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號, 380. 成語, 井底之蛙. 注音, ㄐㄧㄥˇ ㄉㄧˇ ㄓㄨㄚ. 漢語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釋義, 住在井底的青蛙。
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語本《莊子.秋水》。
井底之蛙-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成語典》資料
編號
380
成語
井底之蛙
注音
ㄐㄧㄥˇ ㄉㄧˇ ㄓ ㄨㄚ
漢語拼音
jǐngdǐzhīwā
釋義
住在井底的青蛙。
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語本《莊子.秋水》。
△「一孔之見」、「一隅之見」
典源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
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
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注解〕(1):音ㄨㄚ,同「蛙」。
(2)拘於虛: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
虛,指空間而言。
(3)曲士:鄙陋之人。
曲,音ㄑㄩ。
(4)束於教:受到本身所學的束縛。
典故說明
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
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
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
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
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
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
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
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
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書證
01.《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奧乎!」02.《封神演義》第二五回:「侯虎奏曰︰『姬昌何能!姜尚何物!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
名為相周,猶寒蟬之抱枯楊,不久俱盡。
』」03.《隋唐演義》第一四回:「叔寶在左班中觀看,暗暗點頭:『我是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枉在山東自負。
』」04.《紅樓夢》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使用類別】用在「見識淺陋」的表述上。
【例 句】<01>像他這種井底之蛙,還自以為是,真是可悲!<02>人家說自卑的人容易誇大,井底之蛙亦乎如此。
<03>我都聽不懂他們談論的內容,頗有井底之蛙的感慨。
<04>我這鄉下人像隻井底之蛙,設想不周之處還請多包涵。
<05>真抱歉!我是井底之蛙,從來沒聽過什麼叫「隨身碟」。
<06>我們應該到各地去走走,好增廣見聞,免得成為井底之蛙。
<07>電視讓我們不會成為井底之蛙,而做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08>他就像井底之蛙一樣,自以為是的提出一些觀點,硬要別人接受。
<09>凡是妄自尊大的人,都有點像井底之蛙,見解雖弱,卻自以為是。
<10>大師對這些井底之蛙的見解不屑置喙,那些呶呶不休的人還沾沾自喜得很。
近義
坐井觀天,管中窺豹,管窺蠡測,牖中窺日
反義
見多識廣,高瞻遠矚,博古通今
辨識
參考語詞
埳井之蛙,井蛙之見,井中蛙,井底蝦蟆,坎井之蛙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到中年的醒悟: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
- 2我們都是井底之蛙! | 哈佛商業評論・與世界一流管理接軌
我們常用「井底之蛙」比喻見識淺薄、格局狹隘、自以為是的人。身為領導人,居高臨下看部屬時,更是經常有這種感覺,而忘了這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這就像老師在自己的 ...
- 3有時候,做一隻「井底之蛙」未嘗不可 - 人人焦點
說到井底之蛙,我們最直白的理解就是「井底的青蛙」,但是我們的文化典故給它賦予了一個只有中國人明白的意思,那就是形容見識短淺的人。
- 4做人,別做「井底之蛙」! - 人人焦點
相信各位街坊肯定從小就聽過「井底之蛙」這個寓言故事:一隻青蛙從小就生活在井底,擡頭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因此它便誤認爲外面的世界就只有井口般 ...
- 5井底之蛙,永遠看不到遼闊的大海 - 今周刊
讀過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人,難免會嘲笑井底的青蛙見識短淺、故步自封。其實,那個常常被我們嘲笑的「井底之蛙」實在冤枉。為何冤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