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對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化相對論(英:cultural relativism)是由德裔裔美國人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所提出的一種觀點與態度。
其內容主張某一個文化的行為,不應該藉由其他的文化觀點來 ...
文化相對論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3月3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文化相對論(英:culturalrelativism)是由德裔裔美國人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所提出的一種觀點與態度。
其內容主張某一個文化的行為,不應該藉由其他的文化觀點來判斷;只有從該文化本身的標準及價值出發,才能夠了解該文化。
目次
1概要
2質疑
3參見
4延伸閱讀
概要編輯
19世紀西方的哲學價值觀,深受理性思潮與「文明」或「進化」概念的影響,在人類學領域也站在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的角度,形成一股達爾文主義的觀點,認為文化會歷經定向演化的過程,而從野蠻、蒙昧的階段發展至文明社會,也因而有了原始與高度文明的區分。
文化相對論則是對我族中心主義的反動,認為文化並無優劣好壞。
鮑亞士將文化相對論用於人類學田野調查工作的方法論工具,以強調使用客觀角度精確紀錄文化現象,以及在分析資料時具有啟發性的論調,影響其學生例如露絲·潘乃德(RuthBenedict)、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等人的研究方式,並奠定人類學研究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而文化相對論主張平等尊重多樣性文化的存在,普遍受到肯定,並常由其他理論所援引,例如文化權的保存意識、道德相對論等。
質疑編輯
在人類學以外的部分,文化相對論的主張也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在人權方面。
由於在強調普世價值的當代,人權提倡了一種正義與道德的領域,這是超越而且優於特定國家、文化與宗教,並且是不可剝奪以及具有國際性質的。
在一些特定的文化現象當中,諸如割禮、父權主義、恐怖主義、奴隸制度、極端集體主義等方面,是與人權觀念有所衝突的,也連帶使得文化相對論的觀點,因此受到了挑戰與批判。
參見編輯
普世價值
普世文化通則延伸閱讀編輯
崔之元:〈在第三世界超越西方中心論與文化相對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7年)
西風獨自涼:走火入魔的文化相對主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來源:共識網,2015-01-1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文化相對論&oldid=72927529」
延伸文章資訊
- 1歧視也能合理化?迪士尼風波與文化相對主義的困境 - 哲學新媒體
Disney+ 所引發的爭議點出一種兩難:一方面,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社會能建立一套(普世的)道德標準,規範好與不好的行為;另一方面,文化相對論告訴我們 ...
- 2社會學文化相對主義的界定 - Also see
文化相對主義的例子 ... 例如,文化相對主義解釋了為什麼早餐在不同地方差異很大。 如上圖所示,在土耳其被認為典型的早餐與美國或日本的典型早餐有很大不同。 雖然在美國和 ...
- 3文化相對論 - MBA智库百科
- 4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該被尊重-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文化相對論者說他們尊重所有文化,這常常自相矛盾並暗示了「不寬容」,舉例來說,有些對台灣本土文化相當自豪的人在遇到外國人對本國文化的批評時,相當的 ...
- 5文化相對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化相對論(英:cultural relativism)是由德裔裔美國人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所提出的一種觀點與態度。其內容主張某一個文化的行為,不應該藉由其他的文化觀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