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过:字都认识,但你真的知道“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现代一般人认为,“有教无类”是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杨伯峻)。
大中小学的教材是这么写,一般媒体是这么引用,不少著名学者如南怀瑾、傅佩荣也持相同的意见,南怀瑾 ...
无障碍写文章登录/注册高考刚过,各省文理科“状元”纷纷抢占头条、动不动就刷屏,关于教育的讨论也开始纷纷甚嚣尘上。
比如高考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了某位老师转的一条新闻,甚是惊人,标题是“耶鲁大学突然宣布:不招收中国学生?原因令你震惊”,后来才知道这是耶鲁大学陈志武先生去年发的旧文旧式教育与文化制约国人发展,被人稍作更改,换个噱头的标题,就发出去了。
昨天还在财新网APP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题目是“新高考改革之后,为何舆论还是关注‘状元’”,指的是浙江省高考。
我国的教育,包括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当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个无可讳言。
但鲁迅怀疑,就算是所谓的“黄金世界”,教育就一定很好吗?这是个大问题,本文不准备回答,也回答不了。
本文的宗旨是来探讨探讨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教无类”四个字,字都认识,但你真的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一、“有教无类”的通常理解“有教无类”是了不起的教育家孔子的主张,跟他的“因材施教”思想,同样著名,影响深远。
但“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只有光秃秃的一句,一点上下文语境都找不着,所以在学界其实是有争议的。
本文为此给出了再探讨。
现代一般人认为,“有教无类”是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杨伯峻)。
大中小学的教材是这么写,一般媒体是这么引用,不少著名学者如南怀瑾、傅佩荣也持相同的意见,南怀瑾甚至认为这“不需要解释”。
由此可见,这确乎是一种意识形态了。
说它是意识形态,更重要的可能是官方最高领导层的表态。
在《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我们可以看到,1958年毛主席有“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的说法,“孔子的有教无类”赫然位列榜首。
但孔子说“多见阙疑”,胡适说“于无疑处有疑”,南怀瑾认为“不需要解释”的有教无类真的是那么回事吗?二、从古代注解中求证翻开程树德撰的《论语集释》关于“有教无类”的释义,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从班固到朱熹一条线下来,古人对它的理解恰与今人相反:班固直接把它引为“有教亡类”,亡就是没有、消灭的意思,“亡类”至少就是“没有类的差别”;马融觉得这是“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这句话有歧义,但似乎应该是人受过教后,就“无有种类”了;而朱熹则引申道:“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习气之染也。
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也就是说,受过教育的人,品行都会得到改善、变好,那么人的善恶差别就会越来越小。
概括地说,无论是“亡类”“无有种类”还是从“习气之恶”“复于善”,古代《论语》的主要注释本都认为“有教无类”具体是指:通过教育,人就可以都达到某种无差别的状态。
众所周知,朱熹以降,《四书章句集注》就成为了官方教材,他对“有教无类”的理解自然就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社会的主流思想,也就是当时的意识形态,就像现在的一样。
邓球柏主编的《论语通说》“有教无类”条中,后来的胡广、庆源辅长、洪氏等学者的说法都是例子,这里不详举。
一直到晚清,辜鸿铭对“有教无类”的英文翻译也仍是传统的、正统的:“Amongreallyeducatedmen,thereisnocasteorrace-distinction。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是没有阶级和种族之别的。
)到了民国,甚至是喝过洋墨水、一辈子提倡美国式民主的大学者胡适,也在1947年9月4日《论自由主义》的演讲中明白无误地指出:“有教无类,‘类’是门类,是阶级民族,‘有教无类’,是说:‘有了教育,就没有阶级民族了。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古代注解来看,有教无类的古今主流解释,差异相当大。
今人说是“教育前有要一视同仁的态度”,古人却说“教育后要有无有种类的结果”,截然不同!这种不同,难道是偶然的吗?三、从“字面的深处”求证语言学学术的训练也使笔者更倾向于接受古人的解释。
易中天指出,“有…无…”的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有教无类”其实更接近于“有备无患、有恃无恐”,这更符合我们的语感。
石毓智的说法为这种简单直观的恶说法提供了语言学根据。
石毓智认为,在动字前面加动词“有”字,来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是上古汉语的普遍用法,并有相当的认知理据。
这种用法至今仍见之于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等方言里,而且也在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外语中有广泛的体现。
比如笔者的家乡话(属于闽方言)“我有吃饭”和英语的“Ihaveeatenit”等,都是最好的体现。
而在上古汉语中,“日月有食之”(甲骨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中的用例,显然解释成“日食了”“女子出嫁了”更为通畅。
又比如我们今天仍在说的“有失……”(如尊严等),就是古代用法的留存。
相映成趣的是,现代汉语“没”字用如动词时与上古“有”字的用法几乎相近,也是表示某种完成意味的动作,如“我没吃饭”就等于英语的“Ihaven'teatenyet”。
就《论语》一书而言,“子路有闻,未能之行,唯恐有闻”中的“有闻”与“行”,语义的先后关系明显,确实属于“有+V”表示动作完成状态的用法。
另外,我还特意检索了一下《论语》中所有“教”字的用例,皆是动词,无一例外。
因而,把“有教”理解为辜鸿铭版的“educated”,很有说服力。
在动字前面加动词“有”字,来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换成专业的说法是,领有动词标记完成体。
自己感受下人话与人话之间的差别,再体会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其实,这种领有动词的用法在现在还在被用于普通话中!可能是方言渗透进了普通话(有些人可能说是“广大农村人进城,影响了城里人”,农村包围城市,正统被异化了;或者北方人被南方人给影响了,等等),也可能是古代汉语的领有动词用法又死灰复燃了!总之,我们现在还在这么用!特别是在网上,留心一下,随处可见。
比如:“不懂为啥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都有看这部剧”“我有透过微信恭喜她”“有吃中药”,等等。
之前看了一篇八九十年代的语言学论文说,如果北方人问“你有没有吃饭”,你回答“我没吃饭”,他们听了不会觉得什么,但你回答“我有吃饭”,他们会觉得很不自然,接着就是给你纠正!但笔者后来拉来几个正宗的活北方人做实验,他们的反应居然是没有反应。
不仅如此,细心如我,还发现了有字标记完成体的用法也时不时就蹿上了他们的嘴上!比如上面的几个例子,其实都是我的几个北方朋友写的。
所以,作为一个纯正的、自幼习得闽方言南方人,我深深地感到了为“有教无类”正名的必要性。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也。
四、从孔子的思想里求证也有不少学者纠结在“有教无类”的类,那么,什么是“类”?所谓“类”,在《论语》一书中,至少可以有四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地位(贵贱)的差别,二是道德(善恶)的差别,三是智力(上智下愚)的差别,四是种族(夷狄诸夏)的差别。
“有教无类”的类,以及学者们的纷争,主要也不外乎这四种解释。
照孔子的思想,这四个方面的差别,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模糊掉的。
比如地位上的差别,可以通过“学而优则仕”模糊掉;道德上的差别,可以通过学习仁礼等学说模糊掉;智力上的差别,可以通过“学而知之”或者“困而知之”等方式模糊掉;种族的差别,可以通过孔子“三年有成”的政治措施模糊掉。
其实,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具有马赛克的模糊功能的。
说“模糊”而不说“消灭”,是因为:“有类”从一开始就是“有教”的一个前提,而教育的目标则是使受教的人“无类”,这是孔子的出发点,也符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模糊”在这里的内涵是使人之间的差别变得不再重要,有教无类则意味着人被教育导向某种相当的境界或者水平,这时候也就无所谓类的差别,并非真的整齐划一,如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一样。
这其实与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绝对不是硬指标式的工厂化生产,泯灭所有人的个性。
人一旦到达某种境界,就能和而不同,差异只是多元化的体现,并没有那么急需抹平,就好比圣人之间,是不会攀比的。
从反面着想,孔子的实际行为也不符合“教育要一视同仁”的要求。
按照“有教无类”现在流行的解释去考察孔子的言行,简直是给孔子打脸。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这与孔子施教动机并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表明他除了为自己生计考虑,多少也在给受教者设置门槛:不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至少也是学习意愿、个人素质等其他非物质方面的因素。
毛泽东同志说的“有教无类”体现的“人民性”,多少带了点现代民权平等的色彩,甚至是康有为托古改制后续的影响。
总之,不大符合孔子所处的历史时代。
孔子的弟子确实也各有所长,比如他们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强项的分殊,又比如有“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的不同(均见《先进》),但这与其说孔子不区分教育对象,毋宁是当做孔子有着复杂施教标准的体现。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对此有清楚的认知,所以要“因材施教”,发挥一下马赛克的模糊功能。
有人可能说,孔子本人“博学而多能”,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能够当担得了应付各种学生这种富有难度的教学挑战。
尽管如此,孔子的教学也不是放任自流、鼓励个性化发展的,他的一系列行为,深刻地反映了这点。
如宣布冉求“非吾徒也”鼓励“小子鸣鼓而攻之”(《先进》)、当原壤的面大骂“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以杖叩其胫”(《宪问》)、当着其他弟子的面骂宰我是“朽木”“粪土”(《公冶长》)、装病不见儒悲而又故意让他知道自己在装病(《阳货》)。
又如孔子自身强烈的原则感,使他不语“怪力乱神”、不言“性与天命”、不讲“军旅之事”、不学“稼圃之术”,这些都不是主张“一视同仁”的老师该有的行为。
《先进》篇“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喟然而叹的“吾与点也”,寓意深远,隐喻着孔子对某种尽善尽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实也是他施教时的导向,道德上的追求、“学而优则仕”的目标,不过具体而微罢了。
这么说来,本文解释的“有教无类”,即把每个人都教成圣人,或者至少是完人,比通常的解释,即普及教育,每个人都接受接受教育,还更有难度吗?甚至换句话说,很不现实吗?我们嚷嚷了几十年的素质教育到现在还不能实现,他怎么那么早就嚷嚷完人(或圣人)教育呢?是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孔子本人是极为复杂的。
孔子的为人既富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色彩,也有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现实感。
比如他一生追求中庸之德,但也清醒地反对表面中庸的乡愿,甚至自相矛盾地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尽管孔子理想中“止于至善”的“有教无类”具有不可兑现的时代局限性,但也不妨碍他将之视为终极教育理想,正如他把中庸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品德一样。
好好想想,素质教育的最终结果,不也就是一个完人(圣人)教育吗?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五、结论本文综合了古代注释系统、上古语言系统以及孔子的思想系统,认为有教无类的正确解释几乎不可能是现在通行的一般解释。
如果要反驳这一结果,也势必要把上述的论证过程逐一反驳,并且同时反驳倒,这在我看来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有教无类的真正释义应该是指教育的结果而言的,亦即通过教育,人们将无所谓具有类的差别。
至于什么是类,孔子知道。
必须声明的是,尽管有教无类的真正释义与今译所指不一,但这并不妨碍孔子“伟大教育学家”的历史地位。
孔子的不可及之处在于,孔子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能够提出一个伟大的并与今日主流思想贴近的教育终极目标,并且身体力行,因材施教,“循循然善诱人”,十分难能可贵。
《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这可能不仅是“有教无类”的最好注脚,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精神的最好注脚。
编辑于2019-04-0618:59高考教育文化赞同10519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延伸文章資訊
- 1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 知乎专栏
有教无类来源于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用大白话来说,有教无 ...
- 2王钰: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浅谈
对于“有教无类”,有学者理解为:一是作为人是有类别的,比如有贵、有贱、有智、有愚、有贤、有不肖的、有恶行的,但通过教育,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要做到“ ...
- 3君子不器(汉语词汇)_百度百科
- 4汉典“有教无类”词语的解释
有教无类,读音yǒu jiào wú lèi,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 ...
- 5有教無類法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Public Law 107-110),又譯為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简称为NCLB,是2002年1月8日由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