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一個主管的管理品質,就看他怎麼開例行性會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只要改變例行性會議的報告內容、進行方式與跟進工作,團隊的整體能力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這就是我常講的「管理槓桿」,從小的改變來撬動大的變化。

首頁 專案管理 管理小故事 要看一個主管的管理品質,就看他怎麼開例行性會議的 只要讓我參與幾次例行性會議,我就知道團隊目前的問題在哪了。

例行性會議會凸顯以下資訊: 1.團隊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彙整資訊 2.團隊是主動找答案,還是在等主管作主 3.主管是否善用引導與提問來提升團隊能力 4.會議的主軸是否清晰,反應了團隊運作是否高效 5.團隊是缺乏意願、意識、能力任一或多種 其實例行性會議就是團隊運作的縮影,這是團隊慣性,騙不了人。

你相信嗎?只要改變例行性會議的報告內容、進行方式與跟進工作,團隊的整體能力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這就是我常講的「管理槓桿」,從小的改變來撬動大的變化。

‧‧‧‧‧‧‧‧‧‧‧‧‧‧‧‧‧‧‧‧‧‧‧‧‧‧‧‧‧‧‧‧‧‧‧‧‧‧‧‧‧‧‧‧‧‧‧‧‧‧‧‧‧‧‧‧‧‧‧‧‧‧‧‧‧‧‧‧‧‧‧‧‧‧‧‧‧‧‧‧‧‧‧‧‧‧‧‧‧‧‧‧‧‧‧‧‧‧‧‧‧‧‧‧‧‧‧‧ 幾乎每個公司、每個部門都會有例行性會議與報告,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的會議很沒意義,就是大家形式上做做樣子,把要講的講一講就結束了,但如果,你希望把管理做得更到位,那例行性會議對你來說就非常關鍵,重要性甚至遠高於月會。

例行性會議是你跟團隊互動的好機會,而月會一般是面對老闆,兩者的對象不同,重點不同,報告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你想了解怎麼開好一個會議,可以參考我過去先前寫過的這篇文章:讓會議開的更有效率6個要點 本文我暫且回到例行性會議上,身為一個主管或會議主持人,在聽工作報告時,有一個關鍵環節,那就是「提問」,要做一個到位的主管,提問是你要增強的能力,你能透過提問來掌握部門的運作狀況,包含專案的執行狀況,KPI的達成狀況,內外部溝通的問題等; 透過提問也能清楚同仁們的工作狀況,包含簡報者對工作的把握度有多高?他的專業水平怎樣?他的投入狀況如何?他面對公司的心態又是怎樣?目前可能遭遇了什麼問題? 有些主管會把例行性會議當成一個單純teambuilding活動,所以對會議報告的過程不太在意,對很多的問題也視而不見,輕輕帶過,把例行會議當成一個大家有時間聚在一塊聊聊天的場合。

我強烈建議你千萬不要這樣做,多數人之所以會討厭例行性會議,就是因為它們被搞得四不像,參加會議對他們工作的推進與個人成長沒有幫助,覺得來了是浪費時間,但不來又不行,你必須重視例行性會議,因為這是一個團隊與個人能力都得以提升的一個重要場合。

會浪費自己與員工時間的主管,思維基本上是有問題的,開會是為了解決問題與提高工作效益,而非單純為了社交或展現權威。

如果你希望團隊能力提升,你要認真的進行每次的會議,除了對成員的報告內容做足要求外,也要持續拋出問題要簡報者回答,透過一問一答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釐清執行上有疑問的點 你的角度與同仁的角度可能不同,彼此都會有盲點,透過提問可以把彼此的盲點找出來,同步彼此的認知。

有時身為專案的負責人,我們對專案的細節非常熟悉,因此會跳過很多自認為理所當然的過程,但聽的人其實聽得一頭霧水,就會有許多的疑問。

若你本身就是聽眾,那你唯有透過提問才能獲得解答,否則就很容易帶著錯誤的認知。

  協助對方找出問題 透過一問一答,提升彼此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部屬為了回答你每次會議的提問,他事前的準備就會做足,會自己先去找答案,長期累積下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提升。

我在先前的分享中曾提過,以前有teamleader跟我反應說會議太多,我跟他說:「我也覺得會議好多,如何才可以不用開這麼多的會?」 對方一臉疑惑的表示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告訴他:「你想想我會議中都問那些問題,如果你能不開會就把我想知道的資訊,以及你想討論內容都用郵件或五分鐘的電話就交代清楚,那我們就不開會了。

」 要提高效率,從那些例會下手是最快的,當週會已經成了例行工作,為會議而準備的資料也是沒有太多參考價值的內容時,把這些時間節省下來,每個人的生產力頓時都提升了20–30%,而且所有人為了能有效的溝通,花在精進自我工作能力上的時間,大約在半年後會發揮巨大成效。

減少浪費+精進能力,團隊生產力的提升其實非常非常可觀。

會議愈多,其實反應的只是組織溝通效率的低落,會議有其必要性,但這只限於能有效提升生產力的那些。

  確認對方真的掌握了必要的資訊 且對現況的判讀是正確的,若他無法解讀他的報告內容,那代表他看的不夠仔細,對現況掌握不足,執行上也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我非常喜歡問一些例外狀況,比如如果當天碰到颱風怎麼辦?又比如競爭對手同時也採用了相同的戰略怎麼辦?萬一跟你假設不一樣怎麼辦?你說這件事合作夥伴那邊一定沒問題,那是你談妥了,還是只是猜想? 舉例來說,在某次的業務週會上,有個部門的業績未達標,落後了30%左右,此時業務主管表示他們可以在本週補上落後的業績。

我問他:「你知道業績落後的原因嗎?」 他回答我:「業務告訴我是名單品質問題,我會跟行銷溝通這件事。

」 我說:「不是,我確認過名單給的量跟成交率都沒問題,但你們自己的開發量不足,然後成交前的轉化動作也沒有落實,整個比例掉了快10%,你沒發現?」 他說:「抱歉,沒有,我會去確認,但我們會努力在本週補上落後的部分。

」 我說:「你依據什麼覺得有可能可以趕上業績?」 他說:「我們會加倍努力,總之會趕上。

」 我說:「唉,根據現在的狀況跟你手邊的資源,你就算團隊每天工作12小時,週末都不休假,本週怎麼努力也趕不上。

」 他最後回答我:「總之,我們會努力做到。

」 我跟這個業務主管的關係不錯,會後我跟他說為何我覺得做不到,因為當你手上的名單數量固定,而各渠道來的名單歷史轉化率大致在一個range內,波動不會太大。

所以從既有的名單我大概能算出一個全部開發完的預估業績,稍微抓的樂觀一點也還落後20%,如果再把舊的名單拿出來開發,根據現在團隊的人力狀況,頂多能消化多少名單,樂觀一點估計,頂多再貢獻5–10%的業績,所以最終怎麼樣也達不成,就算本週真的拚了,那下週呢?大家要不要休息?只靠一股蠻勁是會累死大家的。

我後來給他兩個建議,第一,業績管理就是按表操課,你今天預計要開發多少客人,要創造多少流量,預計要有多少的轉化,多少的成交,你就是要每天落實,而你每天的工作就是要觀看這些業績開發的領先指標,不能只看業績這種落後指標。

第二,敢拍胸脯保證會做到很好,但你要承諾就要有憑據,你對現況的了解足夠,你拍胸脯才可以拍的胸有成竹,否則下一週再review,你還是一樣的結果,兩三次之後就沒有人要相信你真的會做到了,有很好的工具幫你們整理好管理資訊,你們應該就要運用上,你口頭說著一定做到,貌似很負責,但你對部門狀況的掌握度比我還差,我覺得是不負責任的。

實務上,我碰過的業務主管大多很敢commit,這一點是很值得推崇的,但在敢commit的同時又能充分掌握現況,並清楚問題的業務主管占比大約20%不到,在掌握現況下,又能落實按表操課的主管,大約只有10%,而這些主管一般都是業績達成的保證班。

敢承諾、有計畫且落實計畫、清楚現況且能應變,這應該是任何崗位的主管必要的特質與能力。

當我們將會議的要求標準訂到這個水平,那所有人都不能在會議中空口說白話,要於理有據的去說明現況與目標,這樣會議的品質才會是對的。

  掌握團隊的狀況 當你發現得力助手A在例行性報告上的投入時間減少了,導致報告品質下降了,那你就該留意他是不是遭遇到什麼困難,有時可能是工作上的瓶頸,有時是私人因素,而有時則是因為他在工作上已經找不到熱情,興起了離職念頭,例行性會議由於是固定時間報告固定的內容,特別容易與前幾次的會議做比較。

如果有新進同仁,透過例行性的工作匯報與提問,你可以更快地掌握這個人的能力與進入工作的狀況,有時光是問「你如何保證這件事會如你預期的完成?」,就能掌握他的專業知識、邏輯思考以及對現況的把握程度。

  提升團隊的自主性與積極度 不要沒有準備就上來隨便亂報,浪費彼此的時間,長久下來避免浪費與高標要求就會變成一種團隊文化,你對報告的要求基本上就是你對管理水平的要求。

如果所有人都可以不準備就來參加,那管理就非常鬆散,如果在會議中相關的負責人會被一問就問倒,而身為主管的你又輕輕放過,那大家就不會認真準備會議,日常工作時自然也不會花心思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執行不到位,忽略重點,報告隨性,問題肯定會反覆發生,而這就直接反應在管理的品質上。

然而當我們讓例行會議開的有效率,能真正解決問題,且要求開會的品質,對參與者抱持著高要求時,團隊會有很強的自覺,認為自己應該要好好準備報告資料,並提早將可能的問題釐清,讓自己在會議中能回答任何的問題,而這便大幅增強了團隊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 而身為主管,我在看部屬的管理能力時,從他交上來的報告,只能看出一部分,但參與他部門的例行性會議,則會讓我更廣泛的知道他的管理水平如何。

總之,要把管理做好,先把例行性會議開好吧。

  全文選自gipi的商業思維筆記中的例行性會議,反應了一家公司管理的素質 Photoby DylanGillis on Unsplash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訂閱電子報 送出 關於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您正在瀏覽的是ProjectUp(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網站。

由兩位管理顧問/企業講師張國洋(Joe)與姚詩豪(Bryan)共同創立。

我們的初衷是建立一個共享知識平台,將專案管理、產品開發、時間管理與企業經營等知識,用淺顯易懂且容易實踐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如果您喜歡這裡的內容,歡迎分享給身邊的伙伴(請註明原作者與出處)。

也歡迎有空來逛逛姊妹站「大人學」,裡面有更多職涯發展、兩性關係、個人成長相關的精彩內容。

或訂閱同名的Facebook、Instagram專頁,取得最新訊息。

部分內容也會以音頻的形式在「大人的SmallTalk」podcast節目中放送! Email信箱:[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團 專案管理的生活思維 下載APP   本分類熱門文章 那些日本女生教我的事 如何選擇 說服太后的方法 向上管理 溝通管理 利害關係人 [LifeHack9]如何讓假日時間過得更充實的五個小訣竅 工作術 專案經理的兩大武器 排程 學習專案管理 皮克斯故事背後的標準公式:簡單卻好用! 本分類最新文章 用寫「間歇式日記」取代規劃待辦清單,不會再寫了一堆卻做不到 工作術 時間管理 九個簡單技巧,立刻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工作術 時間管理 「公司考核」不只是形式,如何藉由考核讓員工一起成長? 職場策略 溝通管理 《關鍵突破》選摘:利器三──和自己較量,做好小池塘裡的大青蛙 如何選擇 讀《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沒有願景的領導者很難成功 讀書心得 隨選文章 夫將者,國之輔也 企業專案治理 讀書心得 (書摘)豐田流,現場的人才培育 敏捷方法下,開好「每日立會」的五個小技巧 敏捷 PMP讀書心得分享(一/五)準備讀書計畫 PMP 高效能會議的7個習慣:在家工作時期,靠它保持線上開會效率 時間管理 推薦購買 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甚麼 大人學選擇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首頁|大人學|關於我們|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 識博管理顧問公司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7號9樓  02-2711-2720  [email protected] 專案管理的生活思維©2007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