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周慧儀 - 灼見名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晚年時,孔子專心於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其時孔門弟子有3000多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
... 在讀書求學問時,又有否銘記並且學以致用?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首頁
教育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作者:
周慧儀
2019-03-08
教評心事
標籤:儒家孔子學習為學之道論語
在孔子眼中,只追求美德,而不輔以好學精神,反會變成惡。
(Shutterstock)
0
SHARES
8.6k
VIEWS
ShareonFacebookShareonTwitter
人生,有時的確不易過,有時甚至乎更會萬分難過。
或無聊,或寂寞,或失意,或沮喪,或痛心,一切一切的困難,一段一段的逆境,究竟人怎樣才能有信心去面對?究竟人怎樣才能見到山洞口的光而發現出路在何方?
今天正是時候來讓我們認真學習萬世師表孔子的為學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
年輕時,他曾問禮於老子,希望通過禮法移風易俗。
中年時,孔子因仕途失意而遂專心研讀《詩》、《書》、《禮》、《樂》,他身體力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廣納弟子。
晚年時,孔子專心於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其時孔門弟子有3000多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於後天的不同成長環境,那些積久養成的習性便會令人們產生甚大差異。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把人的資質分為三等。
上等的人是生來就通曉一些事理。
次一等的人是學了以後便能知曉事理。
又次一等的人是遇到難題才去發憤苦學而知道事理。
而那些遇到難題還不肯去學習的人,是為下等。
子曰:「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除了上智與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可透過學習去改變和完善自己,故此孔子非常強調教化的作用。
孔子是先秦儒家學說的代表人,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以我們中國歷代稱頌他為萬世師表。
在為學之道上,他為我們中華民族倡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要好學,要立志為學
子曰:「少而不學,長無能也。
」《孔子家語·三恕》
孔子認為人在年輕時不認真學習,長大後就沒有本事。
子曰:「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孔子家語·在厄》
這句話指出那些生活無憂的人,其思考不會深遠;那些身處安逸的人,其志向不會廣大。
思不遠、志不廣的人往往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而這則只會消弭立志為學的鬥志。
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孤陋寡聞、胸無點墨,又或在學習時,不求甚解,得過且過,以管窺天,結果,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總是很膚淺片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為政》
當中所言的志於學是為學之本:志就是心之趣向、志向。
志於學,就是喜歡學習,立志要專心求學。
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學重要。
此處孔子自述15歲心志堅定,立志求學。
至30歲,孔子所學經業已成立,也就是學問有根有基,學習能力也不會因外力而搖動減弱。
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孔子問我們學習修養自己和福國利民的學問,又能夠時常練習,適時實行,豈不是很令人欣喜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
溫故是指溫習已讀過的書,知新是指研讀尚未讀過的書,即重溫已得之學,同時又時刻吸收新知識。
另一解釋是由於勤於溫習已讀過的書而發現舊聞中的新義,如此好學、勤學和能舉一反三的人,足以成為人師。
學過不溫習,久了就忘;若是未學過的又不願去學,那學問就止於此了。
由此可見,為學不可淺嘗輒止而終,為學之道在於持之以恆。
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人在有生之年,每天也要學習。
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意指三人包括孔子本人在內,當中有善人,也可能有不善的人,而二人都是老師。
學效其中善者的行為,並以其中不善者的行為來引以為鑑。
另一說法,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來說。
一個人有其美善的行為,我們就明智選擇地跟從他,學習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千萬不要學。
人不會是全好,也不會是全不好的。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孔子指出好學之義:君子飲食不強求溫飽,居處不強求安逸,勤勉處事,出言謹慎,又常親近有道德學問的人,向他們求教請益,以修正自己的行為,能這樣子可以算是好學了。
可見,君子好學志於聖賢,不在安飽。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學習時,人若知道就說知道,人若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是有智慧的,這是真知。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聰敏的人,仍能認真好學,虛心學習,不介意以貴問賤,以長問少,此等向地位、年紀皆不及己的人,謙虛下問請教而不以為恥。
學習與思考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讀書學習而不用心思考研究書中的義理,則罔然無所得;只憑自己思索而不讀書學習,最終只會使人精神疲怠,徒然浪費心機。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
世上許多人喜歡追求美德,並以為擁有美德便是善。
可是,在孔子眼中,只追求美德,而不輔以好學精神,反會變成惡。
喜愛仁德的人,若只喜歡行仁施與而不去學習如何才是裁度恰當適中的善行,則其善行便是愚昧之舉。
喜愛智慧的人,若只喜歡展現自己的才華而不去學習道德規範,則其聰明將變得放蕩不羈,目中無人。
喜愛信實的人,若只顧及信守承諾而不去學習變通之道,不懂隨機應變,則有機會因執於己見而賊害自己。
喜愛正直的人,若只愛直率敢言而不去學習如何體恤和包容別人,則或會因其言論欠缺仁德而言出後傷人。
喜愛勇敢的人,若只好勇而無義,不去學習如何裁制事物使其合義,則將變成搗亂闖禍。
喜愛剛強的人,若不得中和之道,但又不去學習如何謙卑禮讓的話,他的言語行為會變得狂妄自大。
總之,仁、智、信、直、勇、剛六種美德,各有具體的表現與所依據的道理,然而如果只喜愛那些美德而不去學習其中的事理,便不能以中道而行。
所以,只有好學不倦的人,才能避免求善反得成惡之弊。
總結
人生,有時的確不易過,有時甚至乎更會萬分難過。
究竟人怎樣才能有信心去面對?究竟人怎樣才能見到山洞口的光而發現出路在何方?
答案:是學習。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對於現今社會的朋友來說,那些道理看似常理,不說自明,但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把為學之道應用在日常生活繁瑣事務當中?在讀書求學問時,又有否銘記並且學以致用?我們已實踐了多少?
人生在世,為何而活?如何去活?人若對此不加思索、不敢追問、不願學習、不懂學而後應用,則人其實尚未算完成「人」的責任!
人生有何價值?在於人不懈地奮鬥,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要積極進取,上進求學,用功學習如何煥發自身頑強的鬥志,令自己奮力拚爭,成為更美好、更堅強的人。
因為擁抱這樣信念的人,能更易體驗得到人生的多元與精彩!
參考資料:
《論語》講要目錄
更多精采文章經典的拓展與承傳──孟子、荀子一對難兄難弟曾子與《孝經》孔門精要三句話概說八:有關「十翼」──最早解釋周易的兩組文章禮儀教育——品格教育的起步點
0
周慧儀
學習友坊教育顧問總監,秉承「學習有方,博思明志,愛群新民」的教育使命來服務社群,積極推動自主學習、閱讀與寫作、中華文化與品德教育,致力協助中小學開展新世代全人教育。
廣泛閱讀生命教育專家,《知識雜誌》和灼見名家教育專欄作家,5本結集書《校長也上課》作者,教育文章刊登於《大公報》、《明報》、《經濟日報》、《教育現場》、《文路》和《教師中心傳真》。
曾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項目經理、語文資優教育講師和中學中文科主任。
曾應邀參與香港課程及考評改革小組會議,並與香港大學協辦閱讀教育研討會,擔任國內城際和本港校際閱讀、寫作、講故事比賽評委,深圳年度十大童書評審作香港區代表。
公職包括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教育評議會執委,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成員。
誠邀各界交流合作、共創教育。
[email protected]
Viewallposts
標籤:儒家孔子學習為學之道論語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Pleaselogintojoin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灼見報道
七中全會為中共二十大作準備領導層變動及經濟政策受關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0
大中華視野
預測中國繼任的領導層
作者:盧兆興2022-10-10
灼見報道
陳茂波:港未來機遇比挑戰大較星國具規模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9
灼見報道
城大老虎班學生體驗日 啟發中學生未來創科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8
字旅相逢
事筆宜詞音樂劇,行文雅妙趣俗鄙──專訪資深填詞人岑偉宗
作者:馮珍今2022-10-08
影片
曾鈺成:中央駐港機構有哪些分工?它們受《基本法》22條規管嗎?
黃錦輝教授:擔任航天載荷專家需要什麼條件?有哪些任務?香港科學家可以勝任嗎?
林冠傑中醫師:膝蓋痛、長短腳、O型腳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預防?穴位按摩紓緩痛症示範
黃錦輝教授:國際局勢愈動盪美國愈受惠?金融、醫療、軍火商如何齊齊發大財?
雷鼎鳴:美國通過《台灣政策法》挑釁中國能否奏效?上合組織如何不斷壯大抗衡西方?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Pearcey):為什麼香港是最有競爭力的亞洲教育樞紐?哪些是作為中國與世界橋樑的優勢?
黃錦輝教授:本屆政府如何調節防疫政策?0+3措施仍多限制須盡快推出0+0
苗學禮(TonyMiller):我如何解開神祕三彩羅漢來歷之謎?遼代佛教藝術文化登峰造極
霍詠強:「中國崩潰」論為什麼仍有市場?誰才是世界麻煩解決者?
林冠傑中醫師:網球肘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預防?透過穴位按摩紓緩痛症示範
CurrentlyPlaying
熱門文章從文員踏上大班之路──鄭海泉與我編輯精選著名作家李怡在台逝世終年86歲本社編輯部事筆宜詞音樂劇,行文雅妙趣俗鄙──專訪資深填詞人岑偉宗馮珍今一樣的中國文化情──陳耀南訪談記編輯精選今天校長不易為之「怎樣揀選校長接班人」鄒秉恩為什麼要以孝為先呢?陳家偉亞洲金融25年回顧張建雄英國重磅級減稅計劃一石激起市場千層浪西奈山誰最有破壞北溪輸氣管的誘因施永青人生整理師──安靜張灼祥和學員談「十家九流」的疑問楊興安火花何必悅目亮點自有瞄頭郭一鳴苗學禮(TonyMiller):我如何解開神祕三彩羅漢來歷之謎?遼代佛教藝術文化登峰造極本社編輯部預測中國繼任的領導層盧兆興城大老虎班學生體驗日 啟發中學生未來創科路本社編輯部我的心又似小木船……古多迪英國新舊鐵娘子的比拚張建雄縮班不只是人數問題劉銳紹取捨之間譚寶碩兩位被斬首的英法帝王馮應標推薦作家
馮珍今
譚寶碩
林嘉良
羅乃萱
招祥麒
項明生
施林海
許志榮
靳杰強
楊興安
黃珍妮
陳景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85228183011
傳真:+85228183022
業務電話:+8522818363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您的郵箱地址*
姓名*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toyouraccountbelow
ForgottenPassword?
Filltheformsbellowtoregister
Allfieldsarerequired.
LogIn
Retrieveyourpassword
Pleaseenteryourusernameoremailaddresstoresetyourpassword.
LogIn
延伸文章資訊
- 1“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是孔子做学问的终极法宝 - 搜狐
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孔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以致用。孔子为学有六大法宝,可用好学、乐学、博学、恒学 ...
- 2孔子之道|學而第一,學「道」以致用 - 人人焦點
孔子之道|學而第一,學「道」以致用 ·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從孔子來看,兩千多年之後的「我」,對孔子而言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孔子說他三十 ...
- 3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周慧儀 - 灼見名家
晚年時,孔子專心於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其時孔門弟子有3000多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 ... 在讀書求學問時,又有否銘記並且學以致用?
- 4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每日論語25
「回」即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列名於德行科第一,又被孔子推許為唯一好學的弟子。好學和德行並列,說明好學的中國特色就是有 ...
- 5從《論語》中論孔子的「學習之道」
《論語》是一部記述孔子及少數弟子的言論行事之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 ... 致用,就是學以致用,是說學習的知識要. 運用于實踐之中,要達到修己安人這樣一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