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解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四、乾坤易之門戶解說. 序卦傳︰有天地﹝乾天也,坤地也﹞,然後萬物生焉… 1.乾坤並建,乾先坤後: 1-1.「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繫辭上傳》 第五章﹞
乾坤解說
A、文獻︰
乾-卦爻彖象
/ 坤-卦爻彖象
䷀
乾:元,亨,利,貞。
彖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初九:潛龍,勿用。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戰龍於野,其血玄黃。
戰龍於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文言傳
乾卦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
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几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坤卦 文言曰: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其道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
」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
」
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
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
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B、文獻解說︰
一、乾坤之彖﹝即是,卦辭的解說﹞
解說
乾:元,亨,利,貞。
乾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乾者物之始終。
『元』是物的始生,『亨』是物的生長變化,『利』則變化至成熟穩定而有所作為,『貞』乃安定終成。
以植物為喻,種子落地於是新生,此為貞下起元,亦表示四德循環不窮。
『大哉』究極的讚嘆。
乾是元,創生『萬物』的仁德。
﹝此際,事物尚未分化著形,故總稱之為萬﹞
元居四德之首,貫串物之始終,亦即貫串四德,是云『統天』,統者貫串、提攜使成真,天者萬物之象也。
雲行雨施,物物漸分,亨之象也。
隨著事物流動的樣貌﹝形﹞品評裁成﹝利也﹞,則使事物趨於成熟而貞定。
事物之始終於是大明。
#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坤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乾卦爻辭解說
乾 卦爻辭
象傳
解說
乾:元,亨,利,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初九:潛龍,勿用。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陽氣方萌,賢德幽微—咸薦舜,而堯妻之二女、處之九男以觀內外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
二︰出於地上,其德已著—舜之田漁時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三︰未離於下而尊顯者—舜之玄德升聞
﹝眾皆親附之﹞時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四︰躍不躍,惟及時以就安耳—舜之歷試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五︰在天位,見大德之人,與共成天下之事—舜舉二十二人咸成厥功,而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
上九: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上九至於亢極,故有悔—聖人知進退存亡而無過,則不至於悔也
三、坤 卦爻辭解說
坤卦爻辭
象傳
解說
初六:履霜,堅冰至。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初︰陰始生於下,至微也—聖人於陰之始生,以其將長,則為之戒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二︰陰位在下,坤之主,地之道,直方大其徳用—直方大以盡地道,聖人則從容中道以識之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三︰三居下之上,得位—臣道,有善歸君,含晦其章美;義當為,亦以時發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四︰居近五之位,無相得之義,上下閉隔,危疑之地—自處以正,晦藏其知,可無咎,亦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五︰坤臣道,五君位—故戒之,守中居下,則元吉
上六:戰龍於野,其血玄黃。
戰龍於野,其道窮也。
上︰陰從陽。
然盛極,必抗而爭,皆傷,血—其道窮
四、乾坤易之門戶解說
序卦傳︰有天地﹝乾天也,坤地也﹞,然後萬物生焉…
1.乾坤並建,乾先坤後:
1-1.「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繫辭上傳》第五章﹞
1-2.「今驗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變。
」(《周易正義》、唐孔穎達疏,〈周易序卦〉第十﹝疏﹞,卷九頁十)
1-3.「以剛為天下先,兇道也」(解釋乾卦之「用九」,p.3)與 「陰而先陽,則為迷錯,居後乃得其常」(解釋坤卦「先迷,後得」,p.13)
1-4.即用﹝陰陽﹞顯體,體用不二﹝熊十力﹞
熊十力《新唯識論》〈明宗〉:
今造此論為欲悟諸究玄學者,令知實體非是離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識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實證相應故。
是實證相應者,名之為智,不同世間依慧立故。
云何分別智慧。
智義云者,自性覺故,本無依故。
慧義云者,分別事物故,經驗起故。
…學者當知,世間談體,大氐向外尋求,各任彼慧,構畫搏量,虛妄安立。
此大惑也。
真見體者,反諸內心,自他無間,徵物我之同源,動靜ㄧ如,冺時空之分段。
…是故體萬物而不遺者,即唯此心。
見心乃云見體。
然復應知,所言見心,即心自見故。
心者不化於物,故是照體獨立,而可名為智矣。
吾人常能保任此智而勿失之,故乃自己認識自己,而無ㄧ毫錮蔽焉。
云何自己認識自己。
以此認識,離能所內外同異等分別相,而實昭昭明明,內自識故。
故假說,自己認識自己。
由斯義故,得言見心,亦云見體。
2.乾是生生不已之氣,乾,元;乾之元氣、至坤,而為坤之元﹝氣﹞。
3.以無形言、曰氣,以有形譬之、曰龍。
龍是生生不已之氣,渾然流行不見首尾。
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
龍言生生不已之氣,馬類生生不已之形。
牝馬,取其生生不已,言牝馬是地之類,是以行地无疆也。
4.「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因,紂之都在東北,文王之國在西南。
五、乾坤之文言解說
﹝乾﹞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
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几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坤﹞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其道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
」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
」
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
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
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周易乾坤兩卦看人生An Outlook on Life Through Heaven ...
今謹從乾坤兩卦之內容,探討其人生哲學之. 道,試說明於後。 關鍵詞:易經、八卦、乾卦、坤卦. Abstract. It is true that ...
- 2易经六十四卦中,为什么乾坤两卦最为重要? - 网易
易经六十四卦中,为什么乾坤两卦最为重要?,易经,乾卦,坤卦,占法,太极.
- 3乾坤:易經的門戶,人生的向度 - 每日頭條
《易經》通過自然的原理,推論出人生的哲理,就是個水深火熱的乾坤人生。 《易經》64卦中只有乾卦是純陽的,坤卦是純陰的,但是這兩個完全相反的卦 ...
- 41. 乾卦(乾為天) - | 易學網
易經今解(周易今解),䷀ 乾卦(乾為天) 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 5洞察天機.命理乾坤:超譯易經 - 博客來
書名:洞察天機.命理乾坤:超譯易經,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891905,頁數:1024,出版社:典藏閣,作者:王晴天,出版日期:2021/03/17,類別:宗教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