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的時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了說明相對論的原理,科學家假想以0.9倍光速飛行,在高速下尺度縮短了,時間也變慢了,而質量加大了。
太空中時間表徵的距離—光年 在外太空星際間彼此的距離都顯得 ...
文.圖/陳輝樺
圖1.從地球觀看到的獵戶座形狀
圖2.獵戶座的各主星,實際上是由距離我們在500至2000光年等不同距離的亮星所構成。
圖3.為了說明相對論的原理,科學家假想以0.9倍光速飛行,在高速下尺度縮短了,時間也變慢了,而質量加大了。
太空中時間表徵的距離—光年
在外太空星際間彼此的距離都顯得非常遙遠,因此以地面上量測的「公里」為單位已不足以使用,而是採用「光年」來作為測量的單位。
光在真空當中每秒速度約為
30萬公里,我們以光速行進一整年所走的距離,來表示星際間的距離單位,稱之為「光年」(圖1)。
例如獵戶座裡的每顆星實際上與我們的距離都不同(圖2)。
狹義相對論裡的時間
在愛因斯坦以前,一般人總認為時間是「絕對」的,宇宙間任何的場合,不管在飛機上、在家中、在天狼星上,時光都以同樣的速度流逝,而其流逝的快慢可以數量來表示,凡是周期變化的現象,都可以作為測量的單位。
20世紀初,愛因斯坦開始介紹「相對時間」,就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時間快慢不同,在客觀的周期測量上,快慢也有不同。
以致於現今常以所在環境裡的原子和分子振盪之周期(頻率)來作為測量時間的標準。
如果我們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觀點來看「時間」,那是很有趣且奇妙的事。
時間和空間彼此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愛因斯坦將時間視同於三維度空間外的另一維度「空間」。
依據狹義相對論,時間、空間和物體質量是隨著物體運行的速度而變的。
從一個相對靜止的座標去觀察一個運動中的物體,那動的物體質量會相對地增加,與運行同向的尺度會相對地縮短,時間也相對地慢了下來(圖3)。
舉例來說,假設你搭乘速度可達0.9999999975倍光速的太空船,前往距離地球約9光年的天狼星。
你或許擔心如此遙遠旅程中的糧食問題,但其實你只需帶一頓午餐就夠了。
因為在那種高速飛行情況下,不單是鐘錶會慢下來,你的心跳、呼吸以及消化等生理系統也會照著同樣的比例慢下來。
如果你清早用過早餐後出發,到了天狼星正是吃午餐的時刻,進過午餐回到地球,正趕得上吃晚餐。
根據你的時間,你往返兩地只用去了半天,可是地球上的人卻已經個個老了18歲。
再舉個例子來說,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探討到一個雙生子的年齡問題,若其中之一乘坐太空船以近光速在太空飛行了10年,當他回到地球時竟然看到自己的孿生兄弟
(或姐妹)已是年邁了。
星光呈現和變化的奧秘
所有物體都會因為它表面的溫度,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出熱輻射。
這些電磁波通常可依據它的波長不同而大致區分成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光、伽瑪光等(請參閱本館簡訊第164期的介紹)。
我們觀測到的星光,都僅是星球大氣層表面氣體的溫度,和輻射出來的各個波段之電磁波。
我們也僅能利用各個波段電磁波的偵測器(俗稱天文望遠鏡)分別去觀測它們。
約在1814年,光譜科學家由太陽光譜的觀察發現某些元素會形成吸收譜線,進而瞭解到熱的物體(包括熱的固體、液體或高密度氣體)都會發出「連續光譜」,照射激發低密度氣體則會發出「放射光譜」,連續光經過低溫且低密度氣體會呈現「吸收光譜」等事實。
而在星光觀測時(1823年)也發現相同的譜線,促使天文學家對於星球光源和傳遞到我們地球的過程,有了理論的依據和探究星球與星雲組成元素的方法(請參閱本館簡訊第141期的介紹)。
接著又從恆星和我們地球連線間的相對運動,發現了在光譜上的「都卜勒效應」(圖4)。
當一星體遠離我們而去時,會有光譜「紅位移」的現象,而當一星體接近我們而來時,會有光譜「藍位移」的現象。
進而對於絕大多數的星體觀測之後,天文物理學家推斷出宇宙正在膨脹中,因而提出了「大霹靂」的宇宙起源說法。
廣義相對論的「時間─空間」結構
1911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闡述重力的本質是導因於物質的分布而彎曲了鄰近的「時間─空間」結構。
當另一物質在此凹陷彎曲的時空結構中運行時,它的行進行為、路徑正如被凹陷彎曲時空中的物質所吸引而產生偏折(圖5)。
故依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而得知,當光經過有物質分布的彎曲時空時,會造成光的偏折現象(圖6)。
但並不是所有被偏折的光都會被我們觀測到,唯有極少數正位於與我們觀測點有某特定角度(至多約10秒弧)內彎曲的光才會被我們發覺(圖7)。
1979年,天文學家
Carswell、Walsh和Weyman吃驚地發現兩個極為靠近的似星體,它們的發光情形完全一致。
這種類似的現象後來被發覺層出不窮,他們解釋此現象是原本單一的發光體所發出的星光在彎曲時空裡,經過不同的路徑而被我們觀測到,這種現象稱之為「重力透鏡」的「海市蜃樓」(mirages)效應(請參閱本館簡訊第137期的介紹)。
恆星兩極噴流的奧秘
天文物理學家推斷,一顆新恒星的誕生是由於重力的吸引,使得散布在宇宙中的混亂雲氣形成了塊狀物質,這些塊狀物質進而在激烈的震盪下點燃了核融合,因而產生了一顆新的恒星。
在星球一生的演化過程中,會產生精彩的轉折變化,如恆星的誕生、超新星爆發、白矮星或是中子星、黑洞等階段,都有令人激賞、讚嘆的「星球噴流」演出
(圖8)。
這些不同階段的共同特徵是,星球兩極會有向外太空進行大量噴流的現象,彷如在寂靜、廣大的太空中施放煙火。
換言之,恆星兩極噴流的奧秘正述說著恆星一生中各個演化階段的故事。
星系演化的奧秘
20世紀初,偉大的天文科學家哈柏(Hubble)的早期研究工作就是分類出星系種類結構圖(圖9)。
他將星系的不同類型區分成橢圓星系(elliptical
galaxies)(依扁平情況以E0(圓球形)、E1、E2…E7標示)、旋臂星系(spiral-galaxies)(依旋臂緊密或開放情況以
S0(盤碟狀但無旋轉臂)、Sa(有緊密的旋轉臂)、Sb、Sc(有開放的旋轉臂)標示)、棒狀旋臂星系(barred-spiralgalaxies)(以
SBa(有棒狀和緊密的旋轉臂)、SBb、SBc(有棒狀和開放的旋轉臂)標示)和不規則形狀的星系(以Irr標示),來辨識星系外觀的差異和試圖解釋各個不同類型星系之間的關聯。
這會是和星系的演化過程有關嗎
?最近靠著電腦的模擬才促使星系形成的理論模型稍有進展。
是否有時光隧道?
能回到過去嗎?或是能勇闖未來嗎?這是許多人的遐思與夢想。
我們知道天狼星距離地球約9光年。
換句話說,天狼星現在發出的光要經過約9年之後才能到達地球,因此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天狼星光是「過去」發出的。
照樣,如果在天狼星上看地球的話,所見到的也都是地球的「過去」。
但是你現在仍是活生生地位處於地球上,無法看到此「時光回溯」的景觀。
若是依據蟲洞的穿梭時空構想(圖10),當某人回到過去而遇到他的祖母正是年輕貌美時,他們可以相愛嗎?會不會因此不能誕生出他的母親呢?而他也就不會出現了呢?等等的倫理與因果的矛盾問題,你有辦法解決嗎
?所以有人就質疑蟲洞的穿梭時空構想是不可行的,至少在純屬時光的旅行隧道是有問題的。
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可穿梭於時間問題上嗎?科學家又想到另一種穿梭時間的構想,他們是想造一種可達無限長且超高速旋轉的時光機器,稱之為「宇宙旋」(Cosmic
Strings),來做為時間量度的新工具。
你認為可行嗎?
圖4.可觀測到的紅位移和藍位移成因示意圖
圖5.當光經過有物質分布的彎曲時空時,會造成光的偏折現象。
圖6.重力的本質是導因於物質的分布而彎曲了鄰近的「時間─空間」結構
圖7.星空中的海市蜃樓:時空彎曲造成的透鏡效應。
圖8.恆星兩極噴流
圖9.哈柏分類出的星系種類結構圖
圖10.蟲洞的穿梭時空構想示意圖
[回上頁]
延伸文章資訊
- 1直觀理解時間、光速不變、相對論- jiayuntw - Medium
Published in. jiayuntw · Jiayun Zhou. Follow. Nov 5, 2020. ·. 1 min read. Save. 直觀理解時間、光速不變、相對論.
- 2星空中的時間
為了說明相對論的原理,科學家假想以0.9倍光速飛行,在高速下尺度縮短了,時間也變慢了,而質量加大了。 太空中時間表徵的距離—光年 在外太空星際間彼此的距離都顯得 ...
- 3愛因斯坦「時光機」解密:近光速旅行讓時間膨脹 《宇宙的顫抖
移動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膨脹的比例就越高。圖/Melmak@pixabay. 愛氏(編按:本文簡稱愛因斯坦為愛氏)在1905 年6 月30 日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是他的相對論 ...
- 4淺談『狹義相對論』 | 物理教學示範實驗教室Demolab
只是以上的效應只有在相對速度接近光速時,才容易觀察出其差異性。 ... 狹義相對論探討以等速度相對運動觀察者間對於物理量測量值間的關係。
- 5你也能懂相對論 - 余海峯David | 物理喵phycat
假設(二)「光速相對所有人都不變」,就是說相對於所有人,光在每單位時間內走的距離都一樣。就是說,當你向著一道光奔跑,「直覺上」你會認為你所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