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科學背書,專注之後的放空更重要!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歐克莉(Barbara Oakley)如此表示。

休息與放空有助於培養創造力. 或許你也發現了,這套學習法中提到的某些作法,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9/08/12,教育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Readmoo閱讀最前線掌握出版新動態,探索讀寫新關係! Readmoo是「買書x看書x分享書」的閱讀基地;是一個可以購買電子書,同時又提供一個讓讀者進行評論、畫線、註記,與串連、分享的社群閱讀園地。

我們認為,閱讀本質,是一個有溫度、有感動的知識交流旅程;同時,我們也相信,閱讀經驗可以透過電子書而更圓滿……。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何宛芳 「上完課就要立刻複習!」「不要臨時抱佛腳!」想當年讀書的時候,一聽到這些老生常談總是讓人下意識的翻白眼,心裡立刻升起厭惡感與各種藉口;但如果這些作法都已經得到腦神經科學的背書,你會願意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嗎? 《學習如何學習》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利用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找出最適合大腦、最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其延伸出的線上課程,甚至已經在全球最大的線上課程平台Coursera,獲得超過兩百四十萬人的選修記錄。

這套學習法的立論基礎是,人類學習的過程中,大腦會長出新連結,而用各種方式強固這些新連結,就是這套學習法的關鍵秘方。

專注學習25分鐘後適時休息5到10分鐘、事後利用回想來複習、分散練習而不是大量集中、善用譬喻與圖像幫助記憶、保持足夠的睡眠⋯⋯。

這些都是書中建議的學習策略,作者群甚至還透過親身實測,確認這些方法不但能夠跨越領域、文化與年紀,有效且相當容易執行。

「不管你學的是什麼音樂、運動、數學、科學、語言、舞蹈,你的大腦幾乎都是以類似的方式運作、建立連結,如果你能瞭解這些內在運作的程序,你就能更有效、聰明的利用(leverage)你的大腦,在學習上也就能減少挫折感。

」作者芭芭拉.歐克莉(BarbaraOakley)如此表示。

休息與放空有助於培養創造力 或許你也發現了,這套學習法中提到的某些作法,都跟自己小時候從長輩聽來的那些叮嚀很接近,原來老祖宗的智慧也有腦神經科學的支持,但要注意的是,這套學習法除了強調「專注」之外,也同樣重視「放空」與「睡眠」。

尤其「放空」在學習裡扮演的角色,遠大於我們的想像。

歐克莉解釋:「學習並不只發生在你專注的時候,即使你是在放鬆的狀態,你(大腦)仍舊在學習。

我認為,家長必需要認知到,如果期待孩子有創造力,就不能一直讓孩子一直維持高度的學習專注,要讓孩子有休息的空檔。

」 因為,在放空與休息的片段,大腦會進入「發散模式」(又稱「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modenetwork),開始進行概念之間的連結,甚至某些腦區反而會特別活躍,成為創意的源頭。

「雖然放手、退後一些,或是放鬆一些控制,聽起來有點可怕,但這些研究並不是要家長們永遠放開手,而是讓孩子在用功25分鐘之後,可以有5到10分鐘的休息,而光是這樣做,就能有效幫助孩子放鬆,更有創意的去思考他們的所學。

」歐克莉進一步補充。

除了讓孩子放空之外,歐克莉也認為,適度讓孩子在學業之外多方嘗試,諸如舞蹈、音樂或是運動,也同樣可以幫助大腦成就更好的學習效果:「學音樂與學數學,都是大腦的同一區塊在運作,也就是說,你學其中一樣,就有機會幫助你學習另外一個領域。

」 但她也重申,這絕對不代表家長可以無止盡為孩子排滿各種課表,「家長必須謹慎的選擇,無論學習音樂或運動,都要謹記,如果孩子因過多的活動而沒了放空的時間,就會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會讓大腦難以創造。

已經有研究證明,持續的專注會抑制『預設模式網絡』,而正是這樣的網絡與創造力有關。

」 用番茄鐘工作法對抗各種3C與娛樂刺激 的確,網路與各種娛樂選擇,讓現在的學生不但更難專注,還容易會陷入「多工」的忙碌狀態,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已經不夠看,甚至還會是一邊傳訊息,一邊閱讀。

對此,歐克莉也提出了她的應對之道——番茄鐘工作法;以計時器設定25分鐘,在這25分鐘之內,盡可能排除「任何」會使自己分心的人、事、物,儘可能在時間內專注在學習或工作任務上,一旦25分鐘結束,就給自己休息5到10分鐘作為獎勵。

「它(番茄鐘工作法)的概念很單純,就是讓學生知道,該專注的時候就不要允許自己分心,只要能維持短時間的專注,就可以讓大腦獲得休息;也就是25分鐘專注之後,給自己一個5到10分鐘的休息獎勵,這時間可以做任何事情。

如果學生比較難把自己拉回來專注的狀態,那麼也可以利用鬧鐘,5到10分鐘之後,提醒自己回到專注。

」 歐克莉認為,光是陪著孩子或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足以成為學習上極大的助力! 「這個方法最重要的精髓,並不在專注,而是在專注之後的小小休息,因為正是這個休息獎勵,讓你的大腦能夠把資訊暫存。

重點是,你並不是只有專注的時候在學習,事實上,就算是休息,你的大腦也在繼續學習。

」 至於要如何養成這樣的習慣呢,歐克莉也笑著建議不妨就從一起共讀這本《學習如何學習》開始,每天都帶著期待與熱情都推進一點點,可以一起讀某些段落,也可以讓孩子念給自己聽,並適時解釋與引導,如果孩子興趣缺缺,就試著在孩子完成書中的某些段落後,給他們一些獎勵,「別忘了,對孩子來說,給獎勵是非常有價值的!」她說。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相關書摘 《學習如何學習》:讀書時「先吃青蛙」,會讓你覺得心情愉快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猜你喜歡Tags:學習如何學習腦神經科學BarbaraOakley專注放空預設模式網絡番茄鐘工作法More...BrandStudio2022/05/25,理財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關鍵特務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STUDIO團隊製作。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本文作者: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 先前一名網紅指出「25萬高收入族煩惱跟3萬小資相同」引發熱議,多數網友都無法認同,但我曾經遇過一位每月平均收入約25萬的牙醫,焦慮指數遠超過一般月薪3萬小資族。

職業為牙醫的陳醫師,雖然每月收入依診所患者數量有所起落,但近一年來平均月收入也有25萬,如果看診數量較多,當月收入可能差不多是小資新鮮人一年的薪水。

接到陳醫師的諮詢需求時,我檢視了一下陳醫師資產負債情況,各種狀況算相當不錯,並沒有特別需要修改的地方,除了投資組合總資產比多數人高出許多外,手頭也有足夠現金可以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然而我也發現陳醫師的焦慮恐慌指數位居「前段班」。

在老婆還有一份時間彈性的工作,可共同貼補家用同時,陳醫師本人還是因為每月總「入不敷出」而始終對「缺錢」存在極大焦慮,對談時可以明顯感覺到他愁眉不展。

除了覺得賺的錢跟不上花錢速度外,陳醫師對投資始終無法看到明顯獲利,也對能不用擔心經濟壓力、實現財務自由和減少晚上及週末工作時間,這些遲遲無法達成的願望感到無力。

將陳醫師的資產負債、預算損益及投資組合全盤檢視一遍後,發現他入不敷出及焦慮主要原因有三個:「財務審視不全面」、「保險機會成本過高」及「理財結構過於保守」,而這三個問題同時也是相當多小資族財務管理及投資理財時容易犯的錯誤。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 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建議陳醫師要看清財務全面大局拋除金錢焦慮。

賺再多也是超支,都是因為缺乏財務的大局觀。

陳醫師雖然有做帳的習慣,但缺少了與老婆妥善溝通,因此對整個家庭支出總是後知後覺,金錢分配也有些混亂。

建議陳醫師應該要清楚將每月預算損益明確分類,倘若不能知道家中各個支出類別、就容易缺乏全局觀,不會知道各個預算哪邊多、哪邊少。

一直見樹不見林就會覺得每一筆支出都該花,最後造成怎麼賺都無法完全支付開銷。

例如:陳醫師接下來可能會面臨換車這類龐大支出的抉擇,如果缺乏支出優先順序,容易讓每個花錢決策看起來都很合理,最後將陷入錢永遠不夠花的窘境。

我建議陳醫師將保險、生活費、交通、教育等支出分類,明確定義出每月比例,將這些支出以平均月收入設定底限,在有限「開銷」下就能避免各項開銷造成不必要浪費。

省下不必要的花費就有機會產生複利效應,這是高收入族群容易忽略的思維,所以會更容易在各個支出項目當中超支,即便收入高,最後也跟很多人一樣入不敷出。

給陳醫師的建議一:想清楚機會成本,每一塊錢都很重要! 不管收入有多少,有個理財共通觀念必須記住:每一塊錢都很重要! 陳醫師的財務現況,比起入不敷出這問題,我覺得更需要立即為他進行深入「保險健檢」!全家人一個月單醫療及意外險就高達4萬元保險支出,明顯高出該負擔成本,更不符合機會成本。

相當多人購買保險這類看似有「保障」的產品時,特別容易忽略機會成本問題,覺得應該多保一點,當有需求時就能多拿回一點。

但是當我們只專注於保險,忘記或忽略其他開銷,就會造成過度投入。

無論收入有多少,保險支出絕不能超過每月收入十分之一。

以陳醫師這個案例來看,假設把每月41,000元保險費降到合理比例24,000元,即使只將這省下的17,000元為小孩簡單投資ETF,以報酬率9%計算,30年就有2,400多萬元。

多出的17,000元保險費,能提供的保障是否超過將錢放入投資的報酬率?這就是他已經失去的機會成本。

給陳醫師的投資建議二:想實現財富自由夢想,先拋掉對金錢的焦慮 為何擁有高收入的陳醫師,也有相當多資產分配於投資中,感覺做了很多投資、卻無法看到獲利成果?理由很簡單:因為投資配置沒有辦法支撐夢想。

分析他的投資組合,保障型資產高達600萬佔23%,防守型資產包含房子共2,000萬佔75%,進攻型資產只投入60萬、佔2%,明顯無法帶來足以支付開銷的高獲利。

我的建議是如果本身個性無法承受太多風險,可以將進攻型資產提高到至少47%,防守調整至47%;至於現金、活存這些保障型資產,就算每個月支出高達30萬,預留半年180萬保障金也就足夠,可以降低至7%。

在房地產無法變現情況下,他現在也只需要將當初為小孩存的美金保單活用於投資中立即就增加200萬進攻型資產,在已經懂得如何選股的情況下,自然就離夢想更進一步! 針對高收入族群的財務焦慮,建議先清楚所有支出項目,列出每項支出的底限;檢視每一支出的流向、好好善用機會成本;最後重新調整資產配置,才能慢慢邁向想要的理想生活。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 本文章內容由「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猜你喜歡Tags:高收入族群小資族投資焦慮財產管理資產管理機會成本財富自由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同呼同吸的異鄉人,香港原來有烏克蘭菜——東歐餐廳1則觀點國民黨中常會提名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有信心讓藍天再現,組成疫情後的「台北隊」走向國際1則觀點最新數據:總勞動人口跌幅創40年最高2則觀點《娛樂已死未?》:香港關鍵詞「古天樂」2則觀點行政院會通過刪除《礦業法》霸王條款,為何原民和環團認為「一次性同意」可能有問題?1則觀點為什麼小馬可仕叫「邦邦」?關於菲律賓取「名字」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慣例4則觀點中職開季洋砲表現回顧:貴卻不好用,大洋砲時代即將夭折?2則觀點石沉大海的中歐投資協定(下):中國、歐洲、美國的利益,彼此之間有什麼衝突?1則觀點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恢復德州HB20法案,社群平台以「不當言論」為由下架貼文時民眾可提告1則觀點鼓動親中台人嘲諷台灣防疫,中國「以疫謀亂」認知作戰又在蠢蠢欲動2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