷取受receptor之數量與效率影響,但並非單純解析度越高越好,仍須仰賴大腦對於刺激辨別之能力。
舉例而言,如2100萬畫素與3000萬畫素,所能擷取有意義之資訊相似,則其功能性本質上相似,後者未必優於前者。
n Receptorprocess(Transduction):意指receptor將環境刺激之能量形式,轉變為電訊號之過程。
因刺激之強度可大可小,然神經傳導之電位變化皆為動作電位,單一神經僅能以頻率高低反應刺激強弱,但,因此神經分布與運作模式將影響刺激強弱之判定。
線狀模式:所有神經獨立運作,僅有1與0之結果,無法呈現過程中之刺激程度差異。
疊加模式:末梢神經之間彼此連結,後再匯入主要神經通道,此方式如果刺激越強,主通道的電位則偏高,可對比強弱。
促進抑制模式:神經存在促進與抑制作用,並且可依區域對應促進與抑制神經,藉此方式可於主通道呈現不同程度的電位變化,可擷取特定強度範圍的刺激。
u 敏感性:receptor對於刺激強弱感應之能力,如視覺中,錐狀細胞尖端較尖細,可偵測到細微的變化,分布於中央窩附近且範圍較小,因而對應的腦細胞區域亦相對小;桿狀細胞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可接受大量資訊,因此對細節的處理可能相對較差,但對於光的明暗相當敏感。
u 差異性:receptor對於不同的刺激具有專一性,如視細胞接收光之能量,而毛細胞接收震動、頻率等波之能量。
n Neuralprocess:意指神經訊號於大腦網路中作用的過程,可包含自脊髓上傳至大腦皮質區(各視覺處理區域),亦納入大腦對於神經訊號進行翻譯詮釋。
n Behavioralresponses:為行為上之回應表現,如人可描述其感受,然神經活動與知覺產生之模式與關聯,是目前研究之瓶頸。
n Recognition:比照腦中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因而previous
knowledge是影響的要素之一。
u 知識影響個體知覺與認知:對於模稜兩可的圖形,於資訊有限的情況下,經受部分有意義圖形之影響è圖中部分重要結構(被擷取)者,可作為線索去推測其全貌,為部份取代全體的概念,因此,少量重要的圖形,將影響對於圖片的判斷(仍以大腦解釋為主),換言之,知識影響知覺與認知。
l 知識與過去之經驗相關,亦與過去所學習的東西相關,如果與過去的經驗不同,則需要更多時間與精力去處理此資訊。
l
知識對於資訊的影響,可分為二種取向:
n top-down
approach:表示資訊詮釋透物知識與經驗層級出發,如命名或者連結起過去使用經驗等等,絕大部分的知覺都屬於此類別。
n bottom-up
approach:表示資訊詮釋單純透過感覺刺激而來,如單純的疼痛、癢、溫度覺等。
u HOME
WORK:設計一個完全暗室,並且在裡面待20mins,並且記錄知覺到的東西。
(是一個知覺剝奪的經驗,剝奪視覺與聽覺刺激的時候,感覺到的是甚麼?)
@Prosopagnosia:對於臉部辨識的困難,可能與FFA腦區損傷相關,盛行率有1%,可透過其他線索代償因而較難以判別。
其可能影響的範圍,包含neural
processing,perceptionandrecognition,可用不同方式解釋其可能發生的問題。
l 知覺研究方法:
n 心理物理學方法:Stimulusè(PP)perception,屬於傳統心理學檢驗的方式,觀察資訊輸入與資續輸出的因果關聯。
n 生理心理學方法:stimulusè(PH1)physiologyè(PH2)perception,屬於生理物理學,重視的是刺激的訊號如何轉變為生理訊號,並為大腦所詮釋。
此三者為研究知覺的主要方法。
l PP:呈現刺激讓受試者回報反應。
如研究發現,人對於垂直或者水平兩方向的變化最為敏感,但對於45斜角的敏感度明顯較差。
l PH1:經開顱等作法,使大腦暴露後,透過光照射於大腦,並利用高階攝影機捕捉影像(opticalimagingofintrinsicsignal),取得原始狀態資料,並給予不同圖形刺激,觀察捕捉結果反應。
如投影片上之資訊,紅色代表呈現0度的時候活化的區域,紫色代表180度的活化區域,由全體結果呈現,其顏色似對於紅色、青色、紫色(0,90,180)度的區域較多。
è代表大腦對應的區域也有相符的特質。
l PH2:使用fMRI,主要以人來執行,因人可以回報其知覺。
可觀察神經反應的與perception的相關性,於fRMI的結果來說,發現其視覺活化的區域,於0,90,180有較多的活化。
note:生理心理學的問題,在於儘管可證實PH1與PH2之關聯性,但實質上難以產生因果關係的確立(cause)。
l 知覺測量方法:
n 心理物理學(PP)
u 絕對閾(absolute
threshold):為偵測刺激所需之最小能量,可透過三種方式檢驗:
l
極限法(Methodoflimits):給予程度的分級,並且由受試者主觀反映其可否區辨,自困難至簡單/簡單至困難兩方向逼近,記錄其知覺產生轉變的瞬間點,並且取平均值而得。
l
調整法(Methodofadjustment):由受試者自行調整刺激的強度,可透過重複測驗與平均的方式取得。
於手法上,亦可由強至弱/弱至強的面向逼近。
l
定值刺激法(Methodofconstantstimuli):取固定數量的量尺(強度),並且進行百分比的換算,繪成座標軸後運用數學方式取50%處。
è但須注意:threshold具有個體差異,亦因時間與情境而有變化。
u 差異距(difference
threshold,DL):又稱為最小偵測差異,為區辨兩刺激不同所需之最小差異量,換言之,兩者需異多少方能被區辨,其與刺激大小呈現正比關係,Weber’s
law以DL/S=K表示(DL代表最小差異,S代表刺激大小,k代表常數。
u 強度估計:藉由提供標準值,使受試者比較強度差異測量方法,所有刺激皆須大於threshold。
l
就結果而言,刺激強度與感覺強度未必一致,可能狀況有三:
n 擴大反應(responseexpansion):代表感覺之強度增加量,比起實際強度增加量更高。
n 壓迫反應(response
compression):代表感覺之強度增加量,比起實際增加量更低。
l
對於電刺激:其有擴大反應,代表其強度增加的次數比起實際值更快。
l
對於光刺激:其有壓迫反應,代表其強度增加的次數比起實際拾來的緩。
。
l
Steven’sPowerlaw:P=KSn(P代表知覺大小,K代表常數,S代表刺激強度,n代表能量)
n
Visualsearch:視覺搜尋任務,通常會以評估其reaction
time(RT)作為指標,反應資訊在大腦中處理所需的時間。
u 於不同的RT,可判斷其難度。
u 如常見的字(正)與不常見的(反),後者難度較高;此也與照片的正片、負片判斷相似。
n
序號偵測理論(signal
detectiontheory),被用以檢測對受試者之回答標準與原則,納入受試者之回答傾向後區分之。
n
作答者的傾向保守與積極(傾向說yes或者no),也影響其絕對閾測量之結果。
l
Summary:
n
訊號處理的過程
u 7個step
u Bottomupandtopdown
n
如何研究此過程
u PP,PH
n
如何利用心理生理方式,去解釋測量過程
u 絕對閾
u 差異閾
u 測量方法
l
下周主題:Visual、photoreceptor,包含眼睛結構與神經反應。
Dis
l Top-downandbottom-upapproach:
n Topdown比較類似cognition,代表資訊的詮釋需要過去的經驗、知識產生,因而大部分的知覺都為此類別。
n Bottom-up比較類似單純的sensation,如痛、溫度、兩點區辨等等,比較基礎且初步,因而不牽扯到知識。
l DL:相對數量概念,如25è35的滷肉飯,對比139è149的麥當當,前者的變化感覺比較強烈(DL比較小)。
l 偵測實際量:於此條件,刺激必須大於threshold,且須有標準值去比較。
n
對於電刺激:其有放大的效應。
n
對於光刺激:其有縮小的效應。
l
Steven’sPowerlaw,其長相為P=KSn,於此公式中,n代表的意義為何?
l 文中並未提及差異閾之測量方法為何?
應知事項:from https://ceiba.ntu.edu.tw/course/eefaa7/index.htm
Ψ知覺歷程包括哪些步驟?
知覺歷程包含七個步驟:stimulus,transformed,receptorprocess,neuralprocess,perception,recognition,action.
Ψ知識如何介入影響知覺歷程?
感覺訊號進入大腦經詮釋後,會與知識過過往經驗結合,進而產生不同知覺:如對於物品、形狀之辨識,或者對於模稜兩可之圖形、資訊有限(出現時間短暫)之圖形,部分特定結構將影響對整體圖片的知覺(eg.鼠與人)。
Ψ如何進行知覺歷程的研究?
研究知覺歷程,至少可分為兩大方向:
心理物理學(PP):透過觀察輸入資訊與輸出結果之間的因果關聯,如看到形狀之後,由受試者自行回報結果。
生理心理學(PH):可再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刺激經大腦詮釋的過程(PH1),以及詮釋後以行為表現的結果(PH2)。
PH1:可透過高階攝影機,觀察刺激輸入之後,於大腦區域活化之狀態。
PH2:可透過fMRI,於受試者回報知覺資訊同時檢測大腦活化狀態。
*心理物理取向有哪些測量方法?
心理物理學可測量絕對閾、差異閾以及強度估計,絕對閾之測量方法有三:
1)極限法:可自刺激低強度至高強度,或高強度至低強度,給予刺激並由受試者回報其知覺,並記錄受試者知覺轉變的強度(自有到無,或自無到有)。
2)調整法:由受試者自行調整知覺轉變的強度,經由多次測量後取平均而得。
3)定值刺激法:給予特定強度刺激,並且記錄受試者知覺強度百分比,進而繪出曲線並且求出50%知覺之刺激強度。
*絕對閾和差異閾分別是什麼?
絕對閾意指「產生知覺所需之最小刺激能量」,可透過上述極限法、調整法與定值刺激法方式測量。
差異閾意指「受試者得以區辨兩刺激所需之最小刺激能量」,研究結果顯示,刺激強度與差異閾呈現正相關。
*如何利用Stevens(1957)發展的強度估計法研究物理刺激與知覺的關係?
待理解)
*信號偵測理論如何區分敏感度(sensitivity)和反應偏誤(bias)?
信號偵測理論,以2*2之表格,討論兩要素之交集狀況,分別為偵測結果以及實際狀況:
當偵測結果為真,實際狀況亦為真時,此結果為真陽性,代表可正確偵測結果為真之狀況。
當偵測結果為真,但實際狀況為假時,此結果為偽陽性,又稱為假警報,屬於第一類錯誤。
當偵測結果為假,實際狀況亦為假時,此結果為真陰性,代表可正確偵測結果為假之狀況。
當偵測結果為假,但實際狀況為真時,此結果為偽陰性,屬於二類錯誤。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標籤:
知覺心理學
學習
留言
Ching-Lin清麟2013年9月12日清晨7:02looksgreat!回覆刪除回覆回覆新增留言載入更多…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
9月23,2013
2013.09.24&2013.10.01&2013.10.08知覺心理學(三)NeuralProcessingandPerception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21則留言
10月15,2013
2013.10.15知覺心理學(五)PerceivingObjectsandScenes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7則留言
士捷
瀏覽簡介
封存
2022
2
五月
1
一月
1
2021
8
十二月
1
九月
2
六月
1
五月
2
一月
2
2020
3
八月
1
七月
1
一月
1
2019
5
八月
1
六月
3
四月
1
2018
8
九月
1
八月
1
七月
2
四月
2
一月
2
2017
18
十月
1
九月
2
八月
1
七月
4
六月
2
五月
1
四月
2
三月
1
二月
1
一月
3
2016
59
十二月
4
十一月
1
十月
2
九月
5
八月
9
七月
4
六月
4
五月
8
四月
7
三月
6
二月
3
一月
6
2015
108
十二月
8
十一月
10
十月
12
九月
15
八月
6
七月
4
六月
11
五月
8
四月
9
三月
9
二月
4
一月
12
2014
96
十二月
10
十一月
12
十月
15
九月
11
八月
7
七月
2
六月
6
五月
11
四月
5
三月
8
二月
4
一月
5
2013
54
十二月
9
十一月
8
十月
12
九月
14
2013.09.27心理及教育統計(二)
進階理論:感覺統合障礙與治療 讀後整理與問題
2013.09.24知覺心理學:牛眼解剖實驗與作業一
2013.09.23~2013.09.28Note
2013.09.24&2013.10.01&2013.10.08知覺心理學(三)Neura...
2013.09.17知覺心理學(二)TheBeginningsofPerception
OT-APST驗收心得與紀錄
2013.09.13心理及教育統計(一)
2013.09.10知覺心理學(一)導論
2013.09.09~2013.09.15本周預訂事項
2013.09.06/09.11文獻彙整回饋(二)
IRT筆記
影響反應性之因素[討論]
[轉貼]基本研究能力養成
八月
1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標籤
105凱旋計畫8
2015暑期研究營1
心得66
心理及教育統計21
心理測驗16
心智理論1
任務&進度1
共同評估1
知覺心理學14
社會功能量表1
社會認知6
紀錄196
記錄9
記錄.104CAT-SoFun1
教學原理與實務(OT衛教)1
網球89
網球、紀錄35
認知科學11
寫作課5
模擬分析1
學習134
臉孔情緒測驗1
Blog1
CAT1
CPDT3
OT-APST12
Waltz小筆記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檢舉濫用情形
延伸文章資訊
- 1課程導讀-知覺心理學Perceptual Psychology - 國立臺灣大學
知覺藝廊 · 信號偵測理論的demo · 演講:知覺與覺知:意識的二重奏 · 感官之旅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感官生理的基本原則
- 2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2013.09.10 知覺心理學(一) 導論 ... n Measuring perception 如何測量知覺? ... l 知覺歷程(perceptual process)共有七個流程:st...
- 3【知覺心理學】觸覺與心理(心象)
過去大學時讀這領域,是讀《知覺心理學》及《生理學》,原文,英文都翻譯不完。 所有的感官覺,「視覺資訊」會優先於其他感覺先佔據、先被處理。
- 4知覺心理學
知覺心理學課程的目的即在介紹知覺歷程中各項目現有的現象﹑理論與議題。由於知覺心理學研究的內容涉及相當廣泛的學門,包括物理學﹑化學﹑解剖學﹑心理學與部份的醫學 ...
- 5超普通心理学/感覺與知覺-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簡而言之,知覺就是感覺參雜大腦的認知,結合自身經驗,而進一步理解的訊息。在認知科學中,也可看作一組程序,包括訊息的獲取、理解、篩選與組織。 由上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