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十二) @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心情記事人生是在不斷的成長當中領悟、成熟。

歲月會增長吾人的智慧。

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帶給大家另一種省思,也帶給我自己放下的快樂。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812310818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十二)?四書-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十二)     鄒與魯鬨。

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

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   「註釋」    鄒與魯鬨:鄒,周武王封顓頊後國,初附庸於魯;至春秋進封子爵,本號邾,或邾婁。

至戰國時魯穆公改號為鄒,即今山東省鄒縣地。

魯,武王封周公旦國,都即今山東省曲阜縣。

鬨,爭鬥。

趙注:「鬥聲也,猶構兵而鬥也。

」  穆公:鄒君,孟子所始仕者。

按孟子為鄒國人。

 有司:官吏。

各有專司,故名。

 勝誅:殺盡。

誅猶殺。

 疾視其長上:疾視,嗔目怒視。

長上,謂有司。

 轉乎溝壑:轉,言飢餓輾轉而死。

乎,介詞,猶「於」溝是田中的水溝,壑是山中的溪澗。

 幾:庶幾,即差不多。

 倉廩實府庫充:藏穀所叫倉,藏米所叫廩,藏錢財處叫府,藏兵甲處叫庫。

實是飽滿,充是充足。

 上慢而殘下:上慢,在上者輕忽政事。

上,包括君。

殘下,害民。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言以此待人,久亦將以此相報。

按俗謂人行事自我而發又自我收之者叫「出爾反爾」,本此而義不同。

 夫民今而後得反之:夫音扶,助詞。

反同返,還。

趙注:「言百姓乃今得反報諸臣不哀衿耳。

」  尤:怨恨。

 死其長:為其長上效死。

  「語譯」   鄒國與魯國交兵爭鬥,鄒國打敗了,鄒穆公問孟子道:「我的官吏在前線陣亡的共有三十三個人之多,而人民卻沒有一個肯為國家效死的。

殺了他們吧,則殺不盡;不殺吧,他們看著長上的死而不肯去救,又實在可恨。

該把他們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答道:「在凶荒飢饉的年歲,君的人民,老弱餓死的都葬身於田溝山澗中;年輕力壯的則流離逃散四方,已不知有幾千人了;可是君上的倉廩中糧食存滿,府庫中財貨充足;而這些官吏們卻沒人把災情報告君上,設法救濟災民,是上慢了君,下害了民。

曾子說:『謹慎啊!謹慎啊!一件惡事從你身上做出來,一定會還報到你身上的!』那些人民平時吃了虧,到現在才有機會得報復了。

君上又何必責備他們呢!今後君上若是施行仁政,則人民自然會親愛他的長上,拼命救他的長上了。

」       本章,孟子所說的理論,是中國政治哲學的最高原則之一,也是政治領導人的最高領導原則。

中國文化處處講因果,這因果的觀念並不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才開始確立的。

我們的易經老早就有這種思想,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至於孟子,這裡所引用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同樣是因果報應的觀念。

    古今中外都逃不開這個因果律。

我們中國的歷史每一朝代都是如此。

怎麼來的江山,也將怎麼樣的失去;怎麼樣取得的政權,也是怎麼樣的交出去。

仔細研究外國的史實,又何嘗逃過此一法則呢。

國家也好,個人事業也罷,都是怎麼起來,也就怎麼下去。

經過時間的證明,長期觀之,可以說是必然律的迴互,並非偶然如此的。

  天道好還,絲毫不差,世俗人的回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然進德修業者往往逆來順受,因為存在心中的便是「因果律」。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合乎因果律的文字記載,可以說俯拾皆是。

可見中國因果律的發現與西方印度的佛陀世尊所倡揚的因果律,不謀而合。

       蘭若/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慈悲就是:關懷、愛護、原諒、不計較。

記住:不執著、不對立、不控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挫折或傷害抱持算了吧!不要緊!會過去的!心情會好過一些。

這是對自己的提醒!也是座右銘!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yl401106's新文章難過最勝妙法不想排隊活出真誠和坦率邁向菩提道上的腳步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何為安住?瘋話裡的真言心懷感恩不是世界選擇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cyl40110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