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負責任、誠信、具可重複性的科學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日益複雜、相互關聯的全球學術生態系統中,開放科學旨在利用數位技術、網路協作和工具,增加知識的透明度和可獲取性。
研究者需將開放性原則應用到科研中的每一個 ...
16
Video
開放科學:負責任、誠信、具可重複性的科學研究
免費
現在收看
LastupdatedFeb14,2020
[wppr_avg_rating]
在日益複雜、相互關聯的全球學術生態系統中,開放科學旨在利用數位技術、網路協作和工具,增加知識的透明度和可獲取性。
研究者需將開放性原則應用到科研中的每一個階段,以向開放科學邁進一步,從而提高學術研究的開放性、誠信、協作性和可重複性。
現在收看
本次線上講座將詳細講述開放科學的概念及開放近用、開放資料等方面;同時還將強調科研人員如何透過共用其所有研究成果、資源、方法或工具等,推進開放科學運動。
本課程幫助研究人員習得以下重要資訊:
開放科學概述與重要性
開放近用意識
開放資料共用的意義
瞭解開放存儲庫系統中自存檔的重要性
關於開放同儕評審和開放許可
開源與開放教育資源概述
關於cOAlitionS和S計畫
關於報告人:呂銘方博士、教授,英論閣(Enago)中國區總裁
呂銘方博士是著名學術出版專家,長期擔任國際著名期刊出版社總編,物理學家;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並且在中國學術出版界多有開創。
他在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工作長達15年多時間,並與中國科學基金和科研管理機構以及中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廣泛合作,包括NSFC,、MOST、CAST、CAS,等等。
此前,呂銘方於1995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1995–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1999–2000年在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做博士後;2000.4–2001.12月在瑞典空間物理研究院做博士後,從事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飛船項目的“中性粒子成像儀”研究。
此外,呂銘方於1998年在日本大學做客員教授,從事等離子體焦點裝置中子發射的研究,並承擔中國–波蘭等離子體物理科技交流合作項目。
呂銘方2002年之前在知名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包括PhysRevE、JPhysD、RevSciInst、IEEETransPlasmaSci等。
特別優惠:註冊參加線上講座者均可獲得英論閣英文論文編修服務、學術翻譯服務、期刊選擇等學術作者服務95折優惠,折扣詳情將於講座後電郵告知。
瞭解我們的服務
如有相關問題請致信[email protected]
LeaveaReply
Subscribe
Notifyof
newfollow-upcomments
newrepliestomycomments
更多資源
線上講座
問答論壇
資訊圖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820+文章
50+免費線上講座
10+專家Podcast
10+電子書
10+檢查清單
50+資訊圖
解鎖免費獲取
Pleaseenteravalidpersonalemail
是的,我願意收到英論閣學苑的郵件(可以隨時退訂)GizlilikPolitikamız.
我們也一樣討厭垃圾郵件。
英論閣保證保護您的隱私,不給您發送垃圾郵件
wpDiscuz
延伸文章資訊
- 1开放科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开放科学背后的理念,是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向社会开放),使科学信息、科学数据和科学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获取(开放获取)和更可靠地使用(开放数据)。
- 2順應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潮流,本院圖書館推展開放存 ...
近幾年學術出版界已形成開放存取(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的潮流。依循OA的精神,學術研究成果應公開供大眾取閱。OA的特色是傳播成本需為透明且 ...
- 3開放科學:負責任、誠信、具可重複性的科學研究
在日益複雜、相互關聯的全球學術生態系統中,開放科學旨在利用數位技術、網路協作和工具,增加知識的透明度和可獲取性。研究者需將開放性原則應用到科研中的每一個 ...
- 4開放科學
Elsevier 與研究社群充分合作,推動開放科學。 ... 只要同心協力,我們就能實現更兼容並蓄、合作緊密和透明的研究世界。我們相信開放科學可造福研究和社會,同時也能提高研究 ...
- 5開放科學在荷蘭(上):讓科學知識公開化和透明化 - 荷事生非
荷蘭大學聯盟(VSNU)推行之開放取用文獻計畫。(圖片來源:VSNU). 相信大家聽過一個名詞:科學普及(Popular Science,簡稱科普),這是由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