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間用語?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

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一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 ... 首頁>Club>2021-02-2200:06 古代時間用語? 0 回覆列表 1#wo自己504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

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一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日「時辰」從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

「時辰」是古人記時方法中相對精確的。

古人計時也說「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中國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和漏壺。

日晷是在一圓盤當中垂直豎立一杆,利用Sunny下立竿投影的移動來記時,並以盤上刻痕為時間標記,即所謂的「晷度曰刻」(見《古今韻會舉要》)。

漏壺也是利用刻度計時的。

漏壺有不同樣式,但都以壺內箭標的上浮或下沉來顯示時間,箭標上有刻度,所以漏壺也稱為漏刻。

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是有出入的,直到清代改一百刻為九十六刻才完全等同現在說的十五分鐘。

至於古人說的「一時一刻」(或「一時三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時半會兒」一樣,並非精確的時間,只是表示「短時間」的意思。

在明清小說中我們常看到有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沒有專門計時用具的情況下,古人用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來作為計時的單位,而這件事又必須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並容易在人們頭腦中形成時間概念的。

華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是很自然的。

古人稱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裡最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表達時間段的用語。

無論「一盞茶」還是「一炷香」時間,指的都是大致的時間。

喝一盞茶時間可長可短,一般是在茶涼之前喝完;香也有長短,燃盡的時間也無一定,但一般認為是在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左右,應該比「一盞茶」的時間長。

「歇」也是古人表示時間的用詞,有「一歇」和「半歇」的說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會兒」的意思。

例如《水滸傳》十五回,說阮小二哥幾個把「三隻船廝並著劃了一歇,早到那個水閣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說武松「半歇兒把大蟲打作一堆」。

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這一層意思,如上海話「一歇歇」,意為短時間。

古人將夜裡的時間劃分為「五更」,用敲擊梆子來表示「更」時的轉換。

每更約兩個小時,稱為一個「更次」,而它也就成為人們夜間計時的用語。

例如,《水滸傳》第十回說林沖「投東去了兩個更次,身上單寒,當不過那冷。

」 此外,在佛教經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時間的用語,如「彈指」、「瞬」、「念」、「剎那」等。

「彈指」指捻彈手指作聲,比喻時間很短,其餘三者就更短了,有說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念」為「一瞬」。

「剎那」最短,一說九十「剎那」為一「念」,也有說是六十「剎那」。

這些佛學中的時間概念是無法用作實際計時的,但卻對中國的文化和文字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至今人們還在使用它們所代表的時間意境,如「一剎那」、「一念之差」、「瞬息萬變」、「彈指一揮間」等 發表回復 ∧哪家券商融資融券利率最低?∨《格列佛遊記》的故事梗概? 熱門排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