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登陸:三張圖看懂75年前的6月6日發生了什麼 - BBC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44年6月6日,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法國軍隊登陸法國北部海岸抗擊德國軍隊。

這在當時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象徵解放西北歐地區的戰役開始, ... 諾曼底登陸:三張圖看懂75年前的6月6日發生了什麼2019年6月6日圖像來源,IWM/GettyImages諾曼底登陸75週年紀念儀式本周在英國朴茨茅斯舉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其他國家元首都出席了當天儀式。

你了解諾曼底登陸戰嗎?1944年6月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在英語中D-day一詞具有特別的意義?特朗普訪問英國:英美特殊關係面面觀沉沒70多年再有德軍二戰「王牌」重見天日間諜:二戰時令納粹聞風喪膽的「瘸腿女人」D日(D-day)是什麼?D日是軍事術語,指一項作戰行動發起的那天。

1944年6月6日,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法國軍隊登陸法國北部海岸抗擊德國軍隊。

這在當時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象徵解放西北歐地區的戰役開始,這些地區此前都被納粹佔領。

圖像來源,GettyImagesD日當天,數萬名士兵同時登陸諾曼底的五個海灘。

此次行動經過一年多的凖備,最初定於6月5日,但是暴風雨導致登陸時間推遲了24小時。

當天發生了什麼?諾曼底登陸當日凌晨,盟軍空降部隊降落到敵人後方;數千艘船聚集在諾曼底海岸,凖備發起攻擊。

儘管德國軍方領導人預計會有襲擊,但他們認為最初的襲擊只是用來轉移注意力。

襲擊前幾周,一項欺騙計劃讓德軍認為主要的登錄戰會發生在位於稍遠位置的沿海地區,這幫助英國軍隊在一片代號為「Gold」(黃金)的海灘站穩了腳跟。

另外,加拿大軍隊在朱諾海灘(Juno)登陸,英國軍隊還在寶劍海灘(Sword)登陸。

美國軍隊也登陸了最西邊的猶他海灘(Utah),並且沒有遭遇大規模傷亡。

但是在奧馬哈海灘(Omaha),美國軍隊傷亡慘重。

美國海軍對德國防禦工事的密集轟炸沒有效果,而且美軍遇到了一支精銳的德國部隊。

當時現場的情形是,剛過午夜,美國和英國的三支空降師起飛攻擊位於側翼的海灘,總兵力超過23000名。

無數的海軍艦艇和登陸艇聚集在英吉利海峽中間被稱為「皮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Circus)的區域。

早上6時30分開始,在海軍的掩護下,第一批5個師的突擊部隊被運送到各自要攻擊的海灘。

登陸行動花了一整天。

截至當天午夜,盟軍已經鞏固了各自的灘頭陣地,並從黃金海灘、朱諾海灘、寶劍海灘以及猶他海灘向內陸推進。

有多少軍人參加?參與諾曼底登陸戰的船隻和登陸艇多達7000艘,它們向盟軍精心挑選的5個諾曼底海灘運送了15.6萬人和一萬輛戰車。

如果沒有大量空軍和海軍的支持,此次登陸毫無可能。

盟軍的海空軍力當時已經超過了德國。

但在D日當天,有多達4400名盟軍士兵死亡,9000人受傷或失蹤。

當天德軍的總傷亡凖確人數未知,估計在4000到9000人之間。

數千法國平民在戰鬥中喪生,主要原因是盟軍發動了轟炸襲擊。

圖像來源,GettyImagesD日之後發生了什麼?儘管盟軍在D日結束時已經在法國站穩腳跟,但有一段時間,他們仍然面臨被趕下海的風險。

他們必須以比德國軍隊更快的速度補充兵力。

在狹窄的巷道和重兵守護的諾曼底小鎮裏,盟軍的進展相當緩慢。

不過盟軍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敵人,而且擁有空軍優勢,所以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盟軍克服了這種巨大的阻力。

截至1944年8月下旬,在盟軍解放巴黎時,到達法國的200萬盟軍士兵中,約有10%已經死亡、受傷或失蹤。

相關主題內容英國歷史美國德國更多相關內容特朗普訪問英國:英美特殊關係面面觀2019年6月3日沉沒70多年再有德軍二戰「王牌」重見天日2018年7月7日「瘸腿女人」:二戰時令納粹聞風喪膽的英美間諜2019年5月16日頭條新聞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我們已經知道些什麼?2021年11月26日視頻,「這麼近,那麼遠」——疫情下的中港通關之困55分钟前中國與非洲:中非合作論壇的歷史、現狀和未來2021年11月27日特別推薦氣候變化:全球富人的生活消費模式加劇地球暖化2021年11月14日周冠宇:中國首位一級方程式賽車正式車手2021年11月18日3:50視頻,維吾爾人在英國倫敦傳承民族文化,節目全長3,502021年11月17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與3500萬美元拍賣高價的傳世作品2021年11月18日COP26峰會協議「縮水」中國與印度所扮演角色受質疑2021年11月17日中國防疫人員入民宅「無害化處置」寵物狗,引發眾怒2021年11月16日中國與斯里蘭卡因有機肥料質量問題爆發罕見外交風波2021年11月14日拜登和習近平舉行視像會晤:開場友好,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分歧2021年11月16日中國官媒CGTN發佈彭帥「報平安」電郵添疑雲2021年11月18日熱讀1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我們已經知道些什麼?2對自己的發明追悔莫及四個科學家的故事3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人類在太空尋找宜居新家的好幫手4振蕩天星:地球共軌小行星的神秘身世5彭帥事件後續、立陶宛外交風波、迪奧「辱華」爭議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6中國與非洲:中非合作論壇的歷史、現狀和未來7迪奧展出「瞇瞇眼」女性照片陷入「辱華」風波,攝影師致歉8中國懲處台灣遠東集團背後的政治和經濟考量9美國議員月內第二次訪台北京再批台灣挾洋自重「死路一條」10新冠肺炎:「清零」是否可能?有無先例可循?最近更新:2021年8月22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