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贈與、死後繼承,哪一種好? 50後該了解的遺產節稅規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特別是在資產價格較高的房地產部分,被許多想要「遺愛子女」的父母們採用。

但是,父母們喜歡採用,不代表這種方式是「最佳解」。

因為除了前面提到的 ... 下一篇 上流太難,下流太慘!「中流老人」做8件事,老後不怕沒錢 理財 退休理財 贊助50+ 生前贈與、死後繼承,哪一種好?50後該了解的遺產節稅規畫 遺產稅節稅規畫,提早試算比較好。

share 176790 share 文/李雪雯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按:錢財是身外之物,來到50歲無論是繼承自父母,或是規劃日後如何轉移給子女,都宜提早規劃試算以便節稅。

生前贈與、死後繼承,哪一種比較節稅呢?年屆50這個階段,你可能會由父母這邊繼承到遺產,也有可能是自己累積了不少資產,想轉移給子女。

若想要以最低的稅負,進行財富的移轉,那麼,不管是遺產稅或贈與稅,我建議處在50歲這個階段的讀者們,不妨提早進行了解與規畫。

記得之前有看過一位經手過非常多場葬禮的殯葬業者表示,在看盡人生百態之後,他非常能體會要提早進行財產分配的重要性。

當然,遺產可以在被繼承人(例如父母)生前,就開始進行移轉,不僅具有一定的節稅效果,也能避免多位繼承之間的紛爭。

只不過,「生前移轉財產」一旦處理不當,既有可能節稅不成反被罰款,也可能因為財產移轉給不肖子女,反而造成自己變成「被棄養」的對象。

所以,都有必要提前了解正確的遺產稅規畫的重點。

簡單來說,遺產稅節稅規畫方式,總共以以下3種為主,分別是生前贈與、死後繼承與買保險。

有關第3種方式(買保險),我會在「用保險節稅要注意的眉角」中詳細討論。

這裡,就先只談前2種方式: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

說到底,民眾適合採取「生前贈與」或「死後繼承」中的哪一種,其實可以參考以下2大評量的指標:評估指標1:人性首先,會與「人性考量」有關。

因為,雖然透過生前贈與方式,有一定的免稅額可以進行節稅規畫。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提前贈與,除非採取一定的法律行動(例如向法院提出訴訟),否則,雖然可以減免一些稅負,但可能是「送出去,就要不回」了!特別是看在精通稅法的專家眼裡,父母們選擇在「生前」,就處理掉所有財產,也並不是那麼全然順心如意及無風險。

因為其一,太早將財產給孩子,通常只會引起紛爭。

就算是將現金,平均分配給所有子女,也會有人覺得不公平。

因為,總會有人說:「我照顧的時間與心力比較多,不應該分到的跟其他人一樣的金額。

」其二,太早將財產贈與給子女,可能讓自己面臨被掃地出門的境地。

一直以來,媒體社會版面就不缺類似的新聞:子女在提早拿到父母的財產之後,因為已經「喪失了所有的利用價值」,就把父母遺棄。

就算有些個案,還能夠經由法律訴訟的管道,將財產重新奪回。

但是,曠日廢時不說,當父母已經失能或失智時,誰有那個時間與精力,能與子女對簿公堂?評估指標2:試算選擇「生前贈與」或「死後繼承」的第二個指標,就是依實際試算出的「稅負高低」進行估算。

儘管遺產稅及贈與稅稅率,都有經過修法,且都在2017年5月12日之後開始適用。

但兩者同一稅率的「淨額」計算不同(詳見表1)。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在同等「淨額」之下,由於贈與稅的稅負較重、遺產稅的稅負較輕,因此,採取「死後繼承」的方式,理論上會比「生前贈與」要來得「划算(具節稅效果)」一些。

當然,由於贈與稅與遺產稅可扣除的「免稅額」及「扣除額」都不同(詳見表2),再加上贈與稅採「分年贈與」的方式可以拉高免稅的空間。

所以,當事人應該「生前贈與」或是「死後繼承」,都應該隨時透過實際的試算,才能得出「最適解」,也就是最適合採取的方式。

在進行遺產稅規畫之際,最務實的做法就是拿「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的公式進行試算,並且採用「最節稅」的哪一個方法因應之。

但是,我要在此提醒讀者的是:相關遺贈稅法常常在變,所以,以上的「試算」,應該是一個必須時常進行的動態決策過程,絕不能只在一次的計算比較及決定之後,就此「萬年不變」。

實際以現行的遺產稅的計算方式為例,如果當事人留有一配偶及2位已成年子女,光是「免稅額」、「配偶扣除額」、「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及「喪葬費扣除額」,就可以從遺產總額中,扣掉近2,000萬元(免稅額1,200萬元、配偶493萬元、2位已成年子女各50萬元、喪葬費扣除額123萬元,共計1,916萬元)的免稅額與扣除額。

且遺產淨額要超過1億元,才會被課徵最高20%的遺產稅,所以,稅負其實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重。

房地產生前贈與不一定節稅!各情境都要算算看但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民國105年國富統計年報」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人平均每戶資產負債中,淨額最高的前4項依序是「房地產(土地按市價重評價之後為551萬元)」、「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259萬元)、「有價證券(205萬元)」、「國內定期及外匯存款(190萬元)」及「現金與活期性存款(164萬元)」。

因此,房地產也成為民眾節遺產稅時,最優先考慮的移轉標的。

由於生前贈與,不但可以節掉子女事後繼承的贈與稅,且可以透過每年免稅額及分年贈與的方式,連贈與稅都不用繳。

所以特別是在資產價格較高的房地產部分,被許多想要「遺愛子女」的父母們採用。

但是,父母們喜歡採用,不代表這種方式是「最佳解」。

因為除了前面提到的「人性」問題外,相關稅負的優、缺點,也應該要一併考慮。

就以房地產移轉為例,採取「生前贈與」或「身後繼承」的方式,其在移轉稅負及可搭配做法上,就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組合(詳見表4)。

然而,稅務專家不忘再三提醒想要贈與房產給子女,又有節稅需求的民眾,在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之後,透過「贈與房屋節稅」這一招,已經行不通了。

反倒是直接用「現金」贈與給子女,再以子女名字購買不動產,可能會比直接贈與房產更為有利。

依照現行規定,只要是贈與或是繼承取得不動產,之後要買賣移轉,在成本認定上都是用「房屋+土地的公告現值」。

正因為「房屋及土地公告現值」的價格遠低於市價,所以如果未來用市價出售,扣掉超低成本,就會出現超高交易稅。

然而,以上的說法也並非絕對。

情境1.永遠不賣例如興中地政士事務所負責人陳坤涵就表示,假設父母贈與不動產給子女,子女未來也「永遠不賣」,就根本不會有「房地合一稅」的問題。

情境2.10年內不賣又或是子女受贈父母的不動產之後,持有超過10年以上才賣,可以享有15%的最低稅負。

情境3.出售後有免稅額、另有優惠稅率另外,子女受贈房地後,如果符合自住房地的規定,日後出售,盈餘部分可享有400萬元的免稅額,多出的部分還可以享有10%的優惠稅率課徵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

情境4.重購退稅再例如,子女把父母贈與的自住房子賣掉後,再度購買自住房地,只要買價大於賣屋的價格,一樣能享有「重購退稅」的優惠⋯⋯。

所以,陳坤涵才不忘再三強調「事前進行節稅規畫」的重要性。

當然,在「避免生前將資產移轉,以免子女不肖」的方式之外,也還有不少可以節稅的方法,例如成立投資公司、成立公益信託或基金會等。

但多數都因為必須由專業人士「客製化」、費用不便宜,幾乎是非常有錢的人才適合採用。

所以,我個人認為最為「平民化」且「費用低廉」的方式,就是「購買保單」。

把錢留給子女?自己享受或樂捐更有意義不過,我最後還是要奉勸深愛子女的母親們,每一個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奮鬥,而父母能把子女撫養成人,並且完成基礎的學業與教育,就已經是盡到了該有的本份了。

剩下來的,應該是由子女們自己去努力打拚取得。

這是因為留給子女的財富愈多,當子女覺得「錢獲得太過容易」時,反而就喪失了靠自己努力的求生本能,如此一來,反而是害了子女,而不是在幫助他們。

自己這一輩子辛苦努力把子女養大、照顧好父母,等於已經盡了此生應盡的責任,剩下來的錢,應該全都花在自己身上,做為此生辛勤工作的該得回報。

就算錢花不完,我還是非常推薦個人最喜歡的明星周潤發先生的做法,把所有身後的財產,全捐給慈善團體。

理由很簡單,此生之所以能夠賺到這麼多的財產,自己的努力當然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正是這社會上眾人的幫助,也才是能夠成就自己財富的重要推手。

因此,取之於社會並回饋給社會,是再自然不過且合理的事啊!(本文摘自李雪雯著,《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時報出版)※50後你有哪些夢想?一起來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歡迎加入50x50夢想計畫→https://goo.gl/E1eQ5U☆加入50+LINE,每日資訊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2019/10/0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50+線上學校|林麗琪的植物水彩畫】!影音課程永久觀看 →https://pse.is/4bx9r4加入50+LINE!你的老後不一樣! →https://reurl.cc/9pDMNj  遺產 下一篇 上流太難,下流太慘!「中流老人」做8件事,老後不怕沒錢 50+學院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2期 台北市 2022/12/08~2023/01/12 我要報名 【50+學院╳六號實驗室】台中熟齡古典芭蕾課第3期 純白舍創作空間工作室 2022/11/08~2023/01/13 我要報名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抒情芭蕾課第3期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2022/11/01~2023/01/12 我要報名 50+生命寫作工作坊第8期 台北市 2022/10/28~2022/12/02 我要報名 熱門文章 1.91歲自在安適的獨居生活!陳鴻飛:兒女有自己的人生,「若即若離」的關心讓彼此都舒服 2.最保命的一塊肌要練!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防止老後嗆到與吸入性肺炎 3.生命任何時刻,學習都能忘憂!簡靜惠:81歲還能走、能睡、能學,就是富有 4.別讓家人在冰冷的加護病房離開!40年臨床經驗張明志醫師:讓末期病人舒服,家人可做到的4件事 5.彭樹君專欄|40歲起,不再和自己過不去!丟掉不適合的衣服、關係和記憶,舒服過日子 LINE@ 立即加入 FB粉絲團 立即加入 其他人也看的文章 100 爬樓梯膝蓋痛、蹲下起身難,受傷部位不同!2張圖看懂膝蓋痛位置與可能原因,對症改善 膝蓋退化可細分成不同損傷,仔細治療才能擺脫疼痛。

692 遺產紛爭不是豪門限定!如何避免家人為錢上法院?法官與律師建議3種思考,不留遺產自己用也很好 事先思考,不讓遺產成撕裂情感的利刃。

20623 難過時,勉強正面思考更痛苦!8個安撫自己的方法,告訴大腦「我們很安全」 後退一步,等待風浪過去。

23100 Lancet期刊發表204國大型研究,發現5成以上癌症可避免!黃達夫:4個預防重點,50後不罹癌 抗癌不好受,從生活飲食提早預防。

21235 高愛倫專欄|人生最後20年的修養,就是家人所記得你的樣子!心性進修6門課,完成最好版本的自己 平易近人,老而不孤。

4010 張曼娟專欄|照顧者不用回顧過往,也別寄望未來!珍惜當下「這樣就很好了」,日子會好過許多 不管是怎樣的現在,都是好的。

註冊/登入 贊助50+ 生活百科 50+學院 線上學校 商品評鑑 人物 心靈 中年危機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兩性家庭 空巢期 照顧者 心靈總覽 健康 性愛 更年期 失智 醫療保健 飲食 運動 慢性病 癌症 健康總覽 生活 熟齡學習 住宅居家 美妝保養 日常穿搭 藝術文化 生活美學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創新善終 創新長照 生活總覽 專題 第二人生,臺東!在這裡,慢好慢活 Bravo!50後的不後悔人生 50+人生健康地圖 善終的艱難 老後住哪裡? 【圖片故事】鏡頭下的熟齡生活拼圖 最好的禮物,是讓人愈活愈好! 50+人生便利店 2021高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享受吧!50後的東漂日記 關注!COVID-19疫情下的身心照護 Palette50後人生調色盤 熟齡友善城市 新居住時代 50+後羨代人生 去遊學! 人生第二曲線50後的超前部署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熟年的Sex&Love 50+人生事務所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省力照顧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圓夢 50後的「心裡學」:表演自我 50後的風格革命 專題總覽 理財 職場就業 熟年法律 退休理財 理財總覽 影音 50+讀者Show 50+熟齡MV特輯 50+Body 50+Living 50+Beauty 神經很有事 張曼娟我輩中人 鄧惠文時光心蘊 影音總覽 專欄 張曼娟 吳淡如 高愛倫 丁菱娟 彭樹君 周輝政 陳乃菁 蘭萱 陳艾妮 彭菊仙 王浩威 林一峰 林黛羚 黃威融 杜丞蕓 王琄 林靜芸 焦雄屏 法律百科Legispedia 梁旅珠 照護線上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主婦聯盟合作社 楊寧茵 林靜如(律師娘) 洪雪珍 八分生活 元氣網 健康醫療網 Hello醫師 良醫健康網 運動星球 專欄總覽 生活百科 50+評鑑 50+評鑑介紹 活動進行中 查看評鑑報告 50+評鑑總覽 50+學院 課程報名 表演藝術 實用科技 美學生活 健身舞蹈 活動花絮 專題報導 50+學院總覽 50+線上學校 50+選品 顛覆提案 50+選品總覽 50+會員 玩社團 50+愛旅行 50+夢想計畫 50+學院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