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名稱: 太魯閣族的正名運動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of the Identity Movement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ruku. 指導教授: 齊力.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1/11/2904:56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方玉如研究生(外文):Fang,Yu-Ru論文名稱:太魯閣族的正名運動與族群認同之研究論文名稱(外文):TheStudyoftheIdentityMovementandEthnicIdentityofTruku指導教授:齊力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學門:教育學門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9畢業學年度:9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52中文關鍵詞: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族群認同、原住民族運動、詮釋學、建構主義外文關鍵詞:Truku、identitymovement、ethnicidentity、movementofindigenouspeople、Hermeneutics、constructivism相關次數: 被引用:6點閱:1812評分:下載:432書目收藏:6 自出生以來,背負著「泰雅族(Atayal)」的名字將近二十餘年,將泰雅族的故事當作自己祖先在臺灣這塊土地奮鬥的痕跡。

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泰雅族族人,對彩虹抱持著尊敬的態度,認為彩虹是一座審判之英靈橋,審視人在生前所做的事情,是否足以讓你走過彩虹,接受祖先給予的榮耀。

但在五年前,研究者的族別欄變成了太魯閣族(Truku)。

太魯閣族?一個陌生的名字,但代表著所熟悉的自己,也有著熟悉的彩虹神話。

因為無法想像太魯閣族的模樣而感覺到迷惘,猶如在黑暗中撫摸著「太魯閣族」的臉龐,似乎可以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無法看清楚「他」的樣子。

在這樣的氛圍下,該如何去建構(construct)自己對太魯閣族的想像?該如何去建立自己對太魯閣族的認同(identity)?  我對太魯閣族正名(theidentitymovementofTruku)的過程產生了研究的動力,並且開始追尋太魯閣族人在史料中的痕跡,試圖找尋我族的名字為何消失的原因,以及是誰去撕裂我的族群而造成模糊的開端,而我的族群又如何在失去「族名」(thenameofethnicgroup)的歷程中掙扎,最後,我族正名成功後,是否重新活化他們的族群想像(imaginedcommunities)及認同。

  太魯閣族不可以在臺灣的歷史中缺席。

在臺灣的原野之間,太魯閣族人努力活出自己,因此我想說一個故事,一個有關太魯閣族的故事,述說著他們的強悍且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述說著他們被撕裂且即將失去我族傳統文化的痛苦,述說著他們不願族名隱沒於歷史洪流中而努力的歷程,以突顯太魯閣族在臺灣歷史中不可抹滅的重要角色。

  以社會學(Sociology)的角度去建構這個故事的舞台,看著我們的英雄角色-太魯閣族人-如何活躍在臺灣歷史中,並且試圖以詮釋學(Hermeneutics)的觀點理解太魯閣族人的族群意識「族群意識」(ethnicconsciousness)的轉變,進而瞭解為何演變成今日族人必須建構太魯閣族的族群想像。

從本論文中的故事,將帶領讀者重新審視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意義,進而省思臺灣原住民族對臺灣的歷史文化意義。

SinceIwasborn,Icarriedthename“Atayal”fornearlytwentyyearsandregardedthestoryofAtayalasmyforebears’strivingstoryonthelandofTaiwan.OnceIthoughtthatIamamemberofAtayal,treatedtherainbowwithrespectandregardedtherainbowasa“rainbowspiritbridge”withdeeplyspiritualsignificanceforjudgingwhetheryouarequalifiedforcrossingthroughthisbridgetoreceivethepridethatforebearsgivebyyourbehaviorbeforeyoudie.Butfiveyearsago,myethnicidentificationchangedfromAtayaltoTruku,aforeignname,howeverrepresentingthefamiliarmyselfandhavingthefamiliarrainbowmyths.IfeltconfusionbecauseofthesmatteringofknowledgeandbeingforeigntoTruku.Justasfeeling“thefaceofTruku”bytouchinthedark,Iseemtofeel‘itsexistence”butcannotsee“itsfeatures”clearly.Inthissituation,howcouldIconstructtheimaginedcommunitiesaboutTruku?HowcouldIfoundtheethnicidentityofmyselftoTruku?Therefore,IfoundthemotivetostudytheprocessoftheidentitymovementofTruku.IstartedtosearchfortherecordofTrukuinthehistoryrecord,andtofindoutthereasonofwhythenameofmyethnicgroupdisappearedinthehistoryandtheanswerofwhatcausedtheonsetofindefinitediscriminationbetweenAtayalandTruku.Moreover,Itriedtoknowhowmyethnicgroupstruggledintheprocessoflosingthenameofethnicgroupandwhetherthesuccessofidentitymovementactivatedtheirimaginedcommunitiesandethnicidentityanew.TrukucannotbeabsentfromthehistoryofTaiwan.BecauseinthefieldsofTaiwan,Trukustrivetoliveforthemselves,Iwouldliketotellastory,oneaboutTruku,toshowtheimportantandindelibleroleofTrukuinthehistoryofTaiwan.ThisstorydescribesthevaliancyandintrepidityofTruku,theimportanceoftheirexistence,theirpainwhentheyfacedtheirethnictraditionalculturethatwoulddisappear,andtheirstrivingprocessforbeingunwillingtoletthenameofethnicgrouphidedinthestreamofhistory.Inthisthesis,IconstructedthestoryofTrukufromthepointofviewofSociologytoseehowTrukulivenedinthehistoryofTaiwan,andtriedtounderstandthetransitionofethnicconsciousnessofTrukubytheviewofHermeneuticsandwhythetransitionfinallyevolvedintotheimaginedcommunitiesthatTrukumustconstructtoday.Moreover,thisthesiswillleadreaderstothoughtfullythinkthemeaningoftheidentitymovementofTrukuandthemeaningofTaiwanindigenouspeopletoTaiwanhistoryandculture. 謝辭I摘要IIIAbstractV目錄VII表目錄IX圖目錄X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壹、研究背景1貳、研究動機3第二節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6第二章 文獻探討9第一節 族群理論9第二節 正名運動16第三節 太魯閣族的歷史文化23日治時期的分類251945年後國民政府的分類34三次遷移39太魯閣族的信仰的變遷45第三章 研究方法49第一節 詮釋學的觀點49第二節 建構主義54第三節 說「故事」與社會科學56第四節 多元方法58第四章 太魯閣族的正名運動與族群認同61第一節 日治時期太魯閣人族群意識的撕裂61日本政府與太魯閣族的接觸—引發新城事件62守護家園的三棧事件63日軍的報復行動—加灣事件63難以忽略的存在—太魯閣族64為爭奪生存空間而戰—威里事件65二十世紀末臺灣抗日最大的戰役—太魯閣族之役68太魯閣族命運的轉變71反壓破之下爆發的霧社事件72太魯閣族「族名」消失的關鍵73第二節 重現太魯閣族歷史文化76社群77歸屬感78凝聚力79領域感80神秘的太魯閣國家公園81撕裂模糊的開始82今日的太魯閣族84第三節 原住民族運動再起風雲89拒絕沉默:原住民族運動的興起89土地即生命:保衛祖先的土地92名正言順:恢復光榮的族名95迎接自治的基礎:法律、組織以及制度100原住民族運動記事年表103第四節 Truku正名的契機:政治的變革109第五節 基督長老教會與信仰116第五章 太魯閣族正名的深層意義123第一節 不該缺席在臺灣歷史中的族群123第二節 雨過天晴:重現彩虹族群125參考文獻i表目錄表2-1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與自力救濟的分類17表2-2 政府核定之臺灣原住民族列表(資料日期:97年4月23日)21表2-3 太魯閣族與泰雅族在文化習俗上的差異45表4-1 日軍接收臺灣、霧社事件、太魯閣族之役日本投入兵員比較表69表4-2 2001年~2008年間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通過之族群84表4-3 民國91年1月~98年5月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各族人口85圖目錄圖2-1 索雅空間性三元辯證22圖2-2 太魯閣族分支系統圖39圖2-3 太魯閣族的社群系統圖41圖2-4 遷至後山北部後的五大部落分布圖42圖4-1 東賽德克群內部的認同單位擴展圖示77 中、日文部份Edles,L.D.著(2006)。

文化社會學的實踐。

陳素秋譯。

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Palmer,R.E.著(1992)。

詮釋學。

嚴平譯。

臺北:桂冠。

小島由道、安原信三著(1996)。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山口政治著(2005)。

日據初期的外太魯閣情形。

黃榮洛譯,原住民專欄,20,102-113。

山崎炳根著(1998)。

鹿野忠雄—縱貫山林的博物館學者。

楊南郡譯。

臺中:星辰出版社。

太魯閣中會教社部主辦(2003)。

原住民族自治研討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1998)。

原住民族宣教的中斷時期—明清時期300年。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頁53-57。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王甫昌(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意識。

臺北市:群學。

王明珂(1997)。

華夏邊緣。

臺北市:允晨文化。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1999)。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

臺北市:巨流。

王崇名(2006)。

社會的概念:CharlesTaylor、MichelFoucault與德國哲學詮釋學的觀點。

臺北縣:稻鄉。

以撒克˙阿復(2001)。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草案》與《原住民族和臺灣政府的夥伴關係》—為臺灣原住民族自治重新定調。

新夥伴關係與原住民族人權工作坊,頁51-61,臺北市:臺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石守謙主編(2003)。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

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伊能嘉矩著(1898)。

臺灣通訊第二十二回:臺灣各蕃族的分布。

收錄在東京人類學雜誌,146,301-307。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6月15日。

臺灣原住民學習知識庫伊能嘉矩研究資料庫。

網址:http://140.112.113.3:8055/indigene/伊薩克(HaroldR.Isaacs)著(2004)。

族群。

鄧伯宸譯。

臺北縣:立緒文化。

夷將˙拔路兒等主編(2008)。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下冊。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夷將˙拔路兒等主編(2008)。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冊。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旭日羿˙吉宏(2006)。

太魯閣族:一個新興的古老族稱。

臺灣原YOUNG,16,頁9-16。

旭日羿˙吉宏(2006)。

布洛灣。

臺灣原YOUNG,16,23-24。

江天順(1965)。

太魯閣族傳道簡史。

收錄自徐謙信、鄭連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何聯奎、衛惠林同撰(1956)。

臺灣風土志。

臺北市:中華。

佐山融吉(191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蕃族調查報告書。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佐山融吉(2007)。

蕃族調查報告書。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如雲(1983)。

耶穌在哭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政治活動祕史。

臺北市:龍旗出版社。

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Hastrup)編(1998)。

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造。

賈士蘅譯。

臺北市:麥田出版。

宋文里、徐正光合編(1989)。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

臺北:巨流。

宋文薰等撰稿(1998)。

跨越世紀的影像:鳥居龍藏眼中的臺灣原住民。

臺北市:順益博物館。

李壬癸撰稿(1999)。

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李亦園等著(1963)。

南澳的泰雅人下冊。

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等著(1963)。

南澳的泰雅人上冊。

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季順(2003)。

走過彩虹。

花蓮:太魯閣族文化工作坊。

沈有容(1994)。

閩海贈言。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里慕伊˙阿紀(2002)。

彩虹橋的審判。

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周怡君(1997)。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社會運動與參與(1985-1915)。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修澈(2001)。

原住民的民族認定。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嘉誠(1992)。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鴻信(1997)。

繼續改革中的教會—認識長老教會。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

邱韻芳(1997)。

族群、信仰與認同-一個都市族裔性社團的人類學分析。

山海文化雙月刊,17,77-89。

邱韻芳(2004)。

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峰、許世楷、布興˙大立主編(2002)。

從和解到自治。

臺北:前衛。

施政峰(1992)。

正名運動與民族認同的建構。

新世紀智庫論壇,19,頁21-29。

施政峰(2002)。

正名運動與民族認同的建構。

新世紀智庫論壇,19,頁21-29。

柯志明(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臺北市:中央硏院社會學硏究所。

柯志明(2005)。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

臺灣社會學。

10,149-170。

紀駿傑(2005)。

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之回顧。

國家政策季刊,4(3),p5-37。

約翰˙雷克斯(JohnRex)著(1991)。

種族與族類。

顧駿譯。

臺北市:桂冠。

胡家瑜、崔伊蘭主編(1998)。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嘉矩藏品研究。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郁永河(1996)。

稗海紀遊。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酋卡爾(1998)。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原住民族新青年文化交流協會(2007)。

原住民族正名議題研討會會議手冊。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徐振國(2001)。

論科學方法論與詮釋學方法論之整合。

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243-261。

徐謙信(1982)。

附錄「三百年前在臺灣之殉教徒」。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頁267-272。

臺南市:臺灣教會公報社。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吳叡人譯。

臺北:時報文化。

馬淵東ㄧ(1956)。

高砂族民族史。

收錄在楊南郡譯(2005)。

臺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頁80-103。

臺北市:南天。

馬賴˙巴度(李保盛)(1993)。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成立四十週年暨國際原住民年紀念特刊,臺北市: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馬騰嶽(2002)。

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騰嶽著作攝影(1998)。

泰雅族文面圖譜。

臺北縣板橋市:馬騰嶽。

高承恕(1989)。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

臺北:巨流。

高萬金(1998)。

荷蘭對臺灣的宣教。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頁45-52。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張文成(2004)。

『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淺井惠倫攝影、笠原政治編(1995)。

臺灣原住民族映像。

楊南郡譯。

臺北市:南天。

笠原政治主編(1955)。

臺灣原住民族影像。

楊南郡譯。

臺北市:南天。

莊立信(2005)。

臺灣民族建構中的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

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89)。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

臺北:巨流。

郭楓(2006)。

詩寫歷史的藝術開拓—讀江自得〈賽德克悲歌〉有感,並片論詩寫歷史的有關問題。

笠詩刊,251,166-175。

陳世玉(1995)。

為無名的歷史正名:解讀安達基的《英國病人》。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研究就所碩士論文。

陳兆勇、柯志明(2005)。

米糖相剋:耕地的爭奪或利益的衝突。

臺灣社會學,35,23-74。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臺北:五南。

陳竹著(2000)。

太魯閣地區原住民與亞洲水泥公司土地糾紛事件之法律問題分析。

人權會報,69,14-19。

陳秀清(2000)。

族群(ethnicgroup)理論的整合與應用—以當前臺灣的族群現象為例。

中國邊際,150,2-8。

陳奇祿(1992)。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臺北:聯經。

陳俊男(2007)。

民族認定之比較:邵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

原住民族新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原住民族正名議題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7。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南州(1969)。

瞭解與實踐。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

陳南州(1991)。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會、政治倫理—從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個聲明、宣言之研究來建構臺灣教會社會、政治倫理。

臺北市: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南州著(1976)。

瞭解與實踐。

臺南市:人光出版社。

陳茂泰、孫大川(1994)。

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

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報告。

臺北市:內政部。

陳毅峰「族群空間與文化政治—臺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之文化與政治面向的初探。

夏黎明、呂理政主編(2000),族群、歷史與空間—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頁111-122。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陳震(2004)。

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鳥居龍藏著(1996)。

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

楊南郡譯註。

臺北市:遠流。

鹿野忠雄(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

東京都:大空社。

鹿野忠雄著(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

宋文薰譯。

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行。

莤卡爾主編(1998)。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

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森丑之助(1917)。

理蕃概要。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屬。

森丑之助(1919)。

臺灣蕃族志。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屬。

森丑之助著(1994)。

臺灣蕃族圖譜(中譯本)。

宋文薰編譯。

臺北市:南天。

森丑之助著(1996)。

《臺灣蕃族志》。

臺北市:南天書局。

黃叔璥(1996)。

臺海使槎錄。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武東、徐謙信同編(1959)。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

臺南市:臺灣教會公報社。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1982)。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

臺南市:臺灣教會公報社。

黃長興(2003)。

還我族名:『太魯閣族』:爭取臺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太魯閣族)緣起論述及分區部落座談成果報告書。

花蓮縣: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黃逢昶(1997)。

臺灣生熟番紀事。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鈴華(2005)。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

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黃應貴主編(1999)。

時間、歷史與記憶。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南俊譯著(2005)。

臺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

臺北市:南天。

楊南郡(2006)。

太魯閣事件。

臺灣原YOUNG,16,21-22。

楊國樞(1989)。

「臺灣興新社會運動研討會」總結報告。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311-326。

臺北:巨流。

楊龍立(2001)。

建構主義的批判。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67-80。

董森永、李子寧、馬騰嶽計劃主持(2002)。

鏡頭下的達悟族:蘭嶼.達悟族.影像特刊。

臺北市: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廖守臣(1977)。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4,61-206。

廖守臣(1978)。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5,81-212。

廖守臣著(1984)。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

臺北市: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2007)。

『原住民族政策論壇』研討會會議手冊。

臺北市: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編輯小組(2008)。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臺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趙中麒(2004)。

民族想像與/或民族復振:太魯閣(族)分離/正名運動的意義與困境。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2),161-200。

趙晉玫(2003)。

團體標章制度的再思˙正名與國際化。

智慧財產權,54,36-45。

齊力、林本炫編(2005)。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阿榮(2006)。

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

臺北縣:揚智文化。

劉斌雄著(1986)。

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

收錄在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69-87。

臺北:聯經。

潘英編著(1998)。

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

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潘繼道(2000)。

日治前臺灣太魯閣族群的發展。

歷史月刊,152,14-21。

潘繼道(2001)。

日治時期臺灣太魯閣族群的反抗血淚。

歷史月刊,164,20-26。

潘繼道(2004)。

二十世紀初東臺灣最大的一場戰役-大正三年『太魯閣之役』之研究。

臺灣文獻,55(4),59-105。

蔡迪清(1999)。

集團移住與宗教變遷對部落環境行動之影響-以太魯閣族三棧部落為例。

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惠林(1954)。

臺灣文化論集(一)。

林熊祥等編著。

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衛惠林等原修(1972),臺灣省通誌卷八同冑志泰雅族篇。

收錄在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誌.同冑志,頁1-4。

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蕭世暉(2001)。

21世紀議程與伙伴關係。

新夥伴關係與原住民族人權工作坊,頁51-61,臺北市:臺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蕭新煌(1989)。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54。

臺北:巨流。

錢師霖(1999)。

孔子正名思想的三個政治面向。

嘉南學報,25,283-295。

謝世忠(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

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謝世忠等著(2007)。

原住民族傳統習慣之調查、整理及評估納入現行法制第二期委託研究—泰雅族、太魯閣族。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羅大春(1972)。

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藤井志津枝(1997)。

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

臺北:文英出版社。

藤井濟之助(1988)。

臺灣的蕃族-上。

臺北:南天書局。

英文部分Barth,F.(Ed.)(1969).EthnicGroupsandBoundaries:TheSocialOrganizationofCulturalDifference.London:AllenandUnwin.BureauofAboriginalAffairs(1911)ReportonthecontroloftheaboriginesinFormosaTaihoku,FormosaTaipei,Taiwan:TheBureau.Chien,H.–C.(Ed.)(2003)ANationalShoulderingtheShackleofHistory,TheStoryofName-CorrectingMovementofJews.Taiwan:PeacetimeFoundationofTaiwan.Geertz,C.(1973)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NewYork:BasicBooks.Leach,E.R.(Ed.)(1977)PoliticalSystemsofHighlandBurma:aStudyofKachinSocialStructure.London:AthlonePress.Richard,DA.(Ed)(1988)“Introduction”‘NamingandIdentity:ACross-CulturalStudyofPersonalNamingPractices’.PrintedinUnitedStatesofAmerica.麥留芳(2004)“TaiwanJournalofAnthropology”‘NamingandCollectiveMemoryintheMalayMuslimWorld’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網站部份行政院新聞局。

網站:http://publish.gio.gov.tw/newsc/newsc/930114/93011405.html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

網站:http://law.moj.gov.tw/臺灣原住民學習知識庫。

網站:http://140.112.113.3:8055/indigene/臺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網站:http://atipp.ngo.org.tw/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網站:http://www.pct.org.tw/ab_missionplans.htm應用心理小站。

網站:http://stmail.fju.edu.tw/~a8635612/clinical/theory/erikson.htm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 2. 台灣民族建構中的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 3. 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 4.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社會運動參與(1985-1996) 5. 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 6. 集團移住與宗教變遷對部落環境行動之影響─以太魯閣三棧部落為例 7. 「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 8. 菱形格外~踏尋自我的敘說旅程 9. 二十六首泰雅爾詩歌探源 10. 我不是壞小孩─喪親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 11. 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某泰雅(德魯固)族國小及其學區為例 12. 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 13. 知識、權力、部落地圖:「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社會學解析 14. 花蓮縣原住民學童傳統舞蹈活動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15. 書寫自己部落的歷史:布拉旦的過去、現在、未來   1. 邱韻芳(1997)。

族群、信仰與認同-一個都市族裔性社團的人類學分析。

山海文化雙月刊,17,77-89。

2. 邱韻芳(1997)。

族群、信仰與認同-一個都市族裔性社團的人類學分析。

山海文化雙月刊,17,77-89。

3. 柯志明(2005)。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

臺灣社會學。

10,149-170。

4. 柯志明(2005)。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

臺灣社會學。

10,149-170。

5. 紀駿傑(2005)。

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之回顧。

國家政策季刊,4(3),p5-37。

6. 紀駿傑(2005)。

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之回顧。

國家政策季刊,4(3),p5-37。

7. 郭楓(2006)。

詩寫歷史的藝術開拓—讀江自得〈賽德克悲歌〉有感,並片論詩寫歷史的有關問題。

笠詩刊,251,166-175。

8. 郭楓(2006)。

詩寫歷史的藝術開拓—讀江自得〈賽德克悲歌〉有感,並片論詩寫歷史的有關問題。

笠詩刊,251,166-175。

9. 楊龍立(2001)。

建構主義的批判。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67-80。

10. 楊龍立(2001)。

建構主義的批判。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67-80。

11. 廖守臣(1977)。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4,61-206。

12. 廖守臣(1977)。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4,61-206。

13. 廖守臣(1978)。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5,81-212。

14. 廖守臣(1978)。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德部落遷徙與分布(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5,81-212。

15. 趙中麒(2004)。

民族想像與/或民族復振:太魯閣(族)分離/正名運動的意義與困境。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2),161-200。

  1.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 2. 花蓮太魯閣族族群認同與變遷之探討 3. 「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 4. 知識、權力、部落地圖:「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社會學解析 5. 太魯閣族之集體記憶與當代族群認同-以正名運動論述中的「太魯閣事件」為例 6. 國家勢力與原住民部落社會之交會-以花蓮太魯閣族為研究區界 7. 原住民族土地權之探討—以花蓮太魯閣族為例 8. 近代太魯閣族部落空間變遷之研究─以alangCiyakang(支亞干)為對象 9. 「下星期記得回來!」:太魯閣族山上部落居民的生活描述與田野調查省思 10. 原住民族文化保存政策之研究-以太魯閣族慕谷慕魚(mqmgi)家族及慕谷烏歪(mkuway)家族族譜溯源為例 11. 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 12. 太魯閣族語言發展現況之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 13. 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 14. 台灣原住民族群認同之研究─以邵族為例 15. 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