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台灣最早的京劇演出活動,始自光緒17年(1891),時任台灣布政使司的唐景崧為母祝壽,請來上海戲班在台演出京調。
日治時期,台灣人因「本島(台灣)戲既不堪入目, ...
京劇京劇形成於清代北京,乾隆55年(1790)以高朗亭為主的三慶班進京,受到北京觀眾的歡迎,之後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進京,合稱「四大徽班」。
道光年間,湖北漢劇藝人進京演出,與徽班逐漸合流,將「西皮腔」帶入以演唱「二黃腔」為主的徽班,實現了西皮、二黃的交融,逐漸形成京劇。
台灣最早的京劇演出活動,始自光緒17年(1891),時任台灣布政使司的唐景崧為母祝壽,請來上海戲班在台演出京調。
日治時期,台灣人因「本島(台灣)戲既不堪入目,內地(日本)戲尤非本島人之所嗜好」,引進福州徽班「三慶班」來台,此後中國戲班到台灣演出絡繹不絕,從1908年正式請「上海官音男女班」來台至1936年上海「天蟾大京班」離開台灣為止,計有約五十個上海京班、或在台改組的上海京班來台巡演,後來一方面因本地歌仔戲、採茶戲及電影逐漸取代上海京班成為台灣商業劇場的主流,一方面中日戰爭爆發,日治時期上海京班來台演出畫上句點。
這段時間,上海京劇是台灣民眾生活的主要娛樂之一,海派戲成為日治時期台灣京劇的主要內涵。
1949年兩岸分裂,顧正秋所率領來台演出的「顧劇團」滯留台灣,對近五十年台灣京劇有重要影響。
清華大學王安祈教授將京劇在台五十年的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奠基期:1950年代。
此階段最重要的除了顧劇團在台演出,其他以個人身分來台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如章遏雲、金素琴、戴綺霞等,其藝術在台灣立下典範作用。
另外,軍中劇團的成立,網羅了當時在台的大部分名伶,而王振祖先生創辦「復興劇校」,兩者皆為台灣京劇奠定穩固的基礎。
二、發展全盛期:1960、1970年代。
此階段主要體現在軍中劇團,如「大鵬」、「海光」、「陸光」、「明駝」等,名角如雲、演出頻繁。
另外,「復興劇校」於1962年改為國立,為台灣京劇培養了「復」字輩的優秀人才。
三、創新轉型期:1980年代。
主要以民間劇團「雅音小集」(1979年成立)、「當代傳奇劇場」(1985年成立)為主。
前者使京劇由「前一時代通俗文化在現今的殘存」轉化成為「現代新興精緻文化藝術」;後者則以強烈的實驗精神,致力於京劇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文化出路。
四、「大陸熱」與「本土化」交互影響:1990年代。
1992年起,大陸藝術團體相繼來台演出,引發一陣大陸熱,一方面傳統流派藝術重新受到觀眾重視,一方面大陸戲曲改革與台灣民間劇團創新心得相結合,創作許多兼融海峽兩岸風格的新戲。
1990年代後半期,台灣京劇主要有「國立國光劇團」、「復興劇團」以及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的「台北新劇團」三個團體。
台灣自京劇傳入之初即有票房成立,多數集中在台北、鹿港、台南等地,並與當地廟宇活動結合。
1949年後,隨著播遷來台官兵與國民政府提倡,各地京劇票房林立,並有公演及競賽演出等活動。
詳細票房活動可參考毛家華《京劇二百年史話》下冊,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撰稿者:黃思超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王安祈《台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我們要演出囉~~ 「台灣京劇老旦曲復敏 ...
我們要演出囉~~ 「台灣京劇老旦曲復敏女士劇藝傳承計畫」~ 今晚在台北市社會教育館分館大稻埕戲苑隆重登場… 票卷已經索取一空,謝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一起來為 ...
- 2節目總覽|臺灣戲曲中心官網
- 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
長年致力於傳統劇藝研發、國際演出製作籌畫、戲曲教育課程推廣、戲曲傳播策略行銷等,藝術行政歷練 ... 2002年起擔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推動「台灣京劇新美學」。
- 4打造台灣京劇新美學國光劇團IP × 科技未來式
今(2021)年4月,國光把妖性十足的《狐仙》重製演出,這回融入更多的舞台特效與智能科技。暗黑舞台上方,突然化現出一縷青焰,搖曳的青焰再轉成一位粉衣女,這就是幻化成 ...
- 5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國光劇團《金鎖記》 - OPENTIX
... 各種形式,2006年由時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教授將之改編為京劇,與才女趙雪君聯手編劇,並由台灣第一青衣魏海敏擔綱主演曹七巧,演出火候精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