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期原住民族社會工作(109年3月出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檢視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實踐與反思: 一位女性原住民事務官的敘說. 金里卡(Will kymlicka)(1995)在《少數群體的權利》一書指出:少數族群在其他強勢族群兼併或 ...
跳到主要內容
手機主選單收合鈕
:::
首頁
網站導覽
寫信給署長
常見問題
字級:
社家署全球資訊網
關鍵字搜尋
兒童版
英文版
活動資訊
寫信給署長
社會及家庭署臉書
影音專區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活動訊息
徵才專區
闢謠專區
機關介紹主題專區
育兒津貼及托育準公共專區
身心障礙福利
綜合企劃
婦女福利
社福機構公共安全專區
各縣市托嬰中心及托育人員違反兒少...
兒少福利
家庭支持
社會役專區
老人福利
常見問答
性別平等專區
廉政專區
便民服務
服務據點
行政庶務專區
影音專區
宣導短片
活動花絮
政府資訊公開專區
施政計畫及施政報告
出版品及研究報告
社區發展季刊
內部控制聲明書
預算書及決算書
電子書
會計報告
獎補助經費明細表
會計制度
社福、公彩及長照服務發展基金獎(...
本署302專戶接受各界捐款收支情...
辦理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表
菸品健康福利捐運用說明
統計專區
審核專區
機關聯絡資訊
業務基本聯絡資訊
各單位聯絡資訊
社會福利機構通訊錄
本署相關網站
各期社區發展季刊查詢(連絡電話:02-26531920)
第177期社會安全網——跨領域之心理衛生網絡合作與社區實務(2022年3月)《另開視窗》
第176期高齡社會的前瞻思維(2021年12月)《另開視窗》
第175期新冠疫情(COVID-19)與社會福利(2021年09月)《另開視窗》
第174期司法領域與社會工作(2021年06月)《另開視窗》
第173期社會工作專業與人才培育(2021年03月)《另開視窗》
第172期社會安全網的實施與精進(2020年12月)《另開視窗》
第171期婦女賦權與保護(2020年09月)《另開視窗》
第170期社會投資與社會福利(109年6月出刊)
第169期原住民族社會工作(109年3月出刊)
第168期身心障礙福利服務10年回顧與前瞻(108年12月出刊)
第167期兒少照顧與親職教育(108年9月出刊)
第166期社會福利服務契約委託體制(108年6月)
第165期社會安全網(108年3月)
第164期自立生活(107年12月)
第163期高齡志工(107年9月)
第162期兒童權利公約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107年6月)
第161期科技、創新與福利服務(107年3月)
第160期社會經濟與社會福利(106年12月)
第159期友善家庭社會福利(106年9月)
第158期居住與福利服務(106年6月)
第157期國際公約與臺灣社會福利發展(106年3月)
第156期保護性社會工作(105年12月)
第155期本土化、國際化與社會工作教育(105年9月)
第154期臺灣社區發展50年-回顧與前瞻(105年6月)
第153期建構長期照顧服務體系(105年5月)
第152期企業公民與社會責任(104年12月)
第151期當代貧窮現象之結構性解析與政策新思維(104年9月)
第150期身心障礙福利新制(104年6月)
第149期性別平等(104年3月)
第148期全球化的社會福利衝擊(103年12月)
第147期社會工作職場安全(103年09月)
第146期青年議題(103年06月)
第145期衛生與福利(103年03月)
第144期年金政策(102年12月)
第143期社會企業(102年09月)
第142期性別暴力102年6月
第141期長期照顧102年3月
第140期社會團體工作與實務101年12月
第139期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101年9月
第138期當代社區工作101年6月
第137期取精用弘彰顯社會工作101年3月
第136期健康照護與社會工作100年12月
第135期學校社會工作新趨勢100年9月
第134期五都升格(整併)後的社會福利...
第133期慶祝建國百年、社會福利專輯...
第132期活躍老化99年12月
第131期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99年9月
第130期社會關懷與福利服務99年6月
第129期社會工作人力99年3月
第128期司法與社會福利98年12月
第127期社會福利與多元文化98年9月
第126期社會資源開發與倡議98年7月
第125期高齡化及少子女化98年6月
第124期快速社會變遷下的關懷弱勢98...
第123期援採世界福利資訊,充實我國福...
第122期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97年6月
第121期居住與社會福利97年3月
第120期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發展96年...
第119期社會工作專業與新興社會議題...
第118期公益勸募與社會福利96年11月
第117期國際潮流與社會福利96年8月
第116期國民年金96年5月
第115期社會福利資源網絡與行銷95年9月
第114期家庭福利政策95年6月
第113期社會福利行政體系新趨勢95年3月
第112期社會工作直接服務94年12月
第111期社會福利資訊管理94年9月
第110期高齡化社會福利政策94年6月
第109期臺灣社會福利發展94年3月
第108期社會服務民營化94年1月
第107期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93年9月
第106期社區照顧93年6月
第105期大陸與外籍配偶93年3月
第104期重大疫災與危機處理92年12月
第103期青少年福利與發展92年9月
第102期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92年6月
第101期婦女福利92年3月
第100期特刊
:::
目前位置:首頁政府資訊公開專區社區發展季刊各期社區發展季刊查詢(連絡電話:02-26531920)第169期原住民族社會工作(109年3月出刊)
發布時間:109/04/27
點閱率:3312
檢視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實踐與反思:一位女性原住民事務官的敘說
金里卡(Willkymlicka)(1995)在《少數群體的權利》一書指出:少數族群在其他強勢族群兼併或同化之前,有著自己的獨特生活,包含語言、傳統文化、制度、信仰、規訓等。
當處在與強勢文化相遇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及主權剝奪或法律限制其多元文化本身的價值時,國家需給予該族群保障且有選擇權與自主權,尊重其文化認同與詮釋權。
這個主張說出了原住民族所看見的世界與主流社會有文化差異及生活模式與價值的不同。
回望臺灣原住民族與不告而來的不同外來政權相遇所產生不同程度的誤解、壓迫與不公義對待,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常常自嘲與族外人相遇是美麗的哀愁。
隨著社會開放,原住民個人或族群應該體認到是制度與不利環境剝奪了原有,而不是內化多數主流族群的否定,進而否定自我族群的認同,或失去找回原有的文化福利權的動力。
在直接、間接參與推動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工作者,也必須帶著文化同理回應原來居住在臺灣這一塊土地上的原住民族不同程度的創傷。
近十年來臺灣以「社會安全」政策推動相關的社會福利措施,來改善或阻斷或預防發生的社會問題,每每發生社會事件,公部門就一次次捲動相關部、會檢討並強化社會安全網。
105年5月20日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女士就職演說也特別提到:從治安、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各個面向強化社會安全網,讓臺灣未來的世代,生活在一個安全、沒有暴力威脅的環境中。
同年8月1日更代表國家向臺灣原住民族道歉(註1),她說:「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
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想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誠實面對問題的根源,也就是歷史造成的迫害與不平等。
」這是繼澳洲總理陸克文於2008年2月13日向在地原住民族代表澳洲政府、澳洲國會致歉的第二個國家。
不論蔡總統是否體會、對焦原住民族最深刻烙印在心深處的壓迫記憶,或仍在進行式的忽略與歧視,但那一刻很多族人守在電視前聆聽,相信族人感受到總統的善意而流淚,因為我們原住民族人總是相信政府會做到,但原住民族群的世代創傷不只是近代400年餘的歷史。
原住民族的社會安全內涵與範圍是甚麼?如果回到文化剝奪與文化福利權的概念去理解(李明政,2003),原住民族的社會問題解決不是僅限社會福利政策一途,而是跨領域的文化、教育、土地、交通、經濟、醫療衛生等政策互為運用與連結,讓原住民族在高度資本主義及競爭的社會有權利擁有安全且自主管理的生存環境。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於2007年通過,該宣言涉及社會福利部分為第21條明定:「在不受歧視的狀況下,原住民族有獲得其經濟與社會條件之改善的權利,特別是在教育、就業、職業訓練與再訓練、住宅、衛生、醫療及社會安全方面。
各國政府將採取有效且適當的特別措施,以確保其經濟及社會條件得以持續改善」。
及第22條指出:「各國執行本宣言時,應特別關注原住民老人、婦女、青年、兒童及身心障礙者之權利及特別需求。
各國政府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確保原住民婦女及兒童享有完全保護,免於一切形式暴力及歧視之措施」。
而我國《原住民族基本法》在民國94年立法通過,主要參採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精神與意旨,並配合國情訂定內容,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6、17、24條至28條宣示性的立法意旨,必須透過政策與計畫來落實。
又依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行政院為統合原住民族政策,保障原住民族權益,辦理原住民族業務,特設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註2),並在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執行原住民健康促進、社會福利、工作權保障、就業服務、法律服務之規劃、協調及推動。
原民會為能掌握原住民族社會脈動及建立十年的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繼委託李明政教授主持規劃《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之研究》(1998)、孫健忠教授主持研究《建構原住民社會救助制度》(2001)之後,原民會除分年推動兩項中長程計畫「原住民老人暨兒童照顧六年實施計畫」(87年7月1日至93年6月底止)、「原住民族部落多元福利四年第1期計畫」(90年至93年底止)及第2期計畫(94年至97年底)外,於97年委託臺灣社會工作管理學會由黃源協教授主持研究《建立原住民族社會安全體系之規劃》。
該報告書之「社會安全」採取廣義的定義,由以往對弱勢族群救助與社會保險制度,關注到就業服務、健康照顧、以及福利服務等議題。
為確保原住民族的生存權、就業權、健康權及福利權,提出六項推動原則,作為政策規劃者與推動者依循的面向:一、「族群融合」與「多元融合」原則;二、「全面性」與「整合性」原則;三、「夥伴關係」與「責任分享」原則;四、「社區化」與「彈性化」原則;五、「優勢」、「充權」與「使能」原則;六、「責信」、「成果」與「績效」原則。
至今已推動「原住民族社會安全發展中長程計畫」第1、2、3期(98年至109年),每期四年,並邁入第12年,中長程計畫每年定目標、策略、項目、預算與管考,年終都滾動修正。
筆者(註3)以女性、原住民、事務官、行動者角色身分近距離回顧、檢視原民會近數十年主責推動的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與措施,也回應黃源協(2014)所指出過去原民會主政的福利服務體系建構不完善、或因福利經費與資源不足,對原住民問題的舒緩仍有限,如何從原住民的觀點建構一套符合文化特性的社會福利體系,來保障原住民族權益。
原民會運用政策與措施翻轉原住民族社會劣勢,爬梳以「拉近原漢差距」為目標的策略為手段外,行政院在公務體系強力推動性別主流化意識,含括「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希望縮短原漢社會、經濟與就業、健康等落差,發展符合文化特性的社會福利體系,提升原住民族尊嚴與地位。
作者:王慧玲Iling.DawaPanay關鍵詞:原住民、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性別主流化、族群主流化、族群創傷
附加檔案
檔案名稱:103王慧玲檢視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實踐與反思:一位原住民女性事務官的敘說.pdf
檔案類型:(3063KB)
底部連結區收合鍵
:::
婦女福利服務
台灣國家婦女館婦女福利服務中心
兒少福利
兒少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育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兒少生活及醫療扶助兒童權利公約兒少安全專區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專區
身障福利
行政院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小組身心障礙福利簡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專區身心障礙服務入口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老人福利
衛生福利部老人福利推動小組長照政策專區老人福利機構專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專區
家庭支持
托育服務強化社會安全網育兒親職網收出養媒合服務專區
綜合企劃
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專區社福與公彩補助專區社會福利績效考核全國性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全國性財團法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全國性社會福利法規e點通社區發展季刊查詢
便民服務
美豬美牛進口議題專區衛生福利e寶箱檔案下載檔案應用服務民意調查/問卷調查招標公告其他連結
署本部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聯絡電話:(02)2653-1776|
署本部位置圖
臺中辦公室408205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503號5樓|連絡電話:(04)2250-2850|
臺中辦公室位置圖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以上版本(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隱私權保護政策
網站安全政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瀏覽人次:1009500
延伸文章資訊
- 1簡要回顧我國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的演變
原民會從成立後迄今,若忽略兩次災難(九二一震災和莫拉克八八風災)重建工作,其社會福利業務的執行,主要乃規劃及執行以下四個社會福利計畫。 1.「原住民老人暨兒童照顧 ...
- 2第169期原住民族社會工作(109年3月出刊)
檢視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實踐與反思: 一位女性原住民事務官的敘說. 金里卡(Will kymlicka)(1995)在《少數群體的權利》一書指出:少數族群在其他強勢族群兼併或 ...
- 3國民年金之原住民給付- 社會福利- 補助計畫
國民年金開辦後,原住民給付修正為經政府「全額」補助收容安置者,即不得申領。 (四)已在領取原住民給付者,年滿65歲時仍須符合請領老年年金之資格( ...
- 4國際原住民族社會福利發展趨勢: 對臺灣的啟示
在國際組織的關注之下,為保障原住民族的權益與福祉,各國政府相繼提出因應的策略與措施。本文旨在分析美國、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四個國家的原住民社會福利相關政策,並據 ...
- 5原鄉區位、福利可近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關聯性: 原住民社會 ...
我國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之法源基礎,源於原住. 民族基本法第26 條之規定,政府應積極辦理原住民族社. 會福利事項,並需特別保障原住民兒童、老人、婦女及. 身心障礙者, ...