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心理學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傳播心理學(Communication psychology)傳播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多級交叉學科。

其理論基礎主要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揚棄現代西方心理學的5種理論,即神經生物論、 ... 傳播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傳播心理學(Communicationpsychology) 目錄 1什麼是傳播心理學[1] 2傳播心理學的淵源[2] 3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4傳播心理學的研究重點[3] 5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和任務[4] 6傳播心理學與公共關係心理學的關係[5] 7傳播心理學與新聞心理學、軍事宣傳心理學的聯繫和區別[6] 8相關條目 9參考文獻 [編輯]什麼是傳播心理學[1]   傳播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多級交叉學科。

其理論基礎主要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揚棄現代西方心理學的5種理論,即神經生物論、行為主義論、精神分析論、人本主義論和認知論並依據這些理論分析我國傳播領域中傳者和受者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並提出改進的建議。

  傳播心理學從理論上有助於推動我國傳播學向縱深(深入到人的心理領域)發展和心理學的廣度延伸(傳播心理學屬於應用心理學);從實踐上看研究傳者和受者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既有利於全面提高我國傳播隊伍的素質,也有利於按照受眾的認識規律進行宣傳工作,這對於推動我國傳播業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受眾研究是傳播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也是橫貫傳播學與應用傳播學諸學科方向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

  受眾研究既是傳播活動的決策依據,也是衡量傳播效果的尺度來源,它的量化形態還是媒介與廣告市場的通用貨幣。

以受眾理論為指導,採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所進行的受眾調查,如視聽率調查、閱讀率調查等及其分析本身,也成為媒介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傳播心理學的淵源[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我國新聞學研究逐漸出現向傳播學靠攏的發展趨勢,加之許多新聞學術活動都開始與傳播學相結合,在這種情況下,繼“新聞心理學”之後,“傳播心理學”開始逐漸走進了研究者的視野,開始了關於傳播心理的研究和傳播心理學的探討與思考。

如:劉京林的《新聞心理學概論》、劉曉紅和卜衛的《大眾傳播心理研究》、鄭興東的《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林之達的《傳播心理學新探》。

[編輯]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調查法   3.內容分析   4.控制實驗   5.個案研究 [編輯]傳播心理學的研究重點[3]   (1)傳播主體心埋   信息傳播者心理通過作用於信息接受者心埋而影響傳播效果。

傳播者的智力與能力因素、傳播動機、吸引力、親和力、期待心理乃爭個性品質等等都是傳播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2)傳播對象心理   受傳者心埋對於傳播效果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

受傳者是由個體組成的,傳播心理學研究個體在傳播活動中的需要,動機、興趣.個性、認知特點和自我防衛等心理因素-另外,受傳者又是社會群體,群體心理對於傳播效果的影響,也是傳播心理學的研究課題。

  (3)傳播中的心理互動   心理互動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上的交互作用。

信息傳播活動中的心埋互動包括三個方面:傳播者對受傳者施加的心理影響;受傳者對傳播者自下而上的藉助於反饋機制的直接或間接施予的影響;受傳者與受傳者之間通過傳播媒介或人際交往表現出來的心理上的相互影響。

  就學科研究而言,傳播心理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此外,對各行各業的人來說,傳播心理學具有普遍的實用價值,因為它所揭示的規律有利於引導人們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對於從事宣傳、新聞、出版、教育、文化等行業的人群,傳播心理學就具有更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因為從事上述工作的人們,都致力於信息傳播。

正如威爾伯·施拉姆所總結的:“傳播是各種各樣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如果這些從業人員不具備信息傳播者應有的心理素質,或者不善於把握傳播對象的心理特性,選擇能夠有效影響人們心理的最佳傳播渠道和傳播策略,那麼,他們的工作將收效甚微,甚至以失敗而告終。

世界正在進入信息時代,經濟全球化也將帶來傳媒的全球化。

中國加入WTO之後,我們將面對開放的全球信息傳播環境,置身於形成激烈的競爭態勢的各種媒體之間。

施拉姆說,“信息已成為人類的主要資源以及力量和幸福必不可少的條件”、如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新世紀高質量地生存下去,協調好人際關係,化解各種社會壓力,是我們面臨的越來越重要的課題:關於信息溝通的傳播心理學的重要價值,將日益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

[編輯]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和任務[4]   科學研究的目的就在於發掘、利用和發揮研究對象的功能。

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就在於發掘、利用和發揮由傳播向心理能的轉化及心理能外化做功的功能。

  由於心理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傳播心理學發掘、利用和發揮由傳播向心理能轉化及心理能外化做功的特殊性。

  心理能有哪些特殊性呢?   雖然,心理能和其他能一樣,都是一種肉眼看不見只能用抽象思維理會、把握的一種潛勢。

但它與其他能比較起來又有較大的區別:   第一,心理能不僅是一種不易枯竭的能源而且是一種可無窮增大的能源;因為,心理能的能源材料(信息)在轉換為心理能後不會因此而消耗掉,而其他能的能源材料或能源材料所蘊藏的能在轉換成別的能之後就消耗掉了。

火力發電廠的煤,通過燃燒把化學能轉換成電能之後便消耗掉了。

水電站的水流在轉換成電能後,水流所蘊藏的勢能(又名重力位能)及其轉換的動能也消耗掉了在電動機里,電流轉換為動能後也消耗掉了。

而信息在心理系統里與原有的心理構成進行心理反應轉換成心理能後仍然存在。

因為,信息具有其他能源材料所沒有的特性——可複製性,可讓無窮多的人分享。

一塊蛋糕,分享人數越多,每個人分到的蛋糕就越少;一條信息則不然,分享的人再多,每個人分享這一信息的量不會減少。

  第二,心理能比起其他能源來,其價值的時效性很強。

因為,心理能的能源材料——信息的時效性很強,新聞信息是如此,科技信息更是如此。

現代科技知識不斷更新,在使用電腦排版的今天,有關鉛字的排版技術的圖書信息,如果通過心理活動轉換成前面列舉的劉志新以鉛字排版為職業的決心、信心、動機、毅力、意志力、能力就毫無價值了。

而其他能及能源材料的時效性就不很強。

例如煤,放它三年、五年再送到火電廠燃燒,發出的電一樣有價值。

所以要提高心理能的價值,在選用其能源材料信息時要特別註意它的新鮮性、先進性和創造性。

  第三,傳播的信息轉換成心理能的伸縮性、可變性特別大,很難把握其結果;而其他的能量轉換則具有恆常性,比較容易把握其結果。

電動機的功率定了,輸入電流的電壓、電流量定了,這臺電動機能做多大的功也基本可把握了。

人的心理系統就不同了,不僅不同的人輸入同樣的信息所轉換的心理能不同,就是同一個人的心理系統在不同時間里輸入相同的信息所產生的心理能的能量大小、方向(與輸入信息的傳播者的期望方向一致程度)、成分可能會極不相同。

既然傳播的信息所轉化來的心理能不易枯竭又可無窮增大,而且時效性強、可變性特別大,那麼,揭示傳播的信息向心理能轉化的規律,探索傳播的信息向心理能的最佳轉化條件、方式、方法以開發傳播所產生的心理能為人類造福,就成了擺在傳播心理學科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很有意義而又艱巨的研究任務。

[編輯]傳播心理學與公共關係心理學的關係[5]   傳播心理學屬於傳播學和心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它是研究傳播者和受眾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傳播作為公共關係的中介,在協調、溝通組織與公眾之間關係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公關傳播中,正確把握傳播主體與受傳者的心理特點及規律,有針對性地施之以不同的技巧、方法,可以增強公關傳播的效果。

因此,傳播心理學也就構成了公共關係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編輯]傳播心理學與新聞心理學、軍事宣傳心理學的聯繫和區別[6]   (一)相互聯繫   1.三者總體上都是人際信息交流活動中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新聞、宣傳和傳播雖然語義範疇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關於人際的信息交流活動,都可以說成是有意識的影響活動,在此基礎上構建的與心理學相交叉的各自學科,只不過是進一步探討具體的實踐活動之中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而已。

  2.三者所依據的哲學原理、心理學原理相同,所聯結的心理學流派相同。

由於新聞心理、宣傳心理和傳播心理三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人的心理是客觀存在的精神現象,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的反映。

所以在總體上,新聞心理學、宣傳心理學和傳播心理學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反映論為理論基礎的,新聞、宣傳和傳播活動中的傳、受雙方的心理現象都有心理學原理的共性之處,都是認知、情緒、情感、意志等的綜合反映。

  3.三者的研究任務總體上大致相似,都有類似的理論任務,即揭示各自實踐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建構自己的學科體系;在實踐任務上,也都是以提高傳者的心理素質,推動學科發展為目的。

4.軍事宣傳心理學的研究應以現有的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為基礎,新聞心理學和傳播心理學已經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借鑒和運用於軍事宣傳心理學的研究中。

  (二)主要區別   1.三者的定義不同。

一般來講,新聞心理學是研究新聞傳播者和新聞受眾(也可稱之為新聞活動中的傳、受雙方或新聞活動認識主體)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①;傳播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信息傳播活動中的人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的學問②;而軍事宣傳心理學是研究軍事宣傳主體的心理場、宣傳心理信息場及其相關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特點和規律的科學。

  2.三者的認識主體不同。

新聞心理學的認識主體包括新聞的製作者、傳播者即新聞傳者和採訪對象以及新聞的接收者即新聞受眾,新聞傳者,職業化水平較高,一般又都指的是新聞工作者,包括記者、編輯、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及製作、傳播新聞的其他工作人員。

新聞受眾,,一般指報刊讀者、廣播聽眾、電視觀眾等。

傳播心理學的認識主體就要廣泛得多,傳播者既包括專門化的職業傳播者,又包括非專業的業餘傳播者,泛指運用特定手段向傳播對象發出的行為主體;傳播對象甚至可以大到包括所有的人類。

軍事宣傳心理學的認識主體,亦可稱之為軍事宣傳參與主體,主要是指軍事宣傳者和軍事宣傳對象,而從狹義上講,這種主體一般都被界定在軍隊內部,指軍隊的記者、編輯、宣傳幹事、政工幹部等,但在廣義上也包含那些軍外從事與宣傳軍事活動相關的宣傳者,包括一些報刊的軍事欄目記者、編輯,包括一些電臺的軍事類主持人、軍事評論員等。

  3。

三者的研究內容不同。

總體而言,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和軍事宣傳心理學都是要研究自己學科的基本原理、傳者心理、受眾心理。

但在具體論述中卻截然不同,都是緊緊圍繞新聞活動、傳播行為、軍事宣傳工作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展開;論述的方式也大不一樣,軍事宣傳心理學所要研究的內容具有軍事方面的特色。

  4.三者的運用範圍不同。

新聞心理學運用於新聞事業中,包括新聞的製作、傳播、反饋等各個環節;傳播心理學運用範圍就很廣,只要涉及到傳播行為的,就可以加以運用;軍事宣傳心理學只運用於與軍事宣傳緊密相關的宣傳活動中。

  5.軍事宣傳心理學有自己的研究獨特性。

由於軍事宣傳是宣傳的一個特殊分支,軍事宣傳心理學有不同於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獨特性,其理論也不可能是對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嫁接”。

  一方面是因為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的理論完備性還不夠,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新聞心理學和傳播心理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較短,其發展空間還很大。

  另一方面,軍事宣傳心理學要形成特色,必須在借鑒新聞心理學、傳播心理學的理論成果上有所創新,避免少走彎路。

我們認為,軍事宣傳心理學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研究軍事宣傳心理學是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的客觀要求,新軍事變革催生了作戰理念的變化。

從近期幾場局部戰爭可以看出,戰爭越來越趨向於對人的心理的“軟殺傷”,心理戰已經逐漸成為信息化戰爭中相對獨立的作戰樣式,而在心理對抗中,軍事宣傳的較量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究軍事宣傳心理已成為一種必然。

  二是軍事宣傳心理學是研究軍事宣傳這一特殊的活動中人的心理場,軍事宣傳更加強調鮮明的黨性和原則性,更加突出以正面宣傳為主,更加註重典型的宣傳,廣大官兵在參與軍事宣傳中表現出的心理現象往往很特殊,研究這種特殊的心理現象並找到解決之策,對於增強國防能力,建立軍民魚水情誼至關重要。

  三是軍事宣傳具有堅強的戰鬥性,軍事宣傳心理學不僅要研究平時的軍事宣傳者和宣傳對象的心理,還要研究戰爭宣傳心理和宣傳心理戰。

在利益驅使下,西方大眾傳媒越來越註重參與戰爭,我們必須關註到這種趨勢,註重研究戰爭態勢下的宣傳心理,確保“打得贏”和“不變質”兩個歷史使命的完成。

[編輯]相關條目 新聞心理學 [編輯]參考文獻 ↑北京廣播學院編.北京廣播學院招生指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蔣俊佩著.傳播心理學研究的思考與啟示. ↑張邁曾著.傳播學引論.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年04月. ↑林之達著.傳播心理學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秦啟文主編.公共關係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郝唯學,趙和偉著.軍事宣傳心理學.軍事誼文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C%A0%E6%92%AD%E5%BF%83%E7%90%86%E5%AD%A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媒介心理學和傳播心理學的比較研究2頁 心理學之面部心理學21頁 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培訓18頁 心理學概述和心理學任務164頁 心理學概述與心理學任務164頁 實驗心理學和心理學研究方法35頁 心理學導論課件心理學概覽10頁 心理學研究工具與心理學的發展3頁 邊緣心理學對主流心理學的批評7頁 服務心理學心理學常識76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y桑,Tracy,Lin,Mis铭. 頁面分類:心理學科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傳播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645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ENFPINTJ27歲定律ISFPINFP成吉思汗INTPINFJ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垃圾人定律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破窗效應21天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5:02,2015年7月13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