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體字短評 - 白花魚藤的網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類字一般是根據代替字的義符、讀音重新造字或借用他字,多數是形聲類字。

字例包括:「莊」作「庄」、「妝」作「粧」、「萬」作「万」、「體」作「体」。

2019年1月18日星期五 俗體字短評 漢字與其他語言不同,書寫體上分爲正字和俗字,文章主要談的是俗字。

俗體字一般縮略作俗字,兩者無異。

俗字就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正體字也可以縮略爲正字。

俗體字不是敎育系統理應學習的楷書漢字,而是代替正體字的一種字形。

除了俗體字外,還有通用字,也可以縮略作通字,其區別是通字還可以在重要的書函上使用,俗字一般就盡量避用。

通字和俗字有時難以區分,所以有時候祗區分正俗字兩類。

正字是某時某地某政府定的標準用字。

在港澳臺地區,正字字形往往與篆體的部件結構密合,大陸地區用了簡化字,其正字就跟港澳臺截然不同。

嚴格來說,通字也是俗字的一種,但其字形跟正字在輪廓、部件、義符、讀音上,與正字有一定聯繫,不會偏離太遠。

俗字在字形上,整體在筆劃數、部件數、部件形態,出現簡約情況。

總括地說,正字跟原來造字的字理、政府對於某字的部件組成取態,密切相關。

通字是俗字的一種,而且廣泛通行於手寫體上。

俗字一般視爲社會實用文字,字形一般變化較大,可能出現兩個或更多的俗字字形,字理、字義在字形上無法體現。

大陸及海外華語使用區域的「大陸規範字」並沒有所謂的俗字,列明爲俗字的字很少,都與第二次簡化字有關係,如姓氏的「肖」,明確列明是「萧」的俗體字。

現代港澳臺地區漢字體系認定的俗體字基本是一致的。

俗體字在社會上使用範圍不限,但是正式文件、幼兒園、小學作業不應該使用俗體字。

很多常見俗體字流通於社會上,以下是不同類型俗體字的例子: 整字變更 這類字一般是根據代替字的義符、讀音重新造字或借用他字,多數是形聲類字。

字例包括:「莊」作「庄」、「妝」作「粧」、「萬」作「万」、「體」作「体」。

部件省略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省掉。

字例包括:「寶」作「宝」、「標」作「标」、「餐」作「歺」。

部件改動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換掉,部分字是行草體楷書化的新造字。

字例包括:「會」作「会」、「亂」作「乱」、「國」作「国」。

部件增加 這類字由於字義不明顯,又或受他字類化而成,又或受他字類似部件影響。

字例包括:「韭」作「韮」、「場」作「塲」」、「全」作「痊」。

同音字錯用 這類字是由於字音相同而誤用他字,在北方語系經常出現。

字例包括:「聯」作「連」、「溷」作「混」。

俗字爲社會多用了,久而久之可能變爲通字,甚至變成正字,但是基本祗佔少數。

大陸推行簡化字後,從正俗字區分來說,差不多使整個系統瓦解,並產生了另外一個新的文字概念,即是所謂繁體字和簡化字。

概括地總結,絕大部分港澳臺的正字就是大陸的繁體字,較大部分港澳臺的俗字就是大陸的簡化字,餘下的都是新造字形,並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張貼者: 伍永康 於 清晨5:22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漢字, 語文學習 位置: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關於我自己 伍永康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2019 (29) ►  二月 (3) ▼  一月 (26) 漢語的十大錯誤理解 常書面語詞讀音 誤用「晚安」短評 生紐的中古擬音及普通話聲母sh的探究 俗體字短評 祇、祗、衹、秖四字再釋 祇、祗、衹、秖四字短評 TheIntroductionofMyBlog 粵語讀音依歸之我見 魯教授實先先生生平事略 學習中文模式及方法的探討 粵語韻母在學習文學的重要性 粵語標準語音和香港粵語概況 樂氏考證 古代選用「猺」代表瑤族的原由 五族共和之「回」字考證 漢字按字形歸類爲不同體系 九龍寨城公園碑記解讀 九龍寨城公園園林設計前言解讀 朝鮮讀音考證 二簡字在大陸和香港的影響 《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評論 呂叔湘與文字改革 白花魚藤的告白 周有光與文字改革 吳玉章與文字改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