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的意思|漢典“惟”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惟”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wéiㄨㄟˊ部首心
部外8
總筆畫11唯隹𢛧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60DF
左右结构44232411121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nwygpoguni90015
拼音wéi注音ㄨㄟˊ部首心部外8總筆劃11統一碼60DF筆順44232411121
通標
惟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惟wéiㄨㄟˊ單,只:~獨。
~一。
~有。
~恐。
~命是從。
~我獨尊。
但是:雨雖止,~路仍甚泥濘。
文言助詞,常用於句首:~妙~肖。
~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亦作“思維”)。
~度(dù)(思量,揣度)。
英語but,however,nevertheless;only德語-ismus,Denken(S),einzig,nur,allein(Adj),aber(Konj)法語-isme,seulement
©漢典
惟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惟wéi〈動〉(1)(形聲。
從心,隹(zhuī)聲。
本義:思考;思念)(2)同本義[think]惟,凡思也。
——《說文》臣竊惟事勢。
——賈誼《治安策》吾惟之,堅子固不足遣。
——《漢書·張良傳》(3)又如:惟思(思慮);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慮)(4)爲,是[be]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書·益稷》不變惟何。
——[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5)有[have]相亦惟終。
——《禮記》(6)聽從,隨從[obey]大國苟不以爲然也,則亦惟命耳。
——劉獻廷《廣陽雜記》(7)又如:惟惟(聽從順服的樣子)(8)願,希望[hope]若草菴見毀一節,成功之後,萬惟留心。
——《英烈傳》(9)又如:惟所欲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任意而爲)(10)在於[liein]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書·大禹謨》詞性變化◎惟wéi〈副〉(1)用來限定範圍,相當於“只有”、“只是”[only]惟明克允。
——《書·舜典》惟士爲能。
——《孟子·梁惠王上》惟聞女嘆息。
——《樂府詩集·木蘭詩》惟吾德馨。
——唐·劉禹錫《陋室銘》惟有乳下孫。
——杜甫《石壕吏》惟手熟爾。
——宋·歐陽修《歸田錄》惟,獨也。
常語也。
或作唯、維。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2)又如:惟一惟精(精誠專事,毫無雜念);惟義是從(只要有道理就堅決服從);惟口起羞(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爲利,別的什麼都不顧);惟精惟一(精純專一)(3)表示動作、行爲的重複,相當於“又”[again]。
如:惟新(更新)(4)相當於“猶”、“還”[still]惟,猶猶也。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5)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wish]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孟子·梁惠王下》惟思既往。
——清·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惟思將來。
惟留戀也。
惟希望也。
◎惟wéi(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and]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書·多方》(2)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then]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書·呂刑》(3)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evenif]惟信亦爲大王不如也。
——《史記·淮陰候列傳》◎惟wéi〈介〉由於,以[because]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書·盤庚中》◎惟wéi〈助〉(1)用在年、月、日之前惟二月既望(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2)用於句首,無實義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孟子》(3)用在句中,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
——《召誥》常用詞組惟獨惟恐惟力是視惟利是圖惟妙惟肖惟命是從惟命是聽惟其惟我獨尊惟一惟有©漢典
惟國語辭典
惟ㄨㄟˊwéi動思考、思量。
《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是、為。
《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有。
《禮記·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
」《文選·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副僅、獨、只有。
《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但是、只是。
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希望、祈使。
《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助發語詞,無義。
《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通「唯」、「維」。
用於句中,無義。
《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連雖然、即使。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與、和。
《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則。
《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介以、因為。
《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
©漢典
【卯集上】【心】
惟·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惟《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惟·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古文〕𢛧【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維。
【說文】凡思也。
从心隹聲。
【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又語辭也。
【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
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
有惟獨之惟。
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又姓。
又【正韻】無非切,音微。
義同。
◎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𠀤切喩母也。
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漢典
【卷十】【心】
惟《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凡思也。
从心隹聲。
以追切
『說文解字注』
(惟)凡思也。
方言曰。
惟、思也。
又曰。
惟、凡思也。
慮、謀思也。
願、欲思也。
念、常思也。
許本之曰。
惟、凡思也。
念、常思也。
懷、念思也。
想、冀思也。
思部慮、謀思也。
凡許書分部遠隔、而文理參五可以合觀者視此。
凡思、謂浮泛之思。
生民。
載謀載惟。
箋云。
諏謀其日。
思念其禮。
按經傳多用爲發語之詞。
毛詩皆作維。
論語皆作唯。
古文尙書皆作惟。
今文尙書皆作維。
古文尙書作惟者、唐石經之類可證也。
今文尚書作維者、漢石經殘字可證也。
俗本匡謬正俗乃互易之。
大誤。
又魯詩作惟、與毛詩作維不同。
亦見漢石經殘字。
从心。
隹聲。
以追切。
十五部。
©漢典
惟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wei˧˥唐代读音*uiui日语读音OMOUOMOUNIKORE韩语罗马YU现代韩语유 客家话[梅县腔]wi2wui2[宝安腔]wui2[客英字典]vui2[陆丰腔]wui3[客语拼音字汇]vui2[海陆腔]wui2[东莞腔]wui2[沙头角腔]wui2[台湾四县腔]wi2粤语wai4 近代音微母齊微韻平聲陽微小空;中古音喻以母脂韻平聲惟小韻以追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影母灰部;王力系统:餘母微部;
官话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惟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隹」宰椃角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9105「惟」郭.尊.21「惟」說文‧心部「惟」「惟」陳侯因敦戰國中期集成4649 金文楚系簡帛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唯隹𢛧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幃(wei2)帷(wei2)䜅(wei2)韦(wei2)喡(wei2)溈(wei2)䧦(wei2)䥩(wei2)潙(wei2)闈(wei2)爲(wei2)欈(wei2)
同部首
悃憦㤈㥴恤㥟悼忓懌憔㦗恲
同筆畫
䚹崞䓬媎营𠊼庾𠊯剨䂬捥捺
小學古詩詞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学弈》
初中古詩詞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宋·欧阳修《卖油翁》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刘禹锡《陋室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张岱《湖心亭看雪》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延伸文章資訊
- 1惟與唯- 夏老師的部落格
惟與唯new 惟與唯,音同形似,字典又敘明通用,有不少人困擾。例如:唯一(惟一)、唯有(惟有)、唯妙唯肖(惟妙惟肖)、唯命是從(惟命是從)…
- 2判決艱澀用語排名出爐冠軍是這個字 - 蘋果日報
至於被推薦增補的第2名法律用語是「失所附麗」,常見於民事判決,意思是「失去依據」、「欠缺基礎的法律關係」。第3名是「惟」(音同為),意思是「但是」。
- 3裁判通俗化用語彙整表 - 司法院
- 4「惟」公文意思、用法-30秒公文用語小教室 - 法律人
「惟」是公文中常見用語之一,表示但是、然而的意思,銜接於句中表達轉折語氣。例句:各機關之文書作業,均應按照同一程序集中於文書單位處理。
- 5非不得 - 裁判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名詞解釋- 司法院
就是「得」、「可以」的意思。 本解釋內容僅供參考,不拘束個案. 司法院版權所有© 2017 Judicial Yuan All Righ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